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導學案”的一些理性思考
本文關鍵詞:關于“導學案”的一些理性思考 出處:《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年2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近幾年來,基于"導學案"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開始流行。"導學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與"教"之間的關系,是自主課堂建構(gòu)的一種嘗試。但是,導學案在研制、使用、評價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必須加以理性思考,而不能盲目跟風。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based on "guiding case" has become popular. To a certain extent, "guided case" has chang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and "teaching", which is an attempt of independent classroom construc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use and evaluation of the guiding case, which must be considered rationally rather than follow the trend blindly.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2006年度國家一般課題“我國新課改的回顧與反思——基于義務教育階段課改實踐的社會學研究”(BHA060034)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G420
【正文快照】: 近幾年來,隨著山東杜郎口中學、南京東廬中學以及泰興洋思中學等一批薄弱學校的崛起,其“起家”的法寶———“導學案”這類“課堂學習材料”等樣式(導學稿、講學稿、學案、預習稿、前置性學習、學習單等等)開始規(guī);餍,基于“導學案”的課堂教學模式漸漸成為主流。導學案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龐維國;論學生的自主學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穎;;交往實踐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2 陳虹;;西方現(xiàn)代童話中的成長儀式原型及文化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唐勇,朱長華;學校教育資源分配探討[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4 韓傳信;;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德育素養(yǎng)提升途徑的探討[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5 楊鳳仙;;關于校本教研建設的思考[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6 胡靖;;馬克思主義視閾中的學校德育觀轉(zhuǎn)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7 程小坡;;高校體育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周志剛;孟娜;;對話教學現(xiàn)實問題透視[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9 張錦智;張春秀;;大學生道德人格塑造的主體間性視角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徐在中;;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道德教育的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白玉;于欣欣;;“以問題為中心”的大學新生入學指導體系的構(gòu)建與思考[A];2011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崔立宏;;談高校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3 崔立宏;;談高校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chǎn)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4 劉法虎;;美國兩大高校分類研究的經(jīng)驗與借鑒[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王春燕;;打造中國人自己的幼兒園課程——以陳鶴琴為代表的幼兒園課程變革為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李長偉;韓鐘文;;淺論康德的實踐教育學[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汪思鋒;;試析雅斯貝爾斯的師生生存交往理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學教育普及和發(fā)展中的作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季紅;;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發(fā)展的主陣地[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10 張宏圖;;關于教育技術的哲學思考[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穎;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價值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4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7 劉吉林;權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評估合法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孫余余;人的虛擬生存與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楊道麟;美學視野下的語文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段鵬;開放的藝術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宇航;網(wǎng)絡課程學習過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姜超;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的調(diào)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盧楠;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馮秋珍;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與教學智慧的相關性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任利娟;一位市級骨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敘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姜洋;引導發(fā)現(xiàn)法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趙曉楠;中學生責任意識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8 畢紅軼;新課程視域下的思想品德課生命觀教育[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9 康娜;小學低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現(xiàn)狀及教育對策[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陳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存在經(jīng)驗的缺位與對策[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董奇,周勇;論學生學習的自我監(jiān)控[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1期
2 余文森,王永,張文質(zhì);讓學生發(fā)揮自學潛能 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福建省中小學“指導—自主學習”教改實驗研究總結(jié)[J];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曉鑫,趙穎麗;淺談“導”在政治課目標教學中的作用[J];大慶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2期
2 程利;以科學的教育思想為指導構(gòu)建“導學——析理——致用”的教學模式[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03期
3 劉玉杰;三環(huán)互動教學模式中導學探微——兼談政治經(jīng)濟學導學體會點滴[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3年03期
4 羅會容;;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導學的探究[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10期
5 代振紅;;數(shù)學“導學”教學的實踐與體會[J];民營科技;2008年03期
6 王建文;;統(tǒng)計學原理課程導學的思考[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9年02期
7 胡聚梅;;“導學互動”點滴談[J];新課程(小學);2010年02期
8 李凡;;高等職業(yè)院校專業(yè)教師導學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年09期
9 高志霞,于淑梅;探索教學規(guī)律改進教學方法[J];甘肅教育;2002年09期
10 梁珍;導趣、導學與精講、精練[J];山西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張昆;;八年級生物上冊《第四章第三節(jié)光合作用的場所》導學案[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一屆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宣衛(wèi)東;;讓“陶花”在“學的課堂”盡情綻放[A];慶祝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痆C];2010年
3 葉增編;侯怨水;;對高師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思考[A];第六期全國陶研骨干培訓班文集[C];2001年
4 劉繼濱;;淺談如何講好《經(jīng)濟數(shù)學基礎》課[A];數(shù)學·力學·物理學·高新技術研究進展——2002(9)卷——中國數(shù)學力學物理學高新技術交叉研究會第9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管茶香;羅自強;陳崢瀅;向陽;朱穎;韓仰;文志斌;廖曉紅;;網(wǎng)絡教育《生理學》課程的教學研究[A];中國生理學會第十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見習記者 張超 通訊員 趙萬新 王芳 趙瑞麗;“導學-助學”,,高效教學的助推器[N];天津教育報;2010年
2 延安市實驗中學 周慧;淺談“生本導學”[N];延安日報;2011年
3 王邦建;夾江:外小導學型課堂模式顯成效[N];樂山日報;2009年
4 山東省桓臺第二中學 牛麗霞;重視預習導學[N];學知報;2010年
5 金壇市青少年體校 吉文斌;編制地理導學案應注意“四導”[N];江蘇教育報;2011年
6 新城中學 劉愛平;淺議四步導學案[N];學知報;2010年
7 漢濱高中 宋學智;以趣導學 授之以漁[N];安康日報;2010年
8 邳州市鐵富高級中學 姜海章;淺談導學案一體化在高三一輪復習中的重要性[N];學知報;2010年
9 通訊員 趙壽成 何軍;實施六步導學 構(gòu)建高效課堂[N];淮安日報;2011年
10 邳州市宿羊山高級中學 何茵;編寫導學案助推地理高效課堂教學[N];學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名卓;網(wǎng)絡課程的可用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錦麗;“活動單導學”模式在高中政治課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2 桂芳;高效課堂中生物學科導學案的編制和實施[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銀珠;語文“活動單導學”模式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4 黃建華;活動單導學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5 梁方;高中三角函數(shù)開展“三六導學案”教學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3年
6 袁錦明;高中生物學“活動單導學”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7 馬麗只;高中函數(shù)“學和導學案”的編寫與實施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年
8 王曉東;利用導學案培養(yǎng)高中生自主學習數(shù)學能力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9 高菲;中學區(qū)域地理自主式導學案的編寫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韋慧旋;高中生物導學案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3719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71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