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校安全法立法運動
本文選題:日本 切入點:學校安全法 出處:《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學校安全問題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現(xiàn)實問題之一,各國都在根據(jù)本國的實際情況進行立法。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日本的學校安全問題就成為社會關注的現(xiàn)實問題。日本經(jīng)歷過兩次大的與學校安全相關的立法運動。第一次立法運動主要是針對學校安全事故的救濟問題,1977年制定并公布了以無過錯責任為主的"學校事故損害賠償法"綱要案和以國家為賠償主體、以國家財政列支主要賠償金的"學校災害補償法"綱要案。第二次立法運動是以防范為主,2004年制定公布了"學校安全法"綱要案。文章概述了這兩次立法運動的背景、具體內容和變化,并從學校安全事故判例看賠償責任。
[Abstract]:The issue of school safe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practical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in the world today. All countries are legislating according to their actual conditions. As early as the end of 1950s, Japan has experienced two major legislative campaigns related to school safety. The first legislative campaign was mainly aimed at the relief of school safety accidents. 1977. The draft outline of the Law on compensation for damage to School Accidents, which is based on no-fault liability and the state as the main body of compensa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published. The outline of the "School disaster compensation Law", which is mainly financed by the state finance, is mainly about prevention. In 2004, the outline of "School Safety Law" was formulated and publish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two legislative movements i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Specific content and changes, and from the school safety accident jurisprudence to see liability.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首都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政策法規(guī)司委托項目“學校安全條例(專家意見稿)”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53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登貴;試析日本學災法和學賠法[J];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劉婷;經(jīng)營者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民事責任[D];山西大學;2005年
2 劉智成;在園幼兒人身傷害事件的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3 孟倩;中小學生人身傷害賠償制度分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姜亮林;未成年學生傷害事故中學校侵權責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茂;;日本教育向下走[J];教育;2010年06期
2 郭永華;;日本教育界對性自由現(xiàn)象的認識和有關性教育的建議[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0年02期
3 盛迪韻;;從學生到教師的嬗變:日本教師入職的銜接機制[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3期
4 周芳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教育對中國近代師范教育的影響與啟示[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5 雷泓霈;;“60分萬歲”[J];今日教育;2010年03期
6 高全軍;;“雞同鴨講”的日本教育[J];語文建設;2010年03期
7 何昌橘;;東瀛歸來話教育[J];生活教育;2010年01期
8 吳洪成;方家峰;;武士教育傳統(tǒng)對日本教育近代化的影響——兼與中國儒士教育比較[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9 郭宏舉;;關于農(nóng)村中學學校事故的幾點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0年04期
10 管斌;;構筑“學習共同體”——“市民主義”理念下日本教育改革動向[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銘;;小原國芳論“全人教育”[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2 于洪波;;日本近代的國家主義教育理念——以“近代學校之父”森有禮為中心[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3 施國恩;;日本的教育史研究組織及其新動向[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4 朱浩東;;楊賢江對日本教育的研究[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5 周洪宇;;日本學者陶行知研究概述[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6 陳時見;;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較[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三)[C];2009年
7 金林祥;于吉文;;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日本陶行知研究的新進展[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8 潘懋元;;素質教育思想的先驅——楊賢江的“全人生指導”思想[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9 王雷;;日本社會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國的傳播與影響[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10 楊千菊;;羅振玉對《癸卯學制》的貢獻[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黎;精神啃老反映教育缺失[N];新疆日報(漢);2010年
2 楊黎;精神啃老反映教育缺失[N];新疆日報(漢);2010年
3 楊黎;精神啃老反映教育缺失[N];新疆日報(漢);2010年
4 楊黎;精神啃老反映教育缺失[N];新疆日報(漢);2010年
5 楊黎;精神啃老反映教育缺失[N];新疆日報(漢);2010年
6 楊黎;精神啃老反映教育缺失[N];新疆日報(漢);2010年
7 楊黎;精神啃老反映教育缺失[N];新疆日報(漢);2010年
8 楊黎;精神啃老反映教育缺失[N];新疆日報(漢);2010年
9 楊黎;精神啃老反映教育缺失[N];新疆日報(漢);2010年
10 楊黎;精神啃老反映教育缺失[N];新疆日報(漢);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朱玲莉;日本近世寺子屋教育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2 周萍萍;近代日本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學校的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3 蔡幸福;陶行知與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徐征;在搖擺中尋求超越[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5 關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6 李文英;模仿、自立與創(chuàng)新——近代日本學習歐美教育研究[D];河北大學;2000年
7 楊孔熾;江戶時代日本教育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199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淑蓮;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的預防與處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2 周金平;土右旗中學安全管理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3 候永鑫;大正、昭和前期(1912-1945)日本私立大學發(fā)展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楊曉;日本高中數(shù)學教材“算法”內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唐悅;中小學學生傷害事故責任認定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坤;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私立大學緣起分析[D];蘇州大學;2009年
7 楊淑媛;民族性與明治維新后的日本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8 李龍剛;我國公立中小學學校事故的國家賠償責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9 顧桐語;中日大學英語教育比較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10 付秀麗;多元文化視角下的日本當代基礎教育改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5712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57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