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涯和技術教育新理念探析
本文選題:生涯與技術教育 切入點:新理念 出處:《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年2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2010年,美國全國生涯與技術教育組織與21世紀技能合作組織的戰(zhàn)略性合作全面展開,將生涯與技術教育理念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新理念將生涯與技術教育與21世紀技能相結合并滲透進整個教育系統(tǒng),讓所有學生在掌握21世紀技能的基礎上為升學和就業(yè)作雙重準備。新理念表現(xiàn)出前瞻性與戰(zhàn)略性相結合、系統(tǒng)性與整合性相結合、全面性與核心性相結合以及全納性與個性化相結合的特點,其實施的可行性主要體現(xiàn)為理論基礎符合國際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趨勢,并在實踐上擁有強大的基層支持和范例證明。
[Abstract]:In 2010, the 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kills Cooperation in 21th century launched a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cooperation. Raise the concept of career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to a new level. The new concept combines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with skills in 21th century and permeates the entire education system. Let all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mastering the skills in 21th century, prepare for furthe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The new concept shows a combination of foresight and strategy, systematicness and integr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comprehensiveness and cor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inclusive and individualized, the feasibility of its implementa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theoretical basis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as a strong grass-roots support and demonstration in practice.
【作者單位】: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比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當前我國職業(yè)教育發(fā)展中若干重大問題的國際比較研究》(2007JJD880221),主持人:吳忠魁
【分類號】:G57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顧紅;;美國職業(yè)生涯教育熱點解析[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楊心;吳劍麗;;從立法看美國生涯與技術教育的開放性[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孟明;;淺析美國職業(yè)生涯教育的特點及啟示[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3 韓巧霞;;美國生涯教育的發(fā)展及其啟示[J];繼續(xù)教育;2009年06期
4 欒錦紅;;以學生生涯發(fā)展為導向的美國職業(yè)教育[J];遼寧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5 王紅云;;終身教育視野下中小學職業(yè)生涯教育探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6 暴占光;姜恩橋;;大學生職業(yè)發(fā)展輔導體系建構及實施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7 李麗芳;;美國大學生職業(yè)規(guī)劃輔導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實踐[J];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王正軍;義務教育階段職業(yè)生涯教育實施狀況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2 周羽全;我國臺灣地區(qū)中小學生涯教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3 何明潔;大學生職業(yè)生涯教育探析[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4 翟翔宇;美國生涯學院初探[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閆兵;中美中小學教師職業(yè)標準比較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6 塔娜;美國中小學職業(yè)生涯輔導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陳衍;后工業(yè)社會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宏觀特征[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卓念;中美兩國普通中學職業(yè)生涯教育比較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瑛;劉育鋒;;美國生涯與技術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最新動向及亮點[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年08期
2 李海宗;王勝男;;美國生涯與技術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及其啟示[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9年34期
3 何玉玲;袁桂林;;美國教育督導的特征及其變革趨勢[J];外國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4 方展畫;王東;;美國校園危機管理的組織架構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5 區(qū)健妍 ,徐靖;能發(fā)電的房屋[J];青少年科學探索;2005年08期
6 敬楓蓉;王嵩;;淺論高校德育工作新理念對學生德育評價原則的影響[J];理論與改革;2007年01期
7 孫永賀;;比較與創(chuàng)新——淺析中美德育方法之異同[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9年04期
8 戚建良;;新理念 新機制 新途徑——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9 薛傳正;;英、美社會保障制度比較[J];甘肅農(nóng)業(yè);2006年11期
10 范一航;;和諧社會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新理念[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祝福恩;;“三個代表”和“以德治國”是適應時代要求從嚴治黨的新理念[A];時代·創(chuàng)新·先鋒隊——黑龍江省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80周年理論研討會文集[C];2001年
2 王克孝;;實施“新型農(nóng)民建設工程”推進北京新農(nóng)村建設[A];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高層論壇專輯[C];2006年
3 姚偉;;樹立新理念 創(chuàng)新供電所安全管理[A];2006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4 張詩亞;;西部開發(fā)新理念——發(fā)展特色科教 構建良性自然/文化生態(tài)[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5 鄭雪明;;牛津初中英語語法體系分析與教法嘗試[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6 李井成;;發(fā)展循環(huán)經(jīng)濟 實施清潔生產(chǎn)[A];冶金循環(huán)經(jīng)濟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7 王倩;高建華;;新時期耕地保護的新理念[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新時期河南土地供需態(tài)勢與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論壇文集[C];2008年
8 顧永貴;;淺論正確樹立檔案管理信息化新理念[A];貴州省檔案學會第五次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毛榮華;王繼東;;江西景婺黃高速公路建設新理念[A];中國公路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10 楊樸;;淺談鐵路建筑施工企業(yè)的技術營銷策略[A];山西省鐵道學會2004年度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硯文 張艷榮;企業(yè)管理者如何樹立人才開發(fā)新理念[N];河北日報;2004年
2 丁俊發(fā);新理念挑戰(zhàn)傳統(tǒng)采購[N];中國石化報;2005年
3 徐國贊;對新課程觀的有益啟迪[N];中國教師報;2005年
4 何錦勝;樹立以人為本的新理念[N];南方日報;2004年
5 記者 張海霞 特約記者 連俊星 秦振崗;開放 進取 誠信 負責 塑造新形象 愛心 平安 服務 先行 打造新理念[N];長治日報;2006年
6 通訊員 許忠 王建生;干部“認錯”折射管理新理念[N];哈密報(漢);2007年
7 趙鵬 張桂欣;學習就是工作[N];遼源日報;2007年
8 朱薇 陸裕良;要溫飽也要環(huán)保[N];中國社會報;2006年
9 記者 王艷敏;要引領高檔禮品消費新理念[N];中國黃金報;2006年
10 韓立邋程益聰;一聲巨響昭示邯鄲城建新理念[N];邯鄲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阮建平;二戰(zhàn)后美國對外經(jīng)濟制裁[D];武漢大學;2004年
2 包惠;美國產(chǎn)業(yè)研發(fā)的空間結構與科技政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程雪峰;媒介壟斷與文化滲透:冷戰(zhàn)后美國傳播霸權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4 王公龍;保守主義與冷戰(zhàn)后美國對華政策[D];復旦大學;2005年
5 張健;新聞自由與經(jīng)濟自由的和諧與悖謬[D];復旦大學;2005年
6 趙立瑩;美國博士生教育質(zhì)量評估體系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7 房建國;美國對阿爾及利亞戰(zhàn)爭政策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8 李恒陽;美國不擴散出口管制政策分析[D];外交學院;2006年
9 李廣艷;艾森豪威爾政府的南斯拉夫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謝登斌;當代美國課程話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小麗;PDS:美國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模式[D];河北大學;2005年
2 蒼金戶;美國教師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3 鄭紅鶯;美國學校德育途徑方法借鑒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4 史界;“9·11”事件后美國反恐戰(zhàn)略探析[D];新疆大學;2005年
5 王娟涓;美國教師教育機構認可制度探析[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解紅麗;美國對西歐一體化政策研究(1947—1958年)[D];蘇州大學;2005年
7 畢云;美國高校收費制度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8 楊曉峰;美國環(huán)境倫理學研究評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9 范明麗;美國農(nóng)村社區(qū)學院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10 鄭曉軍;美國投資基金獨立董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5719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571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