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在線教學中的課堂互動與課程滿意度研究——以北京大學教育博士項目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2-02-12 22:38
文章以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參與2020年寒假在線教學課程的教育博士(DoctorofEducation,Ed.D)為研究對象,通過固定效應模型等方法分析學生課程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數(shù)據(jù)和在線教學平臺記錄的學習行為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教育博士對同步在線課程的整體滿意度很高;并非課堂互動次數(shù)越多、時間越長,學生的課程滿意度越高,滿意度還與學生對課堂互動的預期及其學習自主性等有關(guān);教師的課程設計、班級規(guī)模以及學生自主性等主觀因素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課堂互動的頻次和深度;谘芯拷Y(jié)論,文章提出了提高同步在線課程質(zhì)量的建議,以期為目前國內(nèi)外同步在線教學的開展和完善提供借鑒。
【文章來源】: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 2020,3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部分圖文】:
圖1 個人平均互動頻次和平均互動深度的分布直方圖
圖2 個人平均互動頻次與平均互動深度的散點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混合式教學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J]. 劉威童,汪瀟瀟. 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 2019(01)
[2]在線學習體驗影響因素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探析[J]. 江毓君,白雪梅,伍文臣,羅曉娟. 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 2019(01)
[3]探究社區(qū)理論模型:在線學習和混合學習研究范式[J]. 蘭國帥. 開放教育研究. 2018(01)
[4]師生交互影響網(wǎng)絡學習績效的實證分析[J]. 徐恩芹. 電化教育研究. 2016(09)
[5]美國高校遠程研究生教育及啟示[J]. 吳峰. 開放教育研究. 2016(02)
[6]MOOC用戶持續(xù)使用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 楊根福. 開放教育研究. 2016(01)
[7]國際遠程教育教學交互理論研究脈絡及新進展[J]. 王志軍,陳麗. 開放教育研究. 2015(02)
[8]社會統(tǒng)計中多選排序題的統(tǒng)計處理方法探討[J]. 趙麗. 統(tǒng)計與決策. 2014(21)
[9]學習風格對在線學習交互程度影響的實驗研究[J]. 馬秀峰,李彤彤,劉冬. 開放教育研究. 2011(04)
[10]對遠程教育學習者學習成績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以奧鵬遠程教育中心的學習者為例[J]. 李鋒亮,郭蔚,汪啟富. 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 2010(09)
本文編號:3622512
【文章來源】: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 2020,3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部分圖文】:
圖1 個人平均互動頻次和平均互動深度的分布直方圖
圖2 個人平均互動頻次與平均互動深度的散點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混合式教學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J]. 劉威童,汪瀟瀟. 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 2019(01)
[2]在線學習體驗影響因素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探析[J]. 江毓君,白雪梅,伍文臣,羅曉娟. 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 2019(01)
[3]探究社區(qū)理論模型:在線學習和混合學習研究范式[J]. 蘭國帥. 開放教育研究. 2018(01)
[4]師生交互影響網(wǎng)絡學習績效的實證分析[J]. 徐恩芹. 電化教育研究. 2016(09)
[5]美國高校遠程研究生教育及啟示[J]. 吳峰. 開放教育研究. 2016(02)
[6]MOOC用戶持續(xù)使用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 楊根福. 開放教育研究. 2016(01)
[7]國際遠程教育教學交互理論研究脈絡及新進展[J]. 王志軍,陳麗. 開放教育研究. 2015(02)
[8]社會統(tǒng)計中多選排序題的統(tǒng)計處理方法探討[J]. 趙麗. 統(tǒng)計與決策. 2014(21)
[9]學習風格對在線學習交互程度影響的實驗研究[J]. 馬秀峰,李彤彤,劉冬. 開放教育研究. 2011(04)
[10]對遠程教育學習者學習成績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以奧鵬遠程教育中心的學習者為例[J]. 李鋒亮,郭蔚,汪啟富. 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 2010(09)
本文編號:36225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6225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