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干預視角的高校突發(fā)事件預防
本文選題:高校 切入點:突發(fā)事件 出處:《武警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摘要】:心理干預在高校突發(fā)事件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處置高校突發(fā)事件的重要途徑,也是預防高校突發(fā)事件發(fā)生的重要手段。為更好地預防高校突發(fā)事件,應建立起預防高校突發(fā)事件的大學生心理干預機制,并將其作為高校突發(fā)事件應對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Abstract]: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al with the emergenc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event the acci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In order to better prevent the emergenc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revent the emergenc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and make them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mergency response mechanis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作者單位】: 武警學院部隊管理系;
【基金】:河北省社會發(fā)展研究課題《高校突發(fā)事件應對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階段性成果(201003263)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駱宏,馬劍虹;大學生抑郁癥狀、問題解決能力與壓力感知的關系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取芝;大學生心理危機及其干預策略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2 曾潔;大學生心理危機處理方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裴利華;;人際關系團體咨詢對大學生抑郁癥狀的干預探討[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年04期
2 孟春靜;韓楓;孟娜;張萍;高娜;;189名大學新生焦慮和抑郁癥狀調(diào)查[J];中國校醫(yī);2006年02期
3 陽毅;歐陽娜;;國外關于復原力的研究綜述[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高亞席;大學生自我概念和人際關系的相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2 萬德智;大學生自我概念發(fā)展特點及其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3 謝言梅;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背景因素對大學生抑郁癥狀的影響[D];西南大學;2007年
4 王健;抑郁癥狀大學生攻擊性特點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5 李麗麗;大學生社會問題解決與自殺風險預測[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湘培;高校應提升心理危機干預的能力——經(jīng)歷SARS反思高校心理咨詢[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2 胡澤卿,邢學毅;危機干預[J];華西醫(yī)學;2000年01期
3 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1994年02期
4 汪新建;個人生活規(guī)則的探索與修正——韋斯勒之認知評價療法的當代解讀[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5 管健;論危機干預對青年“激情狀態(tài)—犯罪行為”的影響[J];青年研究;2000年10期
6 黃秀娟;建立大學生心理危機社會預警系統(tǒng)刻不容緩[J];社會科學家;2004年02期
7 答會明;高師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J];思茅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8 程壽;制度哲學視角下的突發(fā)事件應對[J];探求;2003年04期
9 孫穎,張寶帆;大學生心理疾患產(chǎn)生原因及心理保健對策[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10 陳恩輝;心理應激反應與人格特質(zhì)[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小F;;幻游天下[J];今古傳奇(武俠版月末版);2010年01期
2 馬春明;;對高校音樂專業(yè)和聲教學的新思考[J];北方音樂;2010年01期
3 劉薇;;如何讓高校舞蹈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J];藝術教育;2010年01期
4 陳小芝;;加強高校電子文件的歸檔管理[J];黑龍江史志;2010年01期
5 劉麗萍;;論高校聲樂初學教育[J];歌海;2010年01期
6 吳燕莉;;普通高校鋼琴教學問題研究[J];歌海;2010年01期
7 溫淑萍;黃陶;劉春江;葉牡丹;張金福;;發(fā)揮地方高校人才和科研優(yōu)勢,保護并光大“青陽腔”研究[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8 夏玉娃;金國敏;;談談高校日語教研室的職能[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9 孟憲翔;王健;;構建高;谛@網(wǎng)的外語教學網(wǎng)絡電視[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0年01期
10 牛月瑩;;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聲樂教學模式與方法探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柯晶琳;陳陽;;中美高校市場營銷專業(yè)實踐教學特點分析[A];湖南省市場學會2009年會暨“兩型社會與營銷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陳諾;;探求高校音樂表演專業(yè)《和聲》公共課教學的新模式[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3 劉冬云;;高校音樂專業(yè)鍵盤和聲技術訓練之我見[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周鳴鳴;任毅華;張睿娟;;《化學美育》課程學生作業(yè)資源開發(fā)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5 劉建敏;孫理;;關于加強高校黨內(nèi)民主建設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9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10年
6 景麗芳;;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的探索[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9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10年
7 馬洪江;;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推動學校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對阿壩師專校發(fā)展定位思路的探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8 陳勤;;我國高校教學評估二十四年歷程背景下我院教學質(zhì)量管理體系建設[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9 任秀瓊;;關于高校輔導員隊伍穩(wěn)定性建設相關問題初探[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9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10年
10 陳潛;陳菁;雷國揃;;控制校園網(wǎng)不良信息源頭的高校思政工作之路[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9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韓兵;黑龍江:掛職人才 大顯身手[N];檢察日報;2008年
2 記者 陳婉婉;國家助學金不得抵作學費[N];安徽日報;2008年
3 記者 吳興安邋通訊員 洪芳;省城整合社會科技資源[N];安徽日報;2008年
4 毛穎穎;誰是茅于軾眼里的“富學生”?[N];北京商報;2008年
5 仝春建;天津人保健康成功續(xù)保高校補充醫(yī)保[N];中國保險報;2008年
6 甘肅省包裝技術協(xié)會;爭創(chuàng)名優(yōu) 全面推進[N];中國包裝報;2008年
7 ;2008年江蘇教育改革發(fā)展六項重點工作[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8年
8 周立軍邋俞玉和 劉豪;講成績見事 查問題見根[N];中國國防報;2008年
9 薛秀泓;第四屆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研討會在京召開[N];中國改革報;2008年
10 岳雁;杭州:建議企業(yè)提早給民工放假 避免錯過回家機會[N];中國改革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饒敏;高校高績效工作系統(tǒng)及其對研究生產(chǎn)率的影響機制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2 陳文嬌;我國大學組織趨同現(xiàn)象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3 馬艷秋;校企共建創(chuàng)新平臺的運行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趙映川;我國高等學校教師津貼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李峻;我國高考政策變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6 尚鴻雁;危險貨物運輸突發(fā)事件機理及風險評估方法集成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7 王光彥;大學教師績效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張偉;區(qū)域創(chuàng)新體系中產(chǎn)學研合作行為與微觀機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9 潘康明;美國遠程高等教育質(zhì)量認證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10 楊洋;生命視域下的傳統(tǒng)道德與高校德育變革[D];西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圣;我國高等教育經(jīng)費籌措方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付卓犖;大學生文化素質(zhì)教育管理體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3 江小紅;高校校園危機的教育干預體系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0年
4 曾元源;獨立學院輔導員隊伍職業(yè)化、專業(yè)化建設探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0年
5 駱科建;當前貴州省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教育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10年
6 劉春陽;數(shù)據(jù)挖掘技術在高校成績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0年
7 徐新茹;摘要技術和查詢行為分析在高校搜索引擎中的應用與研究[D];東華大學;2010年
8 張佶;基于可擴展分布式架構的高校搜索引擎研究與實現(xiàn)[D];東華大學;2010年
9 周文波;基于SOA的高校迎新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南昌大學;2010年
10 易肯;江西成人遠程教育體系建設及發(fā)展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6891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68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