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外顯自尊、內(nèi)隱自尊與自我表露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31 16:11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外顯自尊、內(nèi)隱自尊與自我表露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自我表露,又稱自我暴露或自我揭示,是維持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是人們進行正常社會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自我表露的研究加強了人們對自我的關注,而自尊是自我的核心,為了探討二者之間的復雜關系,本研究采用朱拉德自我表露問卷(JSDQ)、Rosenberg外顯自尊量表(SES)和內(nèi)隱聯(lián)想測驗(IAT)為測量工具,通過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配對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等統(tǒng)計處理方法對大學生外顯自尊、內(nèi)隱自尊與自我表露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研究。 本研究分為兩個部分,研究一主要考察了大學生自我表露的特點,所得研究結論如下:(1)大學生偏愛的表露目標人依次是同性朋友、母親、父親、異性朋友,其中對母親的表露顯著高于對父親的表露,對同性朋友的表露顯著高于對異性朋友的表露,對父親的表露顯著低于對同性朋友的表露,對母親的表露顯著高于對異性朋友的表露。(2)大學生對異性朋友的自我表露在文理學科上差異顯著,文史類大學生對異性朋友的表露顯著高于理工類大學生對異性朋友的表露。(3)大學生對同性朋友的自我表露在是否是獨生子女這一變量上差異顯著,獨生子女大學生對同性朋友的表露顯著低于非獨生子女大學生對同性朋友的表露。(4)大學生偏愛的表露主題依次是學習工作、愛好興趣、錢、態(tài)度觀點、個性和身體,其中大學生對個性的表露在民族這一變量上差異顯著,蒙族大學生對個性的表露顯著高于漢族大學生對個性的表露。 研究二主要考察了大學生外顯自尊、內(nèi)隱自尊和自我表露的關系,所得研究結論如下:(1)大學生的內(nèi)隱自尊是存在的,但是它與外顯自尊不相關,屬于兩個不同的自尊結構。(2)不同自尊結構的個體在對父親的表露上存在顯著性差異,高外顯高內(nèi)隱自尊的個體在對父親的表露上要顯著高于低外顯高內(nèi)隱自尊的個體和低外顯低內(nèi)隱自尊的個體,高外顯低內(nèi)隱自尊的個體在對母親的表露上要顯著高于低外顯低內(nèi)隱自尊的個體。(3)不同自尊結構的個體在對錢和身體這兩個主題的表露上存在顯著性差異,高外顯高內(nèi)隱自尊的個體在對愛好興趣、個性和身體的表露上要顯著高于低外顯低內(nèi)隱自尊的個體,高外顯高內(nèi)隱自尊的個體在對錢的表露上要顯著高于低外顯低內(nèi)隱自尊的個體和低外顯高內(nèi)隱自尊的個體。(4)大學生的外顯自尊與對父親的自我表露呈顯著性正相關,與對其他目標人的自我表露相關不顯著,內(nèi)隱自尊與表露目標人無顯著性相關。(5)大學生的外顯自尊與自我表露呈顯著性正相關,內(nèi)隱自尊與自我表露無顯著性相關,其中大學生的外顯自尊與自我表露問卷的總均分及態(tài)度觀點、錢和個性這三個維度呈顯著性正相關。
【關鍵詞】:外顯自尊 內(nèi)隱自尊 自我表露 大學生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B844.2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1 文獻綜述11-25
- 1.1 自我表露研究概述11-20
- 1.1.1 自我表露的概念界定11-12
- 1.1.2 自我表露的分類12
- 1.1.3 自我表露的相關理論12-14
- 1.1.4 自我表露的原則14-15
- 1.1.5 自我表露的功能15-16
- 1.1.6 自我表露的相關研究16-20
- 1.2 自尊研究概述20-24
- 1.2.1 自尊的概念界定20-21
- 1.2.2 自尊的分類21-22
- 1.2.3 內(nèi)隱自尊與外顯自尊的關系22-23
- 1.2.4 外顯自尊與內(nèi)隱自尊的結合23-24
- 1.3 自我表露與自尊關系的已有研究24-25
- 2 問題提出25-27
-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25-26
- 2.1.1 已有研究的不足25-26
- 2.1.2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26
- 2.2 本研究擬解決的問題26
- 2.3 研究意義26-27
- 3 研究過程與結果27-45
- 3.1 大學生自我表露的特點分析27-33
- 3.1.1 研究目的27
- 3.1.2 研究假設27
- 3.1.3 研究方法27-28
- 3.1.4 結果分析與討論28-33
- 3.2 大學生外顯自尊、內(nèi)隱自尊和自我表露的關系研究33-45
- 3.2.1 研究目的33
- 3.2.2 研究假設33-34
- 3.2.3 研究方法34-35
- 3.2.4 結果分析與討論35-45
- 4 研究結論45-46
- 5 建議46-47
- 6 研究的不足與展望47-49
- 參考文獻49-52
- 附錄52-60
- 致謝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林英;大學生自我表露的比較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李軍;;蒙古族和漢族大學生人格特征的比較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6期
3 智銀利;陳會昌;;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與自我表露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10期
4 李林英,陳會昌;大學生自我表露與人格特征、孤獨及心理健康的關系(英文)[J];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33期
5 耿曉偉,鄭全全;中國文化中自尊結構的內(nèi)隱社會認知研究[J];心理科學;2005年02期
6 吳明證;水仁德;孫曉玲;;自尊結構的壓力調(diào)節(jié)作用研究[J];心理科學;2006年01期
7 楊福義;梁寧建;;內(nèi)隱自尊與外顯自尊的關系:多重內(nèi)隱測量的視角[J];心理科學;2007年04期
8 劉艷;鄒泓;蔣索;;青少年與同伴的自我表露及其與孤獨感的關系[J];心理科學;2010年01期
9 蔡華儉;內(nèi)隱自尊效應及內(nèi)隱自尊與外顯自尊的關系[J];心理學報;2003年06期
10 田錄梅;張向葵;;高自尊的異質性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6年05期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外顯自尊、內(nèi)隱自尊與自我表露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99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099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