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自我和諧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
本文關鍵詞: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自我和諧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高中生 父親教養(yǎng)方式 自我和諧 社會支持
【摘要】:高中生作為年齡在15-18歲的青年學生,他們是中國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是祖國的未來。近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逐步加快,高中生對于社會的日新月異的變化充滿著困惑,另外,由于學業(yè)、家長等的壓力,使得他們感到孤獨,不能得到應有的支持和理解,甚至自我和諧感差,使得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發(fā)育關鍵期的高中生們出現很多心理問題。而如果家庭中父親能夠在教育子女上多給予孩子情感溫暖和理解關懷,那么孩子的內心就會越和諧,進而會促進學生感受到他得到的種種支持其實是挺多的,大家都是關心和樂于幫助他的,讓子女處于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并懂得感恩。本文主要運用父親教養(yǎng)方式量表、自我和諧量表和社會支持量表,從河南省某城鄉(xiāng)高中選取500名高中生作為被試,對被試進行測試,研究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自我和諧與社會支持的關系,對測試結果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一系列的數據處理,綜合國內外及本研究,得出下列結論:1.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在學生性別、專業(yè)、父親文化程度和父親職業(yè)上存在顯著的差異,具體差異如下:在父親教養(yǎng)方式中的各個維度中,男高中生的平均得分都高于女高中生;理科高中生在情感溫暖因子和過度保護因子上的的得分高于文科高中生的得分;父親文化程度為高中的受到來自父親的情感溫暖要高于父親文化程度為初中的和小學的高中生,父親文化程度為初中的高中生得到的父親的情感溫暖要多于父親文化程度為小學的高中生;父親是工人的高中生所得到的懲罰嚴厲程度比父親職業(yè)是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職業(yè)的高中生要高,比父親是干部的高中生要低。父親是農民的高中生在懲罰嚴厲程度上比父親是知識分子和其他職業(yè)的高中生要高,比父親是干部的高中生要低。父親是知識分子的高中生在懲罰嚴厲程度上比父親是從事其他職業(yè)和干部的高中生都要低。父親是從事其他職業(yè)的高中生懲罰嚴厲程度比父親是干部的高中生要低;2.高中生自我和諧在學生性別和專業(yè)上存在顯著差異具體差異如下:女高中生在自我與經驗不和諧和自我和諧總分上的得分明顯高于男生;理科生在自我與經驗不和諧得分上明顯高于文科生;3.高中生社會支持在學生性別和是否擔任學生干部上存在顯著差異,具體差異如下:女生在其他支持維度和上的得分明顯高于男生;擔任學生干部的高中生其他支持上的得分顯著高于沒有擔任學生干部的高中生;4.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中的情感溫暖因子與自我靈活性因子、自我刻板性因子和自我和諧總程度都呈顯著地負相關;懲罰嚴厲因子和過分干涉因子與自我與經驗不和諧因子、自我刻板性因子和自我和諧總程度都呈顯著的正相關;拒絕否認因子跟自我和諧的各個維度都呈顯著地正相關;過度保護因子跟自我靈活性因子呈顯著地負相關。5.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中的懲罰嚴厲因子和拒絕否認因子與家庭支持因子、其他支持因子和社會支持總程度都呈顯著地負相關;情感溫暖因子與家庭支持因子、其他支持因子和社會支持總程度都呈顯著地正相關;過分干涉因子跟家庭支持因子和社會支持呈顯著地負相關;偏愛被試因子跟家庭支持因子和社會支持呈顯著地正相關。6.社會支持中的家庭支持因子、朋友支持因子、其他支持因子和社會支持總程度跟自我和諧中的自我與經驗不和諧因子、自我靈活性因子、自我刻板性因子和自我和諧總程度都呈負相關;社會支持中的家庭支持因子、朋友支持因子、其他支持因子和社會支持總程度跟自我靈活性因子和自我和諧總程度都呈顯著地負相關;家庭支持因子和社會支持跟自我與經驗不和諧因子也成顯著的負相關。7.父親教養(yǎng)方式中的情感溫暖因子、懲罰嚴厲因子和拒絕否認因子通過自我和諧的部分中介效應來影響社會支持;父親過分干涉因子則通過自我和諧的完全中介效應來影響社會支持。
【關鍵詞】:高中生 父親教養(yǎng)方式 自我和諧 社會支持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444;G78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2
- 1 文獻綜述12-17
- 1.1 父親教養(yǎng)方式的研究綜述12-14
- 1.1.1 父母教養(yǎng)方式概念12
- 1.1.2 父親教養(yǎng)方式的測量12
- 1.1.3 父親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研究12-14
- 1.2 自我和諧的研究綜述14-15
- 1.2.1 自我和諧的內涵14
- 1.2.2 自我和諧的測量14
- 1.2.3 自我和諧的相關研究14-15
- 1.3 社會支持的研究綜述15-17
- 1.3.1 社會支持的概念15
- 1.3.2 社會支持的分類15-16
- 1.3.3 社會支持的測量16
- 1.3.4 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16-17
- 2 問題提出與研究假設17-20
-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17
- 2.2 問題的提出17
- 2.3 研究意義17-18
- 2.4 研究目的18
- 2.5 研究假設18-19
- 2.6 創(chuàng)新之處19-20
- 3 研究方法20-22
- 3.1 研究對象20
- 3.2 研究工具20
- 3.3 研究過程20-22
- 4 研究結果與分析22-37
- 4.1 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的結果分析22-26
- 4.1.1 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的現狀22
- 4.1.2 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分析22-26
- 4.2 高中生自我和諧的研究結果分析26-27
- 4.2.1 高中生自我和諧的現狀26
- 4.2.2 高中生自我和諧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比較26-27
- 4.3 高中生社會支持的研究結果分析27-29
- 4.3.1 高中生社會支持的現狀27-28
- 4.3.2 高中生社會支持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分析28-29
- 4.4 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和諧的相關分析29-30
- 4.5 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與社會支持的相關分析30-31
- 4.6 高中生自我和諧與社會支持的相關分析31
- 4.7 高中生自我和諧在父親教養(yǎng)方式與社會支持之間的中介作用31-37
- 4.7.1 自我和諧在父親教養(yǎng)方式中的情感溫暖和理解與社會支持的中介效應33-34
- 4.7.2 自我和諧在父親教養(yǎng)方式中的懲罰和嚴厲與社會支持的中介效應分析34-35
- 4.7.3 自我和諧在父親教養(yǎng)方式中的父親過分干涉與社會支持的中介效應分析35
- 4.7.4 自我和諧在父親教養(yǎng)方式中的父親拒絕和否認與社會支持的中介效應分析35-37
- 5 討論37-45
- 5.1 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的研究結果的差異討論37-40
- 5.1.1 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在性別上的差異討論37
- 5.1.2 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在專業(yè)上的差異討論37-38
- 5.1.3 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在父親文化程度上的差異討論38-39
- 5.1.4 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在父親職業(yè)上的差異討論39-40
- 5.2 高中生自我和諧的研究結果的差異討論40
- 5.2.1 高中生自我和諧在性別上的差異討論40
- 5.2.2 高中生自我和諧在專業(yè)上的差異討論40
- 5.3 高中生社會支持的研究結果的差異討論40-41
- 5.3.1 高中生社會支持在性別上的差異討論40-41
- 5.3.2 高中生社會支持在其是否擔任學生干部上的差異討論41
- 5.4 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自我和諧與社會支持三者之間的關系41-44
- 5.4.1 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和諧的相關研究討論分析41-42
- 5.4.2 高中生父親教養(yǎng)方式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討論分析42
- 5.4.3 高中生自我和諧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討論分析42-43
- 5.4.4 自我和諧在父親教養(yǎng)方式與社會支持之間的中介效應討論分析43-44
- 5.5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44-45
- 6 結論45-47
- 參考文獻47-51
- 附錄51-58
- 致謝58-59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單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雪;王景芝;杜明穎;;父親教養(yǎng)方式與高二學生自我和諧的相關研究[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2 馮曉偉;;大學�?粕赣H教養(yǎng)方式的調查研究[J];華章;2012年03期
3 李志凱;崔冠宇;趙俊峰;張香竹;;本科大學生自我和諧及其與應對方式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年04期
4 胡琳麗;胡基賢;;高師學生自我和諧狀況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02期
5 馬娟;李義安;;大學生社會支持與自我和諧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07期
6 陳建強;;新世紀的父親角色——父親研究的新視角與新發(fā)展[J];家庭教育;2002年01期
7 劉俊英;;大學生心理和諧研究[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0年02期
8 王雪;張麗娟;郭志;;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中學生逆反心理的相關研究[J];邯鄲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9 王登峰;黃希庭;;自我和諧與社會和諧——構建和諧社會的心理學解讀[J];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10 施建鋒,馬劍虹;社會支持研究有關問題探討[J];人類工效學;2003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文;高中生學習倦怠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心理控制源關系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程艷紅;中小型商店顧客忠誠影響因素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3 程濤;大學生認知方式及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應對方式之間關系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超;大學生尋求社會支持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探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5 趙雪;大學新生學校適應、社會支持及其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馮慶香;城鄉(xiāng)普通高中學生的自我和諧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楊麗娜;蒙古族青少年依戀發(fā)展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8 肖詩來;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我關注與大學生自我和諧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陶文靜;高職院校大學生社會支持與自我和諧的相關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10 湯艷梅;中學生交流意愿、學習策略和英語成績的關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814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681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