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信息化應用與發(fā)展狀況分析——2010年高校信息化調研報告
本文關鍵詞:校園信息化應用與發(fā)展狀況分析——2010年高校信息化調研報告 出處:《遠程教育雜志》2011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高校信息化 管理信息化 科研信息化 教學信息化
【摘要】:為研究近年來高校信息化應用的實際成效,提出了一個高校信息化的結構分析模型,將之劃分為管理信息化、教學信息化、科研信息化和學生網絡生活方式。以此為基礎,研究者利用在線觀察、網絡問卷和訪談等研究方法對數(shù)百所高校進行了調研。調研發(fā)現(xiàn),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建設和應用中效果最為明顯的部分,而教學信息化和科研信息化則對師生影響最大的方面,同時網絡生活方式正在成為新一代大學生校園生活最顯著的標志。最后對高校信息化存在的若干問題提出了建議。
[Abstract]:......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北京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中心;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2009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高等教育十年跨越發(fā)展及改革成效的紀實研究”(DIA090235)的子課題“中國高校信息化十年應用成效紀實研究”成果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一、導言近年來,在信息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推動下,我國校園信息化建設飛速發(fā)展,在高校改革與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10年前,在由于學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而導致高校軟硬件設施短缺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信息技術為提升高校的管理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學生信息管理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趙國棟;姜中皎;;高!伴_放教育資源”建設模式與發(fā)展趨勢[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年03期
2 趙國棟;原帥;王珠珠;;大學生網絡生活方式之聚類分析:以北京大學為例[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0年04期
3 趙國棟;原帥;;混合式學習的學生滿意度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學教學網為例[J];中國遠程教育;2010年06期
4 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王陸;;信息化教育研究中的新內容:互動關系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6 趙國棟;原帥;李志剛;;利用E-learning創(chuàng)建研究型大學教學新體系——以“北大教學網”為例[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0年08期
7 張育桂;佘燕云;;2010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0年04期
8 張瑾;任友群;;知易行難:信息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校教學信息化[J];遠程教育雜志;2011年01期
9 吳安艷;熊才平;黃勃;;網絡通訊環(huán)境下的師生互動變革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任峰;田香勤;王三虎;;多媒體技術在動物免疫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16期
2 鐘志強;;教學過程互動關系分析與評價[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3 王蕾;鄭霞;平靜;;Blended Learning理論在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4 劉春榮;劉寶艷;馮u&中;;網絡教學平臺中交互模塊的分析與設計[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5 紀紅;郭公民;;多媒體輔助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J];北京農學院學報;2007年S1期
6 呂景霞;;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混合學習理論初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7 斯琴圖亞;;解析網絡課程設計與實施的有效途徑[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8 楊昌紅;韓偉愛;;“混合教學”在審計學教學中的應用[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8年10期
9 湯躍明;楊彩菊;;混合式學習對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啟示[J];成人教育;2007年02期
10 彭青華;;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探究[J];成人教育;2010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張婉君;曹三省;劉劍波;毛飛飛;;新媒體服務環(huán)境下的視頻混搭示范業(yè)務設計實現(xiàn)[A];2009國際傳輸與覆蓋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侯麗平;王移芝;;淺談基于Blended Learning信息技術教學實踐[A];教育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服務——第五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上冊)[C];2006年
3 曾文興;;任務驅動的混合學習應用于教師培訓的研究[A];教育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服務——第五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上冊)[C];2006年
4 林小蘭;蔣鳴雷;;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中國職業(yè)教育中的應用[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8)[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邱峰;遠程醫(yī)學教育臨床技能培訓模式與平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永鋒;從“建構性學習”到“學生有效參與”[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葉麗新;信息技術與寫作教學整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劉志文;范式轉變與理論構建[D];廈門大學;2006年
5 趙劍;網絡課程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顧鐵華;基于網絡平臺的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輔助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徐斌;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促進課堂師生互動行為的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巧麗;大學計算機課在線學習與課堂學習整合的模式[D];河北大學;2010年
4 薛國強;基于混合學習的初中“研究性學習”課設計與應用[D];河北大學;2010年
5 方廣宇;混合式學習在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培訓中的應用[D];河北大學;2010年
6 郭偉;遠程成人高等教育混合型教學模式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7 劉華威;基于績效技術的中職教師教育技術校本培訓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汪睿;基于Moodle網絡課程混合式學習的設計與實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趙萌;以績效技術為導向的企業(yè)E-Training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10 楊志峰;高校思想政治課混合式學習的設計和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亢曉梅;師生課堂互動行為類型理論比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2 李海霞;具滋億;;韓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fā)展近況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3 辛娜敏,王立勛 ,張偉遠;遠程教育中互動的理念及派別之述評[J];中國遠程教育;2003年17期
4 陳麗;遠程學習的教學交互模型和教學交互層次塔[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05期
5 趙國棟;黃永中;;開源軟件在高校的應用與推廣策略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7年01期
6 熊才平;IT支持下的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7 張進良,張克敏,何高大;從美國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談我國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8 徐曉東;教育技術學的研究領域及其研究方法[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9 胡勇;王陸;;異步網絡協(xié)作學習中知識建構的內容分析和社會網絡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10 王陸;;信息化教育研究中的新內容:互動關系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秀萍;變革中的課堂師生互動存在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姚長起;初中小班化條件下的教師行為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王曉梅;課程改革中的課堂師生互動[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張瑩;網絡環(huán)境下的課堂教學互動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靜;;“十一五”——從管理信息化到教學信息化的轉變[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年21期
2 祁山;;祁山:突出服務理念 向信息化校園邁進[J];教育信息化;2006年08期
3 ;新聞速遞[J];中國教育網絡;2007年06期
4 葉松,陳谷綱;香港和內地高校信息化發(fā)展狀況比較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5年08期
5 宋建軍;邢娣鳳;;中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比較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7年26期
6 文新;;高校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淺談[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5年10期
7 孫強;;高校信息化建設體制機制探討[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年15期
8 任友群;程靜;;用公共數(shù)據(jù)平臺成就高校信息化建設——華東師范大學信息化建設[J];教育信息化;2006年08期
9 ;“2007年教學信息化與教學質量提升研討會”舉行[J];中國教育網絡;2007年08期
10 雒樹靜;盛曉光;施家元;;淺談加強高校信息化專業(yè)隊伍建設和管理[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宇寧;;網絡信息對學校的影響分析[A];第二十四屆中國(天津)2010’IT、網絡、信息技術、電子、儀器儀表創(chuàng)新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劉玫瑾;;校園網是高校信息化建設的基礎[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3 翁國粱;;學校信息資源的整合與應用實踐[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三卷)[C];2005年
4 張瑞林;;談教學信息化[A];2003年內蒙古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3年
5 王珠珠;劉雍潛;李龍;趙國棟;繆蓉;黃榮懷;曾海軍;江新;馮秀琪;潘克明;趙保和;胡浦清;;《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普及對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研究》專題研究報告[A];教育技術:信息化階段新發(fā)展的研究[C];2007年
6 李曉;趙元慶;;基于SOA的數(shù)字化校園信息深度開發(fā)與利用平臺設計[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2010) (Volume 4)[C];2010年
7 張鐵道;;探索教師教育的有效途徑[A];小康社會:文化生態(tài)與全面發(fā)展——2003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C];2004年
8 苑文彪;翟英儒;;信息化校園中數(shù)字電視技術的教育創(chuàng)新作用[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9 李燕;;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 推進教育教學改革[A];高教科研2006(上冊:校長論壇·教育改革)[C];2006年
10 戴云平;韓喜清;;數(shù)字校園助力高校教育信息化——南京工業(yè)大學“智慧工大”項目介紹[A];信息讓生活更美好——江蘇省通信行業(yè)信息化案例選編[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佛山市南海區(qū)教育局教研室 蔣文;區(qū)域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理論與實踐探索[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5年
2 西南交通大學 龔暉;教學信息化遠不止最后一公里[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熊延河;給校園信息化進一言[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3年
4 浙江師范大學 王利興;教育信息化再認識[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5年
5 招遠市電教館 盛振哲 陳建欣;領導與校園信息化[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5年
6 劉廣福 朱美花;加強軟硬件建設全面推進校園信息化[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5年
7 記者 錢戈;安徽移動著力推進教育信息化[N];人民郵電;2009年
8 記者 王勤;218所學校通過標準化創(chuàng)建評估[N];紹興日報;2011年
9 記者 徐丹;老師省心家長放心學生舒心[N];人民郵電;2009年
10 本報記者 高驥遠;三大應用主題構建校園信息化[N];通信信息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珠鳳;基于URP的高校數(shù)字化校園建設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殷曉飛;構建學校管理信息化模式初探[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3 邵潛;教育人力資源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及思考[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劉峰;高校信息化校園網絡設計及教育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5 楊紹山;校園網在本科教學中的應用分析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于杰;職業(yè)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研究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柯賢根;高中信息技術應用的現(xiàn)狀與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8 程靜;試論校園信息化建設[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荊孝民;示范性高中實施現(xiàn)代遠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李紅華;中小學校園網建設的研究與思考[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3485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48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