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與學——2010年英國學校教育變革圖景
本文關鍵詞: 教與學 英國 學校教育變革 出處:《外國中小學教育》2011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2010年英國學校教育呈現(xiàn)出新的變革姿態(tài):教育部再次更名、《教學的重要性》白皮書出臺、課程與教師領域出現(xiàn)新舉措。這些變革反映出英國整體學校教育變革的再次轉(zhuǎn)向,學校變革力圖回歸學校教育的本真——教與學。
[Abstract]:In 2010, British school education presented a new attitude of change: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changed its name again, the White Paper on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came out, and new measures appeared in the field of curriculum and teachers. School reform tries to return to the essence of school education-teaching and learning.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河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發(fā)達國家學校教育變革的發(fā)展研究:基于2000-2011政策文本的分析》(編號:11YJC880019)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556.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樂樂;英美教師節(jié)及教師問題[J];基礎教育參考;2005年08期
2 潘孔婷;英國、意大利教育部門電子政務建設的主要特點——教育部行政管理考察團赴英、意兩國考察電子政務建設情況一得[J];教育信息化;2003年01期
3 ;英國教育與技能部增加職能調(diào)整兩位部長的分工[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Z1期
4 葛明萌;呂建萍;;淺析英國1870年《初等教育法》[J];文教資料;2007年33期
5 李玲;;英國新任教師入職教育研究及啟示[J];中國校外教育;2010年S1期
6 蔣紅霞;;分組討論和個人陳述——英倫教育一瞥[J];學校管理;2004年06期
7 李國慶;自由教育思想影響下的英國教育實踐及其啟示[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8 李遠本;;16、17世紀英國教育的雙軌模式[J];教學研究;2006年04期
9 胡樂樂;;英國教育動態(tài)[J];基礎教育參考;2007年03期
10 張婷婷;;從初等教育普及看英國優(yōu)勢工業(yè)地位的喪失[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雯;;從西方現(xiàn)代教育改革運動看教育心理學的發(fā)展[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章凱;;興趣研究對教與學的啟示[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3 劉晨;;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需要建立教與學的新秩序[A];2002中國未來與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2年
4 蔡其勇;;中英國家課程標準比較研究[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秦行音;;對教育質(zhì)量的國家控制——英國中小學國家課程與評價的歷史與現(xiàn)狀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9)——外國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李文奎;;英國教育家的科學教育思想初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邱仁建;;教與學效果考核方案——分差率考核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8 李亞卿;;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信息技術教與學[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9 何際平;;教育創(chuàng)新必須兼顧教與學兩個方面[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7:教育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C];2007年
10 榮艷紅;;“按成績撥款”:1862年英國教育修正法案及其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單小書;劉詩會見英國教育界人士[N];撫順日報;2008年
2 李中淶 石東方;從國外一堂課談新課程下的教與學[N];中國教師報;2005年
3 田華;英國學校怎樣培養(yǎng)學生素質(zhì)[N];光明日報;2005年
4 李茂林邋編譯;英國教育喜憂參半[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施曉慧;英國教育 強調(diào)啟發(fā)興趣[N];人民日報;2004年
6 馬晶秋;新課改下教與學的思考[N];甘肅日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毛翠香;教與學的成功探索[N];青海日報;2004年
8 本報記者 何開紅;關注學生心理感受 注重學生個性培養(yǎng)[N];廣元日報;2008年
9 ;英國:特定情況下教師可“體罰”學生[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10 記者 湯南 通訊員 林曉 趙圓圓;洋校長首次掛職廣州小學[N];信息時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靜;英國教師在職教育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2 吳明海;繼承與創(chuàng)新[D];北京師范大學;1999年
3 曹樹真;“引導”中“生成”[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4 諶安榮;闡釋與反思:《學記》教學哲學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5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教學論本土化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淑慧;多元化教學評價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俐蓉;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關系的反思與重構(gòu)[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趙明玉;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英國公民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王愛菊;走向主體間性的生存——教學沖突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劉輝;促進學習的課堂評價結(jié)果處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戚雪;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研究性教與學的實踐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馬麗娟;20世紀90年代以來英國教育督導制度的改革與借鑒[D];河北大學;2004年
3 郭曉霞;維果茨基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的應用與拓展[D];吉林大學;2007年
4 徐美娟;英國教師專業(yè)標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5 秦紅斌;數(shù)字化評閱卷系統(tǒng)的教與學應用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張博;英國職前教師反思能力培養(yǎng)探析[D];西南大學;2009年
7 姚艷杰;英國義務教育入學政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8 蔡晨辰;英國14-19歲年齡段課程和資格證書改革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葉有祥;網(wǎng)絡遠程開放教育教與學模式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4年
10 江琳琳;英國數(shù)學教育注重應用性[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5214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52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