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中國教師協(xié)會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選題:中國教師協(xié)會 切入點:教師組織 出處:《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摘要】:發(fā)揮教師組織的影響,成立非政府性的、兼具專業(yè)及工會取向的"中國教師協(xié)會"在當代中國是必要的。教師身份的改變,"小政府、大社會"時代的到來,逐漸形成的教育公共治理的多中心化環(huán)境以及存在著的政策空間和民間立場成立中國教師協(xié)會是可能的;但由于教師協(xié)會的專業(yè)意識學理性有余、實踐性不足,文化的宰制,制度的缺陷以及教師專業(yè)化水平不高等原因,限制了中國教師協(xié)會的存在。因此,現(xiàn)代社會既要善待教師結(jié)社問題,又要慎待教師結(jié)社問題。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 organizations and set up a non-governmental, professional and union-oriented "Chinese Teachers' Associ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change of teachers' identity and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small government, big society", It is possible to set up the Chinese Teachers' Association because of the multi-centralization environment of educational public governance and the existing policy space and folk stand, but because the teachers' association has more than rational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lack of practicality, and the domination of culture, it is possible to set up a Chinese teachers' association. The defects of the system and the low level of teacher specialization limit the existence of the Chinese Teachers' Association. Therefore, in modern society, teachers' association should be treated well and teachers' association should be carefully treated.
【作者單位】: 肇慶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類號】:G451.7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江蘇省邳州市明德實驗學校 李朋;談小班化教學與課堂教學的分散性[N];學知報;2010年
2 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 冼海蕓;深圳高中非主科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研究[N];學知報;2011年
3 崇軼;鄉(xiāng)村教師的歸屬感從何而來[N];人民日報;2011年
4 北京市海淀區(qū)教育科學研究所 吳穎惠 張干萍;閱讀引領(lǐng)教師專業(yè)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許楠;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組織維度[D];西南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月;美國教師組織對教師社會地位的影響[D];河北大學;2010年
2 王艷榮;美國教師組織發(fā)展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3 郭婷;教師組織行為評價指標體系建構(gòu)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4 徐春妹;美國教師組織影響教師質(zhì)量的歷程、舉措和經(jīng)驗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5 白磊;學;鶎咏處熃M織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6 李艷;美國教師組織影響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7 張昭;教師專業(yè)共同體的構(gòu)建[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麗佳;美國全國教育協(xié)會教育專業(yè)倫理規(guī)范歷史演進探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后世明;共享式備課的行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叢曉芳;中職實踐課教師專業(yè)自主權(quán)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6888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688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