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我國“教育本土化”研究演進的話語譜系
發(fā)布時間:2021-01-16 07:11
筆者以《教育研究》雜志從創(chuàng)刊至今30余年的文本資料作為考證對象,通過運用話語分析的方法,挖掘和梳理教育中國化、教育全球化以及后現代理論對我國"教育本土化"研究影響的話語譜系和演進路徑。"教育本土化"的實現,應該是在引進異域理論的前提下,尋求博弈性平衡和共融性發(fā)展的結果,進而逐步建立教育理論研究"本土"與全球的中庸平衡觀。
【文章來源】: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教育中國化問題由來已久
二、教育全球化加深“教育本土化”研究情懷
三、后現代理論推動“教育本土化”研究的前行
四、建立教育理論研究“本土”與“全球”的中庸平衡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育理論本土化的三個前提性問題[J]. 于偉,李姍姍. 教育研究. 2010(04)
[2]本土化信念:我國教育理論本土化之前提性動因[J]. 李姍姍,于偉.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6)
[3]本土問題意識與教育理論本土化[J]. 于偉,秦玉友. 教育研究. 2009(06)
[4]論知識范式的轉型與大學發(fā)展[J]. 毛亞慶,王樹濤. 教育研究. 2008(07)
[5]話語權與教育本土化[J]. 李承先,陳學飛. 教育研究. 2008(06)
[6]守護家園:課程與教學變革的本土化[J]. 楊啟亮. 教育研究. 2007(09)
[7]后現代主義與我國的教育研究[J]. 張應強,趙軍. 教育研究. 2006(06)
[8]論全球化時代中國教育學的本土化問題[J]. 鄔志輝.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5(01)
[9]全球化·民族文化·高等教育[J]. 宋彩萍. 教育研究. 2004(07)
[10]多元文化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價值取向[J]. 王牧華. 教育研究. 2003(12)
本文編號:2980383
【文章來源】: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教育中國化問題由來已久
二、教育全球化加深“教育本土化”研究情懷
三、后現代理論推動“教育本土化”研究的前行
四、建立教育理論研究“本土”與“全球”的中庸平衡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育理論本土化的三個前提性問題[J]. 于偉,李姍姍. 教育研究. 2010(04)
[2]本土化信念:我國教育理論本土化之前提性動因[J]. 李姍姍,于偉.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6)
[3]本土問題意識與教育理論本土化[J]. 于偉,秦玉友. 教育研究. 2009(06)
[4]論知識范式的轉型與大學發(fā)展[J]. 毛亞慶,王樹濤. 教育研究. 2008(07)
[5]話語權與教育本土化[J]. 李承先,陳學飛. 教育研究. 2008(06)
[6]守護家園:課程與教學變革的本土化[J]. 楊啟亮. 教育研究. 2007(09)
[7]后現代主義與我國的教育研究[J]. 張應強,趙軍. 教育研究. 2006(06)
[8]論全球化時代中國教育學的本土化問題[J]. 鄔志輝.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5(01)
[9]全球化·民族文化·高等教育[J]. 宋彩萍. 教育研究. 2004(07)
[10]多元文化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價值取向[J]. 王牧華. 教育研究. 2003(12)
本文編號:29803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980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