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實施多元文化課程的問題與對策
本文關鍵詞:教師實施多元文化課程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多元文化課程的實施能夠為少數(shù)民族學生提供了解自己文化和他人文化的機會,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師是影響多元文化課程實施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探討教師在多元文化課程實施中課程意識缺乏、多元文化專業(yè)能力薄弱等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樹立多元文化理念、培植教師多元文化專業(yè)能力、構建多元文化學校環(huán)境等對策,有利于我國民族地區(qū)多元文化課程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 廣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多元文化課程 教師 課程實施
【分類號】:G423
【正文快照】: 一、對多元文化課程的理解隨著世界政治、經(jīng)濟、科技、文化等的迅猛發(fā)展,各國各民族的交流與發(fā)展空前繁榮,各種文化之間的相互碰撞、影響、沖突與融合日益激烈。在這種背景下,旨在促進多元文化傳播與交流的多元文化課程應運而生。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
【參考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龐麗;多元文化課程實施中教學方式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延枝;;當代大學教育面臨的困惑與改進思路[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陳秀玲,王濤;要素主義教育觀及其對我國當前教育改革的啟示[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3 閻光才;教育的功能、功用到功效──20世紀西方公共教育政策價值取向的演進邏輯[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4 蘭英;美國"概念-過程"課程設計模式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5 辛治洋;;批判教育學解讀[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6 閻光才;教育評價的正當性與批判性評價[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7 陳艷莉;;教育中的勇氣[J];才智;2009年10期
8 李冬媛;馬會泉;姚淑波;王立紅;;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反思與建議——淺談基礎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與策略[J];才智;2009年11期
9 葉紅英,劉華萍;論網(wǎng)絡課程的設計策略[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10 董海霞;;簡論后現(xiàn)代主義教育觀[J];長春大學學報;2006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卞祖武;賴肖冰;邱偉華;;培養(yǎng)適應區(qū)域發(fā)展需要的小學科學教師——江西省小學科學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的思考[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迎杰;生成性藝術教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2 曹建召;學校語文知識生產(chǎn)方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3 胡典順;數(shù)學:意義的領域[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4 趙炳輝;新課改視域下教師課程意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屠莉婭;課程改革政策過程:概念化、審議、實施與評價——國際經(jīng)驗與本土案例[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高山;普通高中物理模塊課程教學實施調查及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7 路晨;學前自然主義課程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8 于維濤;縣域教師發(fā)展支持體系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劉宇;意義的探尋[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吳支奎;課堂中的意義建構[D];西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長俊;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石娜;建設性后現(xiàn)代主義課程觀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3 陳振;幼兒園社會領域課程實施的個案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姚海燕;流行音樂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徐珊玲;衛(wèi)生學校語文教學內容重構的理論探討與實踐探索[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6 郭霞;高中生地理SBCD與生態(tài)主義課程理論的協(xié)同建構[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麗;美國文理學院通識教育課程模式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根;免費師范生課程意識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湯力維;論基礎美術教育教學與兒童幸福感的關系[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程軍濤;《探究物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涂元玲;論班克斯多元文化課程改革的途徑及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孟凡麗;國外多元文化課程開發(fā)模式的演進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余曉瑩;國外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發(fā)展初探[J];比較教育研究;1994年06期
4 徐文彬,徐繼存;美國多元文化教育及其面臨的挑戰(zhàn)[J];比較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5 郝文武;;教學方式對能力發(fā)展作用的價值取向和實踐整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6 高虹;;試試做個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J];八小時以外;2003年04期
7 陳時見,朱利霞;一元與多元:論課程的兩難文化選擇[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8 劉繼平;走向多元:教育個性化的課程選擇[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9 王鑒,李偉;中國少數(shù)民族教育課程的歷史發(fā)展及其昭示[J];貴州民族研究;2000年01期
10 劉茜;邱遠;;貴州苗族多元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貴州民族研究;2007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孟凡麗;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課程開發(fā)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2 李庶泉;多元文化課程理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沈小碚;傣族地區(qū)基礎教育多元文化課程的建構[D];西南大學;2006年
4 劉茜;多元文化課程的建構與發(fā)展[D];西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謝紅玉;校本化課程實施中教師教學方式的選擇和運用[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2 廖輝;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多元文化課程開發(fā)的個案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王朝方;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教師教學方式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4 楊彬;淺析新課程形勢下語文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D];蘇州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殷潔;;論多元文化視域中的課程實施[J];教書育人;2006年29期
2 夏雪梅;;四十年來西方教師課程實施程度研究的回顧與評論[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1期
3 涂元玲;論班克斯多元文化課程改革的途徑及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喻小琴;;多元文化課程的建構與反思——兼談我國幼兒園課程的改革[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5 張增田;靳玉樂;;多元文化課程的內涵與特點[J];當代教育科學;2006年17期
6 趙瑩;;課程的文化選擇[J];山東教育;2007年Z2期
7 廖輝;教師多元文化教育態(tài)度的個案調查分析[J];教學與管理;2005年30期
8 洪曉琴;;從“玩具超市”到自購玩具[J];幼兒教育;2006年21期
9 廖輝;;論多元文化課程的本質與特征[J];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02期
10 葛琛;;多元文化:在新課程改革中的體現(xiàn)[J];文教資料;2006年3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滕志妍;;民族地區(qū)地方課程與多元文化課程的迷誤[A];中國少數(shù)民族教育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黃啟后;;“人本”、“和諧”思想在課程領域的與時俱進[A];孔學研究(第十二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3 王韜;楊文芝;王旭;;“水與北京城的發(fā)展”綜合科技實踐活動課的開發(fā)與實施[A];中日以水為主題的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張衛(wèi)江;;淺談教與學的創(chuàng)新[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胡平;;摭談新課程與學校發(fā)展[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二——教苑擷英[C];2002年
6 陳婕平;;發(fā)現(xiàn)、調整、合作——“生活、學習、做人”課程實施的新策略[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三——“陶花”綻放江南岸[C];2002年
7 李俐;吳頏琛;;學習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構建“培養(yǎng)現(xiàn)代人”的教育新體系——無錫市實驗幼兒園“生活·學習·做人”課程[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三——“陶花”綻放江南岸[C];2002年
8 高蕾;;幼兒園多元化教育管理的實踐與思考[A];中小學課程改革與考試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呂萍;陳恒武;王彥廣;李浩然;;大學化學類課程的雙語教學實踐[A];第八屆全國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呂玉艷;吳志英;;重建課堂教學“知識”觀——《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數(shù)學學習內容”新理念的認識[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成忠 陳科;課程實施必備的能力[N];天津教育報;2010年
2 陳時見 朱利霞;一元還是多元?[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3 通訊員 劉建 孫麗;致力教師專業(yè)提升 扎實推進課程實施[N];連云港日報;2010年
4 孫軍;青島成立新教師培訓導師團[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連云港市灌云縣龍苴中心小學 陳培康;規(guī)范行為抓管理 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求發(fā)展[N];今日信息報;2009年
6 江蘇省太倉職業(yè)教育中心校 朱建清;新瓶豈能裝舊酒[N];江蘇教育報;2009年
7 青海省湟中縣教育局教研室 李積雄;《規(guī)劃綱要》要為素質教育保駕護航[N];中國教育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蘇婷;校本課程:興趣來源于特色[N];中國教育報;2004年
9 山東省教育廳;深化課程改革 提高教學質量[N];中國教育報;2008年
10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張立昌 顏荊京;方法比知識更重要[N];中國教育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洪修;學校課程實施的組織社會學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庶泉;多元文化課程理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劉茜;多元文化課程的建構與發(fā)展[D];西南大學;2007年
4 蘇貴民;幼兒園科學領域課程實施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5 蔣永貴;初中科學新課程實施的現(xiàn)狀、影響因素及環(huán)境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6 王秀紅;我國初中綜合科學課程改革與發(fā)展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高山;普通高中物理模塊課程教學實施調查及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8 李純;多元文化視域中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9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區(qū)基礎教育新課程實施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周海銀;學校課程管理運作過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樸昌東;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校本化發(fā)展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沈翰;教師職業(yè)倦怠[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唐悅;教師關注與課程實施[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4 唐福華;課程實施中的教師實踐性知識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07年
5 徐進;銀川市初中英語課程實施影響因素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6 張卓鴻;中學歷史活動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袁志芬;粵北農(nóng)村新課程實施個案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蘇潔梅;廣西崇左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9 王科輝;陽煤集團職工大學課程設置與實施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10 吳志勤;幼兒園科學課程實施現(xiàn)狀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5861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86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