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親社會行為及不同情境下積極人格特質對其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4-29 21:01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親社會行為及不同情境下積極人格特質對其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親社會行為是由個體實施的,一切符合社會期望并對他人或社會有益、能夠帶來積極影響的助人行為、利他行為以及其他更廣泛的行為。作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親社會行為對人類生存和社會文明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大學生思想活躍、行為積極,其親社會行為狀況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本文選取河南省5所大學595名學生為被試,通過三個研究探討了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現狀以及不同情景下積極人格特質對其的影響。 研究一,選取275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分析了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總體及各個維度的水平,以及不同性別、專業(yè)、年級以及獨生子女的大學生在親社會行為總體及各個維度上的差異。 研究二,選取160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使用“句子組合測驗”作為啟動材料,采用2x2被試間實驗設計,以啟動類型和助人情景為自變量,以助人時間為因變量。探討積極人格特質在閾上啟動方式下對不同情景中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 研究三,選取160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使用自編的“詞匯刺激反應”程序為啟動材料,采用2x2被試間實驗設計,以啟動類型和助人情景為自變量,以助人時間為因變量。探討積極人格特質在閾下啟動方式下對不同情景中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 通過上述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 (1)大學生總體親社會行為具有較高水平。大學生親社會行為在總體上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在公開、利他、依從和情緒四個維度上性別差異顯著;大學生親社會行為在總體上不存在顯著的專業(yè)差異,在利他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在獨生子女這一變量上,親社會行為在總體和各個維度上差異不顯著;大學生親社會行為在總體上不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在利他和緊急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 (2)在閾上啟動方式下,啟動類型和助人情景的主效應與交互作用顯著。積極啟動下,被試在一般情景、緊急情景中的助人行為顯著高于控制啟動的被試,積極啟動促進了被試的親社會行為。 (3)在閾下啟動方式下,啟動類型和助人情景的主效應與交互作用顯著。積極啟動下,被試在一般情景、緊急情景中的助人行為顯著高于控制啟動的被試,積極啟動促進了被試的親社會行為。
【關鍵詞】:大學生 積極人格特質 助人情景 親社會行為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B844.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引言11-13
-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13-27
- 1 概念分析13-15
- 1.1 從行為后果的角度界定親社會行為13
- 1.2 從行為動機的角度界定親社會行為13-14
- 1.3 從社會認知的角度界定親社會行為14-15
- 2 與親社會行為相關的其它概念15-16
- 2.1 利他行為15
- 2.2 助人行為15-16
- 3 親社會行為的理論研究16-17
- 3.1 Eisenberg 的親社會行為理論16
- 3.2 移情—利他主義模式16
- 3.3 喚醒--代價回報模式16-17
- 4 研究親社會行為的常用方法17-18
- 4.1 問卷調查法17-18
- 4.2 情景實驗法18
- 4.3 情景觀察法18
- 5 親社會行為的相關研究18-27
- 5.1 發(fā)展性方面的研究18-20
- 5.2 親社會行為的差異性研究20
- 5.3 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因素20-27
- 第二部分 問題提出與研究意義27-31
- 1 以往研究的不足27
- 1.1 研究對象、內容單一27
- 1.2 忽視了內外因對親社會性為的共同影響27
- 1.3 研究方法選擇存在一定局限27
- 2 問題提出27-29
- 2.1 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基本情況28
- 2.2 閾上積極人格特質的啟動對大學生在不同情境中親社會行為的影響28
- 2.3 閾下積極人格特質的啟動對大學生在不同情境中親社會行為的影響28-29
- 3 研究意義29-31
- 3.1 理論意義29
- 3.2 現實意義29-31
- 第三部分 總體研究設計31-33
- 1 核心概念的界定31
- 2 研究設計31
- 3 研究方法31-33
- 3.1 問卷法31
- 3.2 啟動技術31-33
- 第四部分 實證研究33-53
- 研究一 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基本情況33-41
- 1 研究目的33
- 2 研究假設33
- 3 研究方法33-34
- 3.1 被試選取33
- 3.2 研究工具33-34
- 3.3 研究程序及問卷處理34
- 3.4 數據處理與分析34
- 4 結果與分析34-37
- 4.1 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總體狀況描述34-35
- 4.2 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性別差異35
- 4.3 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專業(yè)差異35
- 4.4 大學生親社會行為在獨生子女上的差異35-36
- 4.5 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年級差異36-37
- 5 討論37-41
- 5.1 大學生總體及各個維度親社會行為水平37
- 5.2 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性別差異37-38
- 5.3 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專業(yè)差異38
- 5.4 獨生子女和非生子女在親社會行為上的差異38-39
- 5.5 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年級差異39-41
- 研究二 閾上啟動方式下,積極人格特質對不同情境中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41-47
- 1 研究目的41
- 2 研究假設41
- 3 研究方法41-42
- 3.1 被試選取41
- 3.2 實驗設計41
- 3.3 實驗材料41-42
- 3.4 試驗程序42
- 3.5 實驗數據處理與統(tǒng)計42
- 4 結果與分析42-44
- 4.1 閾上啟動方式下,,各實驗組在不同情景中助人時間的基本情況42-43
- 4.2 閾上啟動方式下,積極人格特質、助人情景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43
- 4.3 閾上啟動方式下,積極人格特質和助人情景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影響的簡單效應分析和事后檢驗43-44
- 5 討論44-47
- 5.1 閾上積極人格特質的啟動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44
- 5.2 助人情景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44-46
- 5.3 積極人格特質與助人情景的交互作用及簡單效應分析46-47
- 研究三 閾下啟動方式下,積極人格特質對不同情境中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47-53
- 1 研究目的47
- 2 研究假設47
- 3 實驗方法47-48
- 3.1 被試選取47
- 3.2 實驗設計47
- 3.3 實驗材料47
- 3.4 實驗程序47-48
- 3.5 實驗數據處理與統(tǒng)計48
- 4 結果與分析48-49
- 4.1 閾下啟動方式下各實驗組在不同情景中助人時間的基本情況48-49
- 4.2 閾下啟動方式下,積極人格特質、助人情景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方差分析49
- 4.3 閾下啟動方式下,積極人格特質、助人情景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的簡單效應分析和事后檢驗49
- 5 討論49-53
- 5.1 閾下積極人格特質啟動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49-50
- 5.2 助人情景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50-51
- 5.3 積極人格特質與助人情境的交互作用和簡單效應分析51-53
- 第五部分 綜合討論53-59
- 1 大學親社會行為的總體狀況53
- 2 大學生親社會行為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分析53-54
- 3 積極人格特質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54-55
- 4 助人情景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55-56
- 5 積極人格特質、助人情景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56-57
- 6 研究啟示57-59
- 第六部分 展望與結論59-61
- 1 本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展望59
- 2 本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59
- 3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59-61
- 參考文獻61-71
- 附錄71-77
- 附錄A 大學生親社會行為量表71-73
- 附錄B 啟動實驗材料73-76
- 附錄C 助人情景問卷76-77
- 致謝77-79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79-80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閔昌運;鄭超然;郜廣超;林靜洛;張林;;情景風險因素對助人行為傾向的影響作用[J];社會心理科學;2013年07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陳曉;大學生自我同一性風格、同一性地位與親社會行為的關系[D];西南大學;2013年
2 于騫;大學生積極人格培養(yǎng)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3年
3 趙容;初中生親子關系、感戴與親社會行為的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親社會行為及不同情境下積極人格特質對其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55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3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