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高中《文化生活》教學整合的方法及案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28 14:30
本文關鍵詞:信息技術與高中《文化生活》教學整合的方法及案例研究
【摘要】:進入新世紀來,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和教育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要求對教育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提出了新的教育教學目標,《文化生活》新課程提出了新的教學實踐要求,這些都需要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文化生活教學的整合。通過信息技術與文化生活的新整合研究,我們可以探索能夠有效克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弊端,提高教課堂教學的效益的教學方式,可以積極推動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充分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成長,適應時代的要求,對深入探討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整合的途徑與方法,進一步豐富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理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國際社會相比較而言,我們國內(nèi)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發(fā)展水平相對較低,但是起點高,有自己充分的特色。本文以構建主義理論、“最優(yōu)化”理論、合作理論和雙主體教學設計理論為指導,在總結自己的教學實踐體會的基礎上,利用文獻研究法和調查研究發(fā),探索信息技術與高中文化生活教學整合的研究。 文中在充分分析信息技術的特點和優(yōu)勢的基礎上,提出《文化生活》課程資源教育開發(fā)、教育教學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和成熟的教學模式探索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撐作用。在總結信息技術與文化生活整合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原因分析后,以知識探索課為案例進行詳細講解,提出自己教學實踐的反思和總結。在最后,筆者從理論與實踐相聯(lián)結,加強教師培訓,提高一線教師素質,加大資源庫建設三個方面闡明自己對信息技術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優(yōu)化整合的方法和策略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434;G633.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欣;;新課改中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現(xiàn)狀與問題[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2 唐文和,劉向永,徐萬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nèi)涵[J];中國遠程教育;2003年05期
3 何克抗,李克東,謝幼如,王本中;“主導—主體”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4 張屹,祝智庭;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信息化教育[J];電化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5 黃甫全;試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電化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6 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理論與方法[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7 曾祥霖;張紹文;;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nèi)涵、層次和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8 溫泉河;;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現(xiàn)狀[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年35期
9 謝維和;“新教育”的社會基礎和特點[J];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10 黃甫全;試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質及基本原理[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本文編號:12342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3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