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過度教育的教育經(jīng)濟學研究
本文選題:過度教育 切入點:所需教育 出處:《教育與職業(yè)》2011年2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文章分析了過度教育在我國的表現(xiàn),介紹教育經(jīng)濟學度量過度教育發(fā)生率的方法并分析了我國過度教育發(fā)生的情況和過度教育將會造成的影響,并從教育經(jīng)濟學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議。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over-education in China, introduces the methods of measuring the incidence of over-education in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and analyzes the occurrence of over-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impact of over-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policy suggestion from the angle of educational economics.
【作者單位】: 上海電機學院校長辦公室;
【分類號】:G40-05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皮江紅,黃育云;關于擇校就學的經(jīng)濟學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2期
2 雷著民;高等教育規(guī)模擴張下的成本核算問題[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3 畢正宇;基礎教育師資配置均衡化: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4 崔玉平;市場經(jīng)濟下高教資源配置方式[J];北方論叢;1998年01期
5 王曉峰,田新華;中國個人教育投資的經(jīng)濟模型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6 李莉;英美兩國高等教育財政撥款體制的比較及經(jīng)驗借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劉頌;大學生就業(yè)問題分析[J];北京市計劃勞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8 劉澤云;袁連生;;公共教育投資比例國際比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9 沈百福,杜曉利;人口文化素質與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相關分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1期
10 王善邁,曹夕多;重構我國公共財政體制下的義務教育財政體制[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李洪天;關于我國高等教育的經(jīng)濟效益和個人收益率的研究[D];河海大學;2001年
3 柯佑祥;民辦高等教育盈利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4 張學敏;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經(jīng)費投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章躍;我國高校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高辦學經(jīng)濟效益研究[D];河海大學;2002年
6 郎益夫;中國高等教育投資模式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2年
7 蔡永蓮;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8 白菊紅;農(nóng)村人力資本積累與農(nóng)民收入分配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9 李福華;高等學校學生主體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范明;江蘇省高等教育與經(jīng)濟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D];河海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上啟;我國義務教育投資體制的沿革、現(xiàn)狀與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田麗娟;中印教育投資問題的國際比較與思考[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3 孔偉;知識經(jīng)濟對我國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挑戰(zhàn)[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4 果青;軍隊后勤院校教育效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楊帆;論完全信息與高等教育供求均衡[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閆海燕;浙江省高?萍紕(chuàng)新能力評估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1年
7 姚建根;論我國現(xiàn)階段高等教育收費制度與成本個人分擔[D];浙江大學;2001年
8 陳平;論高校師資管理創(chuàng)新[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9 呂海萍;浙江高?萍紕(chuàng)新勇力及其促進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2年
10 徐愛萍;高等教育投資的成本與收益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健;;對我國過度教育的教育經(jīng)濟學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1年20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孫娜;;對于過度教育的另一種思考[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武向榮;;中國過度教育的收入效應[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盛世明;;過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發(fā)生率和收益率的影響因素分析——西方研究及其啟示[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王鷺娟;李朝平;;“教育過度”問題研究綜述[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李秋華;;民辦教育健康發(fā)展的動力在哪兒[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韓曉書;;拓寬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間[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北京教科院民辦教育研究所所長 王文源;民辦教育健康發(fā)展的動力在哪兒[N];中國教育報;2008年
2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校長 葉翠微;追尋學校文化的終極意義[N];中國教育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王暉 陳小平;讓農(nóng)村娃都能有學上[N];河南日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隋國玉;過度教育與工資不平等[D];吉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6155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615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