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教育活動中骨干教師與實習教師的師幼互動比較研究——以科學領域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4-03-31 09:46
師幼互動關乎幼兒的成長,關乎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本文以科學領域的集體教育活動為例,改進弗蘭德斯活動分析系統(tǒng),分析骨干教師和實習教師在科學領域的集體教育活動,探討兩類教師師幼互動上的差異性、探究實習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的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并嘗試給出可行性建議,促進學前實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在分析科學領域集體教育活動的基礎上,結合訪談資料本文得出以下結論:1.骨干教師和實習教師在師幼情感氛圍、活動言語結構上存在顯著差異。具體而言,骨干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的師幼情感氛圍比實習教師的師幼情感氛圍融洽。骨干教師更傾向于使用積極影響來與幼兒進行互動,但并不意味著不會使用消極影響。骨干教師和實習教師在活動言語結構上的差異表現(xiàn)在骨干教師的言語更加豐富,并融合其他領域的知識。2.骨干教師和實習教師在活動傾向性和活動問答情況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具體而言,兩類教師都傾向于使用直接影響來控制幼兒、都傾向于使用積極的強化方式、二者在集體教育活動、也都傾向于使用提問的策略來推動活動的進程。3.實習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的師幼互動存在“積極情感互動相對較少、提問的有效性相對較少、反饋的語言相對單一”三個問題。4....
【文章頁數】: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一、緒論
(一) 研究緣起
1. 基于師幼互動的重要性
2. 基于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二) 研究意義
(三) 文獻綜述
1. 關于師幼互動的研究
2. 關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研究
3. 關于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的研究
4. 現(xiàn)有研究的反思
(四) 概念界定
1. 集體教育活動
2. 師幼互動
3. 骨干教師
4. 實習教師
二、研究設計
(一) 研究目標
(二) 研究內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對象
(五) 研究工具
(六) 研究過程
三、集體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 骨干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總體分析
(二) 實習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總體分析
(三) 骨干教師和實習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總體比較分析
1. 骨干教師的師幼情感氛圍比較融洽
2. 骨干教師在活動中言語較豐富生動、會給予更多反饋
3. 骨干教師和實習教師在活動控制、行為強化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4. 骨干教師和實習教師在活動問答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5. 小結
(四) 集體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的個案研究
四、實習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
(一) 積極情感互動相對較少
(二) 提問的有效性相對較低
(三) 反饋的語言相對單一
五、影響實習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問題存在的因素
(一) 實習教師方面
1. 實習教師的教育觀念
2. 實習教師對師幼互動的理解
3. 實習教師的個性特征
(二) 幼兒自身
1. 幼兒的年齡特征
2. 幼兒的性別特征
3. 幼兒的個性特征
(三) 幼兒園方面
1. 班級師幼比例
2. 幼兒園的群體氛圍
(四) 職前教育方面
1. 課程設置與實踐所需的能力部分脫節(jié)
2. 實習相關制度不完善
六、實習教師提高師幼互動質量的策略分析
(一) 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1. 轉變教育觀念,重新定位自身角色
2. 增加對幼兒的了解、關注幼兒的行為
3. 增強觀察能力,提高教育敏感性
4. 增強反思意識,在實踐中積累經驗
(二) 創(chuàng)設有利的實習環(huán)境
1. 營造良好的群體氛圍
2. 指導教師隊伍建設
3. 控制班級師幼比例
(三) 完善職前教育
1. 創(chuàng)新職前教育課程設置
2. 健全實習管理、完善評價制度
七、研究反思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訪談提綱
附錄二: 集體教育活動教案
附錄三: 六位教師的集體教育活動矩陣表
致謝
本文編號:3943820
【文章頁數】: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一、緒論
(一) 研究緣起
1. 基于師幼互動的重要性
2. 基于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二) 研究意義
(三) 文獻綜述
1. 關于師幼互動的研究
2. 關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研究
3. 關于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的研究
4. 現(xiàn)有研究的反思
(四) 概念界定
1. 集體教育活動
2. 師幼互動
3. 骨干教師
4. 實習教師
二、研究設計
(一) 研究目標
(二) 研究內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對象
(五) 研究工具
(六) 研究過程
三、集體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 骨干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總體分析
(二) 實習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總體分析
(三) 骨干教師和實習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總體比較分析
1. 骨干教師的師幼情感氛圍比較融洽
2. 骨干教師在活動中言語較豐富生動、會給予更多反饋
3. 骨干教師和實習教師在活動控制、行為強化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4. 骨干教師和實習教師在活動問答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5. 小結
(四) 集體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的個案研究
四、實習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
(一) 積極情感互動相對較少
(二) 提問的有效性相對較低
(三) 反饋的語言相對單一
五、影響實習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問題存在的因素
(一) 實習教師方面
1. 實習教師的教育觀念
2. 實習教師對師幼互動的理解
3. 實習教師的個性特征
(二) 幼兒自身
1. 幼兒的年齡特征
2. 幼兒的性別特征
3. 幼兒的個性特征
(三) 幼兒園方面
1. 班級師幼比例
2. 幼兒園的群體氛圍
(四) 職前教育方面
1. 課程設置與實踐所需的能力部分脫節(jié)
2. 實習相關制度不完善
六、實習教師提高師幼互動質量的策略分析
(一) 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1. 轉變教育觀念,重新定位自身角色
2. 增加對幼兒的了解、關注幼兒的行為
3. 增強觀察能力,提高教育敏感性
4. 增強反思意識,在實踐中積累經驗
(二) 創(chuàng)設有利的實習環(huán)境
1. 營造良好的群體氛圍
2. 指導教師隊伍建設
3. 控制班級師幼比例
(三) 完善職前教育
1. 創(chuàng)新職前教育課程設置
2. 健全實習管理、完善評價制度
七、研究反思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訪談提綱
附錄二: 集體教育活動教案
附錄三: 六位教師的集體教育活動矩陣表
致謝
本文編號:39438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qianjy/3943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