初中生悲觀人性觀和情感移情與親社會行為關系
發(fā)布時間:2017-09-18 22:33
本文關鍵詞:初中生悲觀人性觀和情感移情與親社會行為關系
【摘要】:目的觀察初中生悲觀人性觀、情感移情與親社會行為關系,驗證情感移情在對人性缺乏信心與親社會行為間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兒童馬基雅維里主義量表、基本移情量表以及長處與困難問卷對101名初中生進行調查。結果 (1)女生的情感移情得分(30.93±4.98)高于男生(28.62±5.15)(P0.05)),初二學生對人性缺乏信心得分(17.47±4.40)高于初三學生(14.97±3.66)(P0.05),初三學生的情感移情得分與親社會行為得分(30.97±4.02、27.50±5.45)均明顯高于初一學生(7.82±1.65、6.75±1.74)(P0.05);(2)對人性缺乏信心、情感移情及親社會行為間有相關性(P0.05);(3)情感移情在對人性缺乏信心與親社會行為間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為35.33%。結論初中生的情感移情能力存在性別差異;情感移情與親社會行為水平隨年齡增長而提高;對人性缺乏信心通過情感移情影響親社會行為。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教育系;
【關鍵詞】: 初中生 悲觀人性觀 情感移情 親社會行為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11YJA190005)
【分類號】:B844.1
【正文快照】: 親社會行為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對他人有益或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移情是一種理解并可共享他人情緒狀態(tài)與所處情境的能力,包括認知移情和情感移情2個維度。有研究認為,青少年的親社會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移情能力的提高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1-3〕,也有學者認為,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寇建華,杜亞松,夏黎明;兒童長處和困難問卷(父母版)上海常模的信度和效度[J];上海精神醫(yī)學;2005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崇德,李慶安;青少年期身心發(fā)展特點[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段成靜,路晨;大眾媒介對幼兒社會化發(fā)展的影響[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3 姚海濤,王利華;高職生心理健康素質內化研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靜進,馮玲英,李秀紅,吳清,王子才,曾淑萍,顧曰萍,蔡小梅;撫觸和動作訓練對嬰幼兒生長發(fā)育影響的效果評價[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4年06期
5 魏宏歆;計算機網(wǎng)絡與未成年人犯罪[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6 劉愛云;;我國青少年兒童漠視生命的成因及對策分析[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7 劉俊麗,劉云波,馮正直,楊國愉,夏本立,鐘鐵軍,汪濤,廖雅琴,秦愛粉,王江瀾,張艷,汪鳳;12486名軍人SCL-90測試結果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年06期
8 趙寶s,
本文編號:8778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877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