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活動對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影響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24 11:56
STEM教育是通過項目的形式,利用科學、數(shù)學知識,借助工具,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真實問題的一種教育方式,強調學生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通過運用跨學科知識、運用技術、采用項目性工程的方式解決問題,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本研究主要采用實驗法,選取寧波市Y園和Z園大一班、大二班全體幼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選取一班為實驗班,另一班則為對照班。筆者通過對STEM教育的研究,結合浙江省幼兒園省編教材,設計了三個主題的STEM教育活動,在嚴格控制其他變量完全一致的情況下,在兩所幼兒園的實驗班開展了這三個STEM教育活動,并采用測查法,使用托蘭斯創(chuàng)造性思維測驗(TTCT)——圖畫創(chuàng)造性測驗對所有研究對象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前測和后測,并將前后測數(shù)據(jù)進行差異檢驗,分析其差異性。結果顯示:實驗班幼兒在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創(chuàng)性這三個維度上較對照班幼兒有顯著性差異,在精進性這一維度上實驗班與對照班沒有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但是在總體創(chuàng)造性水平上,實驗班與對照班是有顯著性差異的?傮w而言,實驗班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得到了顯著地提高,說明STEM教育活動能夠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谘芯康慕Y果,筆者提出了以下...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STEM教育的興起
1.1.2 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
1.1.3 我國對學前階段STEM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存在不足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研究內容
2 相關研究綜述與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STEM 教育
2.1.2 創(chuàng)造性思維
2.2 相關研究綜述
2.2.1 國外STEM教育研究
2.2.2 國內關于STEM教育的研究
2.2.3 國內外關于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的研究
2.3 理論基礎
2.3.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2.3.2 STEM教育活動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的可行性分析
3 研究設計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對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獻法
3.3.2 教育實驗法
3.4 研究工具
3.5 研究步驟
3.6 數(shù)據(jù)分析與處理
4 STEM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
4.1 STEM教育活動設計
4.1.1 活動模式的選擇
4.1.2 活動主題的選擇
4.1.3 活動目標的設置
4.1.4 活動內容的選擇與組織
4.1.5 活動方案的編寫
4.2 STEM教育活動的實施
4.2.1 STEM教育活動實施——以Y園實施的《滑輪喂鳥器》為例
5 研究結果與分析
5.1 實驗前實驗班與對照班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水平在各維度上的比較
5.2 實驗后實驗班與對照班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水平在各維度上的比較
5.3 分析
6 反思與建議
6.1 反思
6.2 建議
6.2.1 轉變思想,盡早讓幼兒接觸STEM教育
結果的教育,教師要多關注項目實施過程"> 6.2.2 STEM教育是過程>結果的教育,教師要多關注項目實施過程
6.2.3 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
6.2.4 教師要做好支架創(chuàng)造行為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 A STEM教育活動教案
附錄 B 托蘭斯創(chuàng)造性思維測試
附錄 C 創(chuàng)造性思維測試評分手冊
附錄 D 創(chuàng)造性思維評分表
致謝
Abstract of Thesis
論文摘要:
本文編號:3726089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STEM教育的興起
1.1.2 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
1.1.3 我國對學前階段STEM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存在不足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研究內容
2 相關研究綜述與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STEM 教育
2.1.2 創(chuàng)造性思維
2.2 相關研究綜述
2.2.1 國外STEM教育研究
2.2.2 國內關于STEM教育的研究
2.2.3 國內外關于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的研究
2.3 理論基礎
2.3.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2.3.2 STEM教育活動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的可行性分析
3 研究設計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對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獻法
3.3.2 教育實驗法
3.4 研究工具
3.5 研究步驟
3.6 數(shù)據(jù)分析與處理
4 STEM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
4.1 STEM教育活動設計
4.1.1 活動模式的選擇
4.1.2 活動主題的選擇
4.1.3 活動目標的設置
4.1.4 活動內容的選擇與組織
4.1.5 活動方案的編寫
4.2 STEM教育活動的實施
4.2.1 STEM教育活動實施——以Y園實施的《滑輪喂鳥器》為例
5 研究結果與分析
5.1 實驗前實驗班與對照班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水平在各維度上的比較
5.2 實驗后實驗班與對照班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水平在各維度上的比較
5.3 分析
6 反思與建議
6.1 反思
6.2 建議
6.2.1 轉變思想,盡早讓幼兒接觸STEM教育
結果的教育,教師要多關注項目實施過程"> 6.2.2 STEM教育是過程>結果的教育,教師要多關注項目實施過程
6.2.3 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
6.2.4 教師要做好支架創(chuàng)造行為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 A STEM教育活動教案
附錄 B 托蘭斯創(chuàng)造性思維測試
附錄 C 創(chuàng)造性思維測試評分手冊
附錄 D 創(chuàng)造性思維評分表
致謝
Abstract of Thesis
論文摘要:
本文編號:37260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qianjy/372608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