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活動對藏族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獲得水平的影響
本文選題:幸福 切入點:自我評價(心理學) 出處:《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1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了解體育教學活動對藏族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獲得水平的影響,為教師合理組織藏族大學生體育活動提供參考。方法采用教學實驗的方法,在甘肅民族師范學院文理共3個專業(yè)的大一、大二年級選取體育成績大體相當?shù)?40名藏族大學生作為測試對象,進行為期12周的體育干預,用"國際大學生量表"進行干預前后測試,對測試結(jié)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jié)果經(jīng)過體育活動干預后,實驗組被試在總體主觀幸福感(t=7.73,P0.01)、生活滿意度(t=18.28,P0.01)、積極情感(t=9.77,P0.01)、消極情感(t=13.39,P0.01)和總分(t=18.26,P0.01)上顯著高于對照組。性別是藏族大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主觀幸福感獲得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藏族大學生比較熟悉的體育活動動作內(nèi)容并且難度達到中等時,能最大程度促進其主觀幸福感的獲得。結(jié)論體育干預訓練對于藏族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變化是有積極影響的。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on the lev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eachers to organize the sports activities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In Gansu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 total of three freshmen, sophomores and sophomores, selected 240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with similar sports achievements as subjects for 12 weeks of physical interven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cale was used to test the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subjec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otal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total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life satisfaction, life satisfaction, positive emotion, positive emotion, negative emotion, total score and total score, respectively. Gender was the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lev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in physical activity. When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are familiar with the content of sports activities and have a moderate difficulty, Conclusion physical intervention training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chang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單位】: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體育系;
【基金】: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GS[2010]GX050)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陳作松;身體鍛煉與主觀幸福感的研究綜述[J];體育科學;2005年05期
2 嚴標賓;鄭雪;;大學生社會支持、自尊和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6年03期
3 徐維東,吳明證,邱扶東;自尊與主觀幸福感關(guān)系研究[J];心理科學;2005年03期
4 吳明霞;30年來西方關(guān)于主觀幸福感的理論發(fā)展[J];心理學動態(tài);2000年04期
5 段建華;主觀幸福感概述[J];心理學動態(tài);1996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燕;;自我和諧是構(gòu)建心理和諧的基礎[J];北京社會科學;2006年S1期
2 甘秀英;楊安;;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人際交往的關(guān)系研究[J];濱州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陳桂蘭;;高職學生主觀幸福感缺失原因及對策[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年02期
4 張艷紅;胡修銀;;主觀幸福感研究綜述[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5 李志;謝朝暉;;國內(nèi)主觀幸福感研究文獻述評[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6 陳姝娟,周愛保;主觀幸福感研究綜述[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3期
7 王軍;張興權(quán);錢進;;安徽省在校大學生幸福感的調(diào)查報告[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8 李東斌;賴月月;;社會支持對大學生孤獨感的影響研究[J];湘南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9 姚君喜;;大眾傳媒與社會公眾的幸福感[J];當代傳播;2006年04期
10 曹長德;;教育如何增進學生幸福[J];中國德育;2008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全體輔導員;;華僑大學90后學生主觀幸福感與壓力應對方式的相關(guān)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8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8年
2 孫麗麗;衣偉婧;王倩倩;杜宇;劉兵;;大學生學習倦怠、自尊與生活滿意度的關(guān)系研究[A];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第五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龍麗君;高健;李海燕;張蓓;徐燕;;日常鍛煉對退休老人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的影響[A];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劉磊;潘鐵軍;;體育專業(yè)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5 何玲;張力為;;青少年主客觀身體評價方式與生活滿意感的關(guān)系[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shù)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6 周末;楊鑫輝;劉燕;;應對方式在生活事件和主觀幸福感關(guān)系中的調(diào)節(jié)作用[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張遠蘭;馮正直;;自尊、社會支持與離退休老干部主觀幸福感關(guān)系的追蹤研究[A];2009中國老年保健暨產(chǎn)業(yè)高峰論壇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畢重增;自信人格理論的建構(gòu)[D];西南大學;2006年
2 汪繼兵;自控鍛煉對癌癥長期生存者的健康狀況及生活質(zhì)量影響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張靜;當代大學生儒道傳統(tǒng)價值觀與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吳麗;失地農(nóng)民幸福感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5 王傳金;教師職業(yè)幸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6 陳麗萍;中學教師生存狀態(tài)及改進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王曲元;中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居民生活質(zhì)量與主觀幸福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8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D];西南大學;2009年
9 王偉宇;士兵內(nèi)隱集體自尊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10 亓壽偉;轉(zhuǎn)型期中國居民主觀幸福感的計量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玲玲;碩士研究生主觀幸福感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陳海龍;中職教師主觀幸福感的調(diào)查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3 楊斌;從薪酬福利角度,,對國有企業(yè)知識型員工的主觀幸福感狀況的調(diào)查與淺思[D];云南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4 陳抗;大學生孤獨感、社會支持狀況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尹志紅;老年人體育鍛煉提升主觀幸福感相關(guān)性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俊紅;石家莊市失業(yè)人員社會支持、主觀幸福感和生活質(zhì)量的相關(guān)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趙姍;高中教師勝任力、教學效能感與幸福感的關(guān)系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8 笪邦印;民生建設中的農(nóng)民工幸福感研究[D];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9 張弛;高校新教師職業(yè)幸福觀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10 王青華;社會幸福感心理結(jié)構(gòu)的跨群體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毛志雄;北京城區(qū)中老年人身體鍛煉與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情緒維度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6年S1期
2 毛志雄,韓旭;身體鍛煉的情緒效益:研究與思考[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8年02期
3 黃志劍,姒剛彥;活動類型和強度對大學男生心境變化影響的研究[J];體育科學;1997年05期
4 何穎,季瀏;不同的體育鍛煉類型對大學生抑郁水平的影響及其心理中介變量(Body-esteem)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4年05期
5 李林,陳麗娟,季瀏;運動處方與鍛煉的心理效應[J];體育與科學;1998年02期
6 陳作松,季瀏;身體鍛煉對情緒調(diào)節(jié)的影響機制述評[J];心理科學;2003年04期
7 吳明證,梁寧建,許靜,楊宇然;內(nèi)隱社會態(tài)度的矛盾現(xiàn)象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2期
8 辛自強,池麗萍;快樂感與社會支持的關(guān)系[J];心理學報;2001年05期
9 張力為,梁展鵬;運動員的生活滿意感:個人自尊與集體自尊的貢獻[J];心理學報;2002年02期
10 丁新華,王極盛;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4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邢占軍;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的編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珂;;對《尼各馬克倫理學》中幸福和沉思問題的再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2 ;你不餓嗎?[J];意林(少年版);2010年02期
3 鐘慧笑;;為了草原花更美——記全國優(yōu)秀教師特木爾[J];中國民族教育;2010年01期
4 鄭和;;開滿鮮花的月亮[J];可樂;2010年01期
5 王立騰;;主題班會[J];故事家(微型經(jīng)典故事);2010年01期
6 李顯波;;他能成功嗎[J];故事家(微型經(jīng)典故事);2010年01期
7 殷婕;;采擷幸福[J];學苑教育;2010年01期
8 鄒忠民;;少女嫣紅[J];星火;2010年01期
9 董曉藝;;須臾[J];美文(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張志英;;淺議英語總復習的方法[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坤;王偉偉;;將責任感“培植”學生心田——探索德育創(chuàng)新模式的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東卷)[C];2010年
2 羅曉燕;周福軒;;開設心理教育課程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羅曉燕;周福軒;;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成功的前題[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劉永軍;;堅持以人為本 構(gòu)建和諧校園[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5 孟淑娟;郭瑞斌;張俊曉;張春;莫尊理;;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創(chuàng)意教學[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shù)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6 孫麗娜;;堅持“三多三少”教育理念 構(gòu)建和諧師生關(guān)系[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東卷)[C];2010年
7 張代軍;;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與體育鍛煉[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8 顧家玉;覃團發(fā);;一種基于宏塊類型和運動向量的關(guān)鍵幀提取方法[A];2009年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陳文明;謝少軍;曹志亮;;突出開放實驗室的特色,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10 賀武華;;孩子眼中的農(nóng)村寄宿制小學:辦學現(xiàn)狀及發(fā)展建議——基于山東蒙陰縣8所寄宿制小學的調(diào)研[A];“公平、質(zhì)量、效率:農(nóng)村教育政策的抉擇”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呂路陽;省市攜手共建全國文明城市[N];福州日報;2008年
2 楊繡文;舞動快樂 運動健康[N];柳州日報;2008年
3 實習記者 廖雪麗 通訊員 普潘多 黃慧文 鐘政翔 郜風琴;我地區(qū)各縣 各部門積極準備喜迎奧運[N];日喀則報;2008年
4 喬雯;大自然第一空間地板與健康同行[N];消費日報;2008年
5 記者 羅青邋通訊員 郭隆;健身設施遍街鄉(xiāng) 居民村民動起來[N];北京社會報;2007年
6 儀孝法;對日照打造水上運動休閑品牌的建議[N];中國旅游報;2007年
7 早報美國特約撰稿人 袁曉明;言論自由包括說錯話的權(quán)力[N];東方早報;2007年
8 記者 羅子彪;增強鷹城青少年體質(zhì)[N];平頂山日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劉復培;種樹也是正確榮辱觀的體現(xiàn)[N];福州日報;2006年
10 本報通訊員 王永在;明八榮八恥 樹文明新風[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黃黎明;知識教學的文化哲學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2 李藝敏;我為什么不如他[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馬煥靈;高等學校學生紀律處分糾紛及其處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高慧斌;南朝學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楊貴仁;學生體質(zhì)健康泛教育論[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虹;表現(xiàn)性評價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2 彭彥;湘西土家族、侗族、苗族與漢族學生體質(zhì)健康狀況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3 趙留梅;中學課堂教學中的教育習俗[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4 楊帆;以德為!芏仡U的精神理想與價值追求[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5 廖曉娥;“不義者幸福 正義者不幸嗎?”[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冀艷麗;莎夫茨伯利的道德情感論[D];復旦大學;2009年
7 張俊偉;當代大中學生政治認同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8 徐文燕;上海市中小學生近視眼危險因素評估及干預對策探討[D];復旦大學;2009年
9 申蕊娟;護理專業(yè)學生心理健康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guān)系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10 林曉陽;頸椎各節(jié)段活動度的動態(tài)X線片測量[D];福建中醫(yī)學院;2009年
本文編號:16243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62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