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合作
本文關(guān)鍵詞:教育中的合作,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年來教育領(lǐng)域中生生、師師、校際以及家長之間存在的激烈競爭已經(jīng)讓大部分學生、教師、學校以及家長都深受其害。本研究嘗試基于合作進行反教育競爭的探討,以期謀求教育各主體之間的共贏之道。本研究以當前教育領(lǐng)域中的四個教育主體即學生、教師、學校以及家長作為分析對象,運用訪談、文獻分析以及課堂觀察等研究方法,分析當前生生、師師、校際以及家長之間存在的排他性競爭的現(xiàn)狀以及危害,進而論證各主體之間合作的必要性,并提出走向合作的策略。在當前的教育領(lǐng)域中,不少學生、教師、學校和家長普遍將個人的成功建立在他人的失敗之上,視自己的同伴、同事抑或兄弟院校為競爭對手,甚至“敵人”。然而,個體的發(fā)展往往取決于其所在群體的整體發(fā)展。無論是學生、教師、學校還是家長,彼此之間過度的排他性競爭只會帶來集體的災(zāi)難,最終的結(jié)果是“眾人皆輸”。教育中的各個主體之間只有通過彼此之間的協(xié)同合作才能最終實現(xiàn)所有人的共生共贏。基于已有研究和教育實踐發(fā)現(xiàn),合作的達成需要三個重要條件。首先,合作的前提與基礎(chǔ)在于承認個體的多樣性并建構(gòu)多樣化的學校和課程;其次,合作的順利實現(xiàn)還需要樹立合作性目標,即教育主體將目標聚焦于教育的內(nèi)在價值,而非其他有限的、具有競爭性的功利性目標;第三是合作性結(jié)構(gòu),合作性的學習結(jié)構(gòu)、教學結(jié)構(gòu)以及學制結(jié)構(gòu)等有利于塑造個體的合作行為。
【關(guān)鍵詞】:合作 排他性競爭 共贏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420
【目錄】: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緒論10-20
- 一、教育為什么需要合作?10-12
- 二、教育中合作的研究12-18
- 三、走向合作的探索18-20
- (一) 研究方法18-19
- (二) 研究思路19-20
- 第二章 學生合作20-29
- 一、“一個人對所有人的戰(zhàn)爭”20-22
- 二、合作——致力于學生的共贏22-26
- 三、共同行動26-29
- 第三章 教師合作29-37
- 一、教師之間的競爭29-30
- 二、合作——超越排他性競爭30-34
- 三、協(xié)同合作34-37
- 第四章 校際合作37-46
- 一、“一校功成萬?荨37-39
- 二、合作——學校發(fā)展的共生機制39-42
- 三、聯(lián)合行動42-46
- 第五章 家長合作46-55
- 一、“起跑線”上的競爭46-48
- 二、合作——集體困境的解決之道48-50
- 三、共同參與50-55
- 第六章 總結(jié)與思考55-66
- 一、合作的基礎(chǔ)——多樣性55-59
- (一) 個體的多樣性55-57
- (二) 學校的多樣性57-59
- (三) 課程的多樣性59
- 二、合作性目標——指向教育的內(nèi)在價值59-62
- 三、合作性結(jié)構(gòu)——塑造個體的合作行為62-66
- (一) 學習結(jié)構(gòu)62-64
- (二) 教學結(jié)構(gòu)64-65
- (三) 學制結(jié)構(gòu)65-66
- 附錄66-67
- 參考文獻67-71
- 后記71-7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勇;;對“偽合作”現(xiàn)象的成因分析及矯正思考[J];小學教育科研論壇;2003年Z1期
2 劉徑言;;論新形勢下教師合作的功能、影響因素及途徑[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3 韓毅;;體育課中學生的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4 張俊;;淺談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教師;2014年10期
5 呂志武;體育課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與自主探究性學習[J];寧夏教育;2005年06期
6 趙小華;;提高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有效交流[J];學生之友(小學版)(上半月);2010年01期
7 董進波;;走出誤區(qū),提高小組合作的實效性[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09期
8 賴南燕;;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合作學習”的運用[J];大家;2010年12期
9 吳新平;;小組合作的實施策略[J];山西教育(教學);2010年06期
10 於鳳林;;“校外合作學習”芻議[J];安徽教育;2010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陸美紅;;談低年級學生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2 鄧娟;;小組合作學習要講求實效[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3 朱艷;楊艷;;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年
4 張彩轉(zhuǎn);鄭俊紅;;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和策略[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5 張彩轉(zhuǎn);鄭俊紅;;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和策略[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6 李艷玲;;如何使合作學習更有效[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四卷)[C];2013年
7 于楓;;感悟合作學習[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8 溫靜;;注重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中合作學習的有效性[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建芳(作者單位系湖南省臨武縣教研室);合作學習的幾個誤區(qū)[N];中國教師報;2006年
2 宿遷市通成實驗幼兒園 孫桂芹;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對策[N];江蘇教育報;2011年
3 記者 祝春蕾;“卡包式”合作小組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N];衢州日報;2011年
4 江蘇興化市西郊鎮(zhèn)初級中學 劉定權(quán);“三個合理”保證小組合作模式應(yīng)用[N];中國體育報;2007年
5 山東省陽信縣流坡塢鎮(zhèn)北董小學 楊俊山;關(guān)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思考[N];學知報;2010年
6 麥積區(qū)街子初中 張衛(wèi)平;體育實踐課中合作小組的運用[N];天水日報;2009年
7 廣東省深圳市水庫小學 王小冬;音樂為紐帶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N];中國教育報;2005年
8 張薇薇 朱德全;合作學習需要澄清的幾個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6年
9 白河鎮(zhèn)一初中 孫哲;淺談數(shù)學中的合作學習[N];學知報;2010年
10 張悅悅;英國學生的考試觀[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崔麗瑩;小學兒童合作觀念與行為的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冰潔;課堂中合作小組學習問題及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2 郭傳省;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張莉;論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及合作技能指導[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曉輝;合作學習現(xiàn)狀與策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年
5 丁敏;小學小組合作學習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韓緒芹;泰安市初中家校合作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伏虹;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策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譚文遠;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普通高;@球選項課教學中運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佩佩;基礎(chǔ)教育中合作學習的問題與解決策略[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楊麗;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調(diào)控[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guān)鍵詞:教育中的合作,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53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485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