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育對道德惡的抵抗
發(fā)布時間:2021-11-19 17:29
與善對立的惡是屬人的,因而是道德惡。道德惡有康德意義上的根本惡、阿倫特意義上的根本惡與平庸惡、鮑曼意義上的理性惡等多種形態(tài)。諸多論者以為在惡的諸形態(tài)之間沒有"共同的本質(zhì)",實則不然。對道德惡諸形態(tài)的揭示實際上遵循的是不同的標準,如果我們從作惡主體、惡之根源、作惡動機等維度來對惡的諸形態(tài)進行查考,就能發(fā)現(xiàn)諸形態(tài)之間的關聯(lián)性。教育是向善去惡的事業(yè),但現(xiàn)代教育卻面臨著阿倫特意義上根本惡的巨大誘惑,存在著滑向根本惡的危險并助長其他類型之惡。教育應該站在去惡的最前線,從應對阿倫特意義上的根本惡開始,去除康德意義上的根本惡,警醒并抵抗平庸之惡、理性之惡。
【文章來源】:教育學報. 2018,14(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道德惡及其形態(tài)
二、諸種惡的共同本質(zhì)
三、現(xiàn)代教育與“根本惡”的誘惑
四、教育:站在去惡的最前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競爭的德性及其在教育中的擴張[J]. 高德勝.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6(01)
本文編號:3505517
【文章來源】:教育學報. 2018,14(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道德惡及其形態(tài)
二、諸種惡的共同本質(zhì)
三、現(xiàn)代教育與“根本惡”的誘惑
四、教育:站在去惡的最前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競爭的德性及其在教育中的擴張[J]. 高德勝.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6(01)
本文編號:35055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5055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