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片式輔助教具的設計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磁片式輔助教具的設計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磁片式教具 初中生物 教學 認知結構 課堂教學策略
【摘要】:目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正在不斷深入,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中也對生物教師提出了多樣化教學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要求。研究者經(jīng)過多年的一線教學發(fā)現(xiàn),初中學生在學習生物課程時,對于生命體的一些特定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等常出現(xiàn)一些困難或理解偏差,而使用一般媒體演示或常規(guī)教具則難以突破重點和難點。筆者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了一種磁性橡膠片制做的輔助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磁性橡膠片(以下簡稱磁片),是由橡膠原料均勻地摻入剩磁較高的磁粉軋制成型,然后,在強磁場作用下磁化而永久帶有磁性。本研究中的“磁片式輔助教具”指以磁片為主要材料制成的平面教具,或者以磁片為底材、毛根、泡沫球等材料為輔助材料制作成的立體教具,它的優(yōu)點是顏色多樣,便于剪裁,經(jīng)濟耐用,易于造型,可吸附于黑板、白板等媒介上便于展示。本研究旨在利用磁片設計、制作出一套能夠彌補學校傳統(tǒng)教具不足的特殊教學用具,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生物體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理解生命現(xiàn)象和生命活動規(guī)律并構建初中生的認知結構。同時,筆者期望本研究能夠啟發(fā)其他生物教師設計、制作多樣的個性化教具在生物課堂中使用,為一線教師提供有價值的課堂輔助設施及教學案例。本研究主要基于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中有關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說,即學習過程是一個意義的建構和生成過程,即通過制作特定教具及其應用,聯(lián)系學生原有認識圖示,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與其他同學的配合、沖突中逐步發(fā)現(xiàn)新知識,完成學習。研究者同時接受了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的三個前提條件要求:即學習材料本身必須具備邏輯意義,學習者必須具備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并積極主動地把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知識聯(lián)系起來的傾向性。另外,建構主義的科學教育理念的知識觀也對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即科學的知識不具有客觀性,而具有主觀性和建構性。學生不是知識的接受者,而是知識的自主建構者。知識是由人所建構出來的,認知是主體在與新刺激互動中不斷建構的過程,認知不是有關外在事物的知識原封不動地進入我們的頭腦之中,而是我們?yōu)榱死斫馔庠谑挛锒嬂斫獾姆绞。研究者首先針對現(xiàn)行的初中生物學教材內(nèi)容進行梳理切割,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選擇適合并有必要制作磁片式教具的知識點,進一步根據(jù)現(xiàn)代教學實施理論進行教具的設計、制作、試用、修改、再試用、修飾說明,并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效果檢測。實驗樣本源于我校2014級七年級新生,研究者從執(zhí)教班級中隨機選取兩個平行班,即七年5班(35人)和七年6班(34人),其中7年6班使用磁片式輔助教具作為實驗組,七年5班不使用磁片式輔助教具作為對照組,經(jīng)過一段時間教學后,比較兩個班學業(yè)成績、學習興趣等來分析磁片式輔助教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影響。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成績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實驗組學業(yè)成績明顯好于對照組學生,說明使用磁片式輔助教具能夠有效提高學業(yè)水平,進一步通過調(diào)查問卷數(shù)據(jù)顯示,該教具能有效的幫助學生認識形態(tài)結構、理解生理過程、并延長知識的記憶時間。另外,通過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這種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強化了學生的學習合作精神。本研究結論認為,磁片式輔助教具具有簡單、經(jīng)濟、實用和高效的特點,學生通過親自己手拆裝拼接而改善了他們的學習行為,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參與度。并通過這種特殊教具深化了學生理解生命體形態(tài)、結構,體驗了生命體的生理過程,延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時間,進而改善了學生的學業(yè)水平。
【關鍵詞】:磁片式教具 初中生物 教學 認知結構 課堂教學策略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633.91;G434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引論11-18
- 1.1 問題的提出11-12
- 1.2 研究的目的、意義12-13
- 1.3 相關研究背景13-15
- 1.3.1 國外研制教具的背景13
- 1.3.2 國內(nèi)研制教具的現(xiàn)狀13-15
- 1.4 本研究的相關理論依據(jù)15-18
- 1.4.1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15
- 1.4.2 建構主義科學教育理念15-16
- 1.4.3 初中生的心理特點16-17
- 1.4.4 思維科學17-18
- 2 磁片教具的設計和作18-34
- 2.1 對自制教具的認識18-22
- 2.1.1 自制教具的特征18
- 2.1.2 自制教具的作用18-20
- 2.1.3 自制教具的設計原則和要求20
- 2.1.4 自制教具的評價原則和標準20-22
- 2.2 磁片式輔助教具的制作22-29
- 2.2.1 選擇課程內(nèi)容的依據(jù)22
- 2.2.2 適合自制磁片教具的課程內(nèi)容22-26
- 2.2.3 教具制作過程26-29
- 2.3 教具實例29-34
- 3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34-56
- 3.1 教學案例34-45
- 3.2 研究過程45-47
- 3.2.1 研究對象45
- 3.2.2 樣本來源45
- 3.2.3 研究周期45
- 3.2.4 無關變量控制45-46
- 3.2.5 偶然因素的排除46
- 3.2.6 實施方法46-47
- 3.3 結果與分析47-52
- 3.3.1 磁片式輔助教具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影響47-48
- 3.3.2 問卷調(diào)查結果分析48-52
- 3.4 討論52-55
- 3.4.1 對使用磁片式輔助教具能夠有效提高學業(yè)水平的討論52-54
- 3.4.2 對使用磁片式輔助教具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討論54
- 3.4.3 對使用磁片式輔助教具能夠促進小組的合作學習的討論54-55
- 3.5 初步結論55-56
- 參考文獻56-58
- 附錄1 不同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調(diào)查問卷58-59
- 附錄2 七年級上冊生物第一單元生物與生物圈檢測59-63
- 附錄3 七年級上冊生物第二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檢測試題63-67
- 致謝6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初中生物教學網(wǎng)上課程”作品征集啟示[J];生物學通報;2001年01期
2 周建榮;;包頭市初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分析[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3 胡友群;初中生物教學的現(xiàn)狀及其改進設想[J];九江師專學報;2004年05期
4 溫計萍;;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S1期
5 劉彩云;;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加強環(huán)境教育[J];甘肅科技縱橫;2006年04期
6 席擁軍;;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zhì)量初探[J];教育科學論壇;2007年08期
7 吳慶友;;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健康教育[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年12期
8 張靜華;;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防止學生產(chǎn)生“疲勞”[J];科學教育;2008年06期
9 黃春華;;對初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探討[J];成功(教育);2008年06期
10 李素珍;陳增強;;淺談教學反思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皓;;初中生物教學中探索“研究性學習”[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韋政學;;初中生物教學策略[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三卷)[C];2012年
3 李紅春;;初中生物教學與素質(zhì)教育[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4 朱麗萍;;初中生物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5 李生s,
本文編號:8680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868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