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學生管理論文 >

義務教育均衡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9 08:00

  本文關鍵詞:義務教育均衡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應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義務教育 均衡發(fā)展 評價指標體系 校際差距


【摘要】: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首先就是要對義務教育均衡的現(xiàn)狀和需求進行科學的調查與評價,這是建設高質量義務教育的首要基礎工作。為了促進社會公平以及教育公平,有必要立足教育公平進程,對義務教育均衡程度進行科學、系統(tǒng)、完整地評價,從而有效地把握義務教育均衡化的發(fā)展進程,為制定教育政策提供科學有力的依據。因此,建立一套系統(tǒng)、科學、完整的義務教育均衡評價指標體系成為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迫切要求。 本文結合系統(tǒng)模式與教育公平理論,首先對指標體系構建的理論基礎、依據、原則進行分析,并借鑒國內外相關評價項目有益經驗的基礎上,確定了從學校層面上構建義務教育均衡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分析現(xiàn)有義務教育均衡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應用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收集相關信息,了解改進的建議;運用系統(tǒng)模式的觀點和層次分析法等科學方法構建義務教育均衡評價指標體系的結構,選取體系中的各級指標,并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從而得到義務教育均衡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模型;最后將所得的義務教育均衡評價指標體系應用于實例進行檢驗,明確評價指標體系中各基層指標的現(xiàn)時值,據此對需要評價學校的教育均衡水平進行分析評價,提出了消除差距的建議,并進一步驗證了構建的指標體系的正確性,為其他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義務教育 均衡發(fā)展 評價指標體系 校際差距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522.3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緒論10-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義11-12
  • 1.2 研究目的12
  • 1.3 文獻綜述12-17
  •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3-14
  • 1.3.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4-17
  • 1.4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17-19
  • 1.4.1 研究內容17-18
  • 1.4.2 研究方法18-19
  • 1.5 本文創(chuàng)新之處19-20
  • 2. 相關概念的界定與研究基礎20-25
  • 2.1 義務教育均衡評價指標體系的相關概念界定20-22
  • 2.1.1 教育公平20
  • 2.1.2 教育均衡20-21
  • 2.1.3 義務教育均衡21
  • 2.1.4 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與教育公平發(fā)展的關系21-22
  • 2.2 構建義務教育均衡評價指標體系的理論基礎22-25
  • 2.2.1 系統(tǒng)模式22-23
  • 2.2.2 測量學基礎23
  • 2.2.3 發(fā)展性評價23-25
  • 3 義務教育均衡評價指標體系現(xiàn)狀及問題25-28
  • 3.1 義務教育均衡評價指標體系現(xiàn)狀及問題25-27
  • 3.1.1 義務教育均衡評價指標體系現(xiàn)狀25-26
  • 3.1.2 存在的問題26-27
  • 3.2 原因分析27-28
  • 4 義務教育均衡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28-38
  • 4.1 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的原則與功能28-29
  • 4.1.1 原則28-29
  • 4.1.2 義務教育均衡評價指標體系的功能29
  • 4.2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29-33
  • 4.2.1 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思路及指標構成29-31
  • 4.2.2 指標詮釋31-33
  • 4.3 評價指標體系的評價方法與步驟33-38
  • 4.3.1 層次分析法33-35
  • 4.3.2 指標權重的確定35-37
  • 4.3.3 指標的無量綱化方法37-38
  • 5 義務教育均衡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研究38-43
  • 5.1 評價的目的、對象、方法和數(shù)據來源38-39
  • 5.1.1 評價目的38
  • 5.1.2 評價對象38
  • 5.1.3 數(shù)據來源38-39
  • 5.2 指標層評價結果與分析39-41
  • 5.2.1 教育過程中資源配置狀況39-40
  • 5.2.2 教育結果比較情況40-41
  • 5.3 目標層評價結果41-43
  • 6 實施義務教育均衡評價過程中的建議43-44
  • 結論44-45
  • 參考文獻45-47
  • 致謝47-48
  • 附錄一:學生基本情況調查問卷48-49
  • 附錄二:學�;厩闆r訪談提綱49-51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1-5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學軍;;OECD教育指標體系概念框架及其內容的演變與發(fā)展[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2 唐忠;崔國勝;;北京義務教育非均衡發(fā)展的實證分析[J];北京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3 李江源;王蜜;;論教育機會平等[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4期

4 嚴從根;;近五年來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發(fā)展研究新進展[J];江蘇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5 賈曉靜;;我國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研究綜述[J];教育導刊;2007年02期

6 徐玲;國際教育指標體系的分析與思考[J];教育科學;2004年02期

7 雷虹;;我國義務教育指標體系存在的若干問題分析[J];教育科學研究;2006年09期

8 師東海;劉亞敏;;21世紀以來我國教育公平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28期

9 鄧雙喜;;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理想、現(xiàn)實與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10 翟博;;教育均衡發(fā)展:理論、指標及測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邱白莉;教育現(xiàn)代化指標體系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趙慶華;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杜洪琳;美國促進基礎教育均衡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6年

3 謝銘;江陽區(qū)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4 邱旭光;縣域教育和諧發(fā)展指標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69953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9953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e28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