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際學生跨文化心理適應研究述評
本文關鍵詞:西方國際學生跨文化心理適應研究述評
更多相關文章: 國際學生 跨文化心理適應 文化沖擊 壓力應對 社會認同
【摘要】:西方學者于二戰(zhàn)結束后開始將國際學生作為跨文化心理適應的研究對象。近五十年來成果豐富,對國際學生跨文化心理適應的研究主要體現(xiàn)在"文化沖擊"概念、U型及W型曲線假設及壓力應對與社會認同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中,前期研究主要采用理論概述的方式,后逐步發(fā)展到采用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方法相結合的方式。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關鍵詞】: 國際學生 跨文化心理適應 文化沖擊 壓力應對 社會認同
【分類號】:G444
【正文快照】: 一、以探索“文化沖擊”概念為代表的早期研究國際學生跨文化心理適應的研究成果較為零散,早期文獻的主題都是關于旅居國外生活困難的描述,且更為關注跨文化生活的負面情感經(jīng)歷。理論描述的方式在早期國際學生跨文化適應中占主體地位,其中最熟為人知的是美國文化人類學家Ober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莉;中美價值觀的差異性與相似性[J];安陽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2 高一虹;文化傳統(tǒng)與文化變革:指導性心理咨詢的宏觀語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S1期
3 劉楊;;論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滲透[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6年09期
4 金正昆;商務禮儀簡論[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5 葛志宏;論國際經(jīng)貿與商務環(huán)境下的跨文化溝通[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6 周慶杰;武術國際化發(fā)展過程中若干問題的探討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孟雷,王素珍;品牌國際化的文化戰(zhàn)略[J];商業(yè)研究;2002年19期
8 李力;談談漢語量詞的文化意義[J];長春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9 胡勝高;中西思維方式差異對語言的影響[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游曉瓊;從文化的“動”與“靜”重釋“文化定型”[J];巢湖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建偉;;版權貿易中的編輯角色[A];中國編輯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慧玲;中日關系正常化以來日本華僑華人社會的變遷[D];廈門大學;2001年
2 吳顯英;企業(yè)國際化的文化風險管理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3 孔偉;信息技術視域中的社會生產(chǎn)方式[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4 尹兆鵬;科學傳播的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5 庹繼光;中國當代傳播研究中的理論體系建構[D];四川大學;2004年
6 蘇德;多維視野下的雙語教學發(fā)展觀[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7 楊軍紅;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楊元剛;英漢詞語文化語義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張志剛;國家間的安全合作與當代中國的安全追求[D];暨南大學;2005年
10 王平;課程改革中的文化適應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永華;漢語思維方式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寫作影響的調查[D];西南師范大學;2000年
2 楊彬;[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3 文晶;華裔美國文學研究——一個尚待拓展的領域[D];黑龍江大學;2001年
4 裴國麗;英漢民族思維模式差異對語篇構成的影響及翻譯[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1年
5 趙磊;國際商務英語演講的跨文化分析[D];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1年
6 丁松剛;湖南省旅游營銷策略研究[D];湖南大學;2001年
7 宋美盈;英語變體和文化多元性與跨文化交際[D];西北大學;2001年
8 白改平;貴州跨文化數(shù)學教育研究的實踐與理性探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1年
9 肖麗;從傳播學角度看外宣翻譯[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10 苗娟;人本主義教學:外語教育中文化教學模式[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顯示:上海學生閱讀水平世界領先[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0年24期
2 陳劍琦;"國際學生評價項目"引發(fā)德國教改[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3 龔益紅;;針對國際學生的分組教學ABC模式實踐[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9年01期
4 ;加拿大將推新舉措吸引更多國際學生[J];21世紀;2009年04期
5 李韌竹;;科學教育的國際學生測評項目視角[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5期
6 劉祥;;PISA為何能風行全世界?[J];世界博覽;2011年14期
7 ;西方大國搶占全球教育市場[J];北京教育;2000年02期
8 王f^;國際學生評價項目的測評目標、特點及其分析[J];教育評論;2003年02期
9 ;西方大國搶占全球教育市場[J];廣西教育;2001年06期
10 簡文;;國際學生身份證[J];英語沙龍(實戰(zhàn)版);200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馬艷云;;澳大利亞教育質量監(jiān)測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李麗潔;;天津市義務教育國際化發(fā)展路徑研究[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中)[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袁新文;中國文憑“通行”二十六國[N];人民日報;2006年
2 曹奕 徐建棟 月航;我市接待AFS國際學生全國最多[N];常州日報;2010年
3 記者 蘇軍;閱讀、數(shù)學、科學素養(yǎng)均列第一[N];文匯報;2010年
4 查衛(wèi)平;中國首次進入美國學生學習前十大目的國[N];中國教育報;2005年
5 石巖 ;把教育賣出去[N];南方周末;2004年
6 本報記者 陸一波;我們的教育還缺啥?[N];解放日報;2011年
7 記者 陳小方;澳未雨綢繆強化國際教育產(chǎn)業(yè)[N];光明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余繼軍;萬里游學值不值?[N];人民日報;2005年
9 江峰;新加坡私立學校協(xié)會將推出自行監(jiān)管措施[N];中國社會報;2006年
10 解艷華 馬萍;金融危機:教育面臨機遇還是挑戰(zhàn)[N];人民政協(xié)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群;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教育”的新趨勢[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6995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99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