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云南農村特崗教師身份認同的自我建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01 08:02
本文關鍵詞:多元文化背景下云南農村特崗教師身份認同的自我建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特崗教師是我國教育政策向農村傾斜的結果,旨在解決農村師資不足的問題,提高農村教育的質量。本論文在多元文化現(xiàn)實背景下,融合教師身份認同理論和自我建構理論,建構云南農村特崗教師身份認同的自我建構理論框架,對云南農村特崗教師身份認同的自我建構的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并就其對我國特崗教師政策的影響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本論文研究的問題主要有三個:云南農村特崗教師是如何認識自身的特崗教師身份的?這些認識是怎么來的?這對我國特崗教師政策有什么啟示?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是緒論,主要包括研究緣起及意義、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相關文獻評述與研究理論框架的建構;第二章是整個研究的設計與過程,包括研究問題、研究方法論、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研究倫理、研究過程、研究資料的分析與整理七個部分;第三章是云南農村特崗教師身份認同的自我建構現(xiàn)狀分析,該章基于文獻分析建立的理論框架,結合訪談資料,從個體自我身份認同、人際(關系)自我身份認同、集體自我身份認同三個方面對云南農村特崗教師身份認同的自我建構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第四章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影響云南農村特崗教師身份認同的自我建構因素分析,從社會文化、學校文化、特崗教師自己三個層面對影響云南農村特崗教師身份認同的自我建構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進行了分析;第五章是本研究的結論和思考,在總結全文的基礎上,結合現(xiàn)今我國特崗教師實際,提出一些關于本研究對我國特崗教師政策影響的思考。
【關鍵詞】:多元文化 云南農村特崗教師 教師身份認同 自我建構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525.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11
- 第一章 緒論11-44
-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及意義11-13
- 一、研究緣起11-12
- (一) 從文獻閱讀中找到的關注點——教師身份認同11
- (二) 由特崗教師的生存狀態(tài)和其對自身身份的困惑引發(fā)的思考11
- (三) 研究的現(xiàn)實背景思考——多元文化背景11-12
- (四) 凸顯積極真實的教師自我——自我建構12
- 二、研究意義12-13
- 第二節(jié) 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13-15
- 一、多元文化13
- 二、云南農村特崗教師13
- 三、教師身份認同13-14
- 四、自我建構14
- 五、教師身份認同的自我建構14-15
- 第三節(jié) 相關文獻評述與研究理論框架的建構15-44
-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師研究15-20
- (一) 多元文化概念15-17
- (二) 國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師研究17-18
- (三) 國內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師研究18-20
- 二、關于特崗教師的研究20-24
- (一) 國外關于特崗教師的研究21-22
- (二) 國內關于特崗教師的研究22-24
- 三、關于教師身份認同的研究24-34
- (一) 國外關于教師身份認同的研究26-30
- (二) 國內關于教師身份認同的研究30-34
- 四、從自我建構角度對教師身份認同的研究34-39
- (一) 對“自我”概念理解的研究34-35
- (二) 對“自我建構”概念及其理論維度的研究35-37
- (三) 對“教師的自我建構”概念理解的研究37-38
- (四) 對教師身份認同的自我建構的研究38-39
- 五、已有研究評述與思考39-40
- 六、基于文獻分析的本研究理論框架的建構40-44
- (一) 教師身份認同的理論維度分析40-42
- (二) 自我建構的理論維度分析42
- (三) 本研究理論框架試構42-44
- 第二章 研究的設計與過程44-53
- 第一節(jié) 研究問題44
-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論44-46
- 一、文獻法45
- 二、個案法45
- 三、生活史45-46
- 四、訪談法46
- 第三節(jié) 研究工具46-48
- 一、訪談提綱維度的初步建立與前期試訪談46-48
- 二、訪談提綱的修正與完善48
- 第四節(jié) 研究對象48-50
- 一、研究對象所需具備的條件48-49
- 二、典型個案的遴選與確立49-50
- 第五節(jié) 研究倫理50
- 第六節(jié) 研究過程50-51
- 第七節(jié) 研究資料的分析與整理51-53
- 第三章 云南農村特崗教師身份認同的自我建構現(xiàn)狀分析53-82
- 第一節(jié) 個案的基本信息53-57
- 一、A老師的基本信息53-54
- 二、B老師的基本信息54
- 三、C老師的基本信息54-55
- 四、D老師的基本信息55
- 五、E老師的基本信息55-56
- 六、F老師的基本信息56
- 七、G老師的基本信息56-57
- 第二節(jié) 個案資料的分析57-82
- 一、云南農村特崗教師個體自我身份認同現(xiàn)狀分析57-67
- (一)“無奈的選擇”58-61
- (二)“我的職業(yè)愿景”61-64
- (三)“當特崗教師是把‘雙刃劍’”64-67
- (四)“任期滿后想另謀出路”67
- 二、云南農村特崗教師人際(關系)自我身份認同現(xiàn)狀分析67-75
- (一) 學生眼中的我:嚴父慈母67-70
- (二) 同事眼中的我:合作伙伴70-72
- (三) 學校領導與我:專制與屈從72-73
- (四) 學生家長與我:孩子的問題是教師的責任73-75
- 三、云南農村特崗教師集體自我身份認同現(xiàn)狀分析75-82
- (一) 初來乍到,要“入鄉(xiāng)隨俗”75-77
- (二) 學校組織活動中的我77-79
- (三) 教師評價中的我79-80
- (四) 學校集體中的我:普通教師80-82
- 第四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影響云南農村特崗教師身份認同的自我建構因素分析82-97
- 第一節(jié) 社會文化因素82-85
- 一、現(xiàn)存社會風氣82-84
- 二、民族地區(qū)特殊的多元文化背景84-85
- 第二節(jié) 學校文化因素85-92
- 一、學校的管理文化85-87
- 二、教師文化87-88
- 三、學生文化88-90
- (一) 學生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89-90
- (二) 師生關系90
- 四、家長文化90-92
- 第三節(jié) 特崗教師自身因素92-97
- 一、特崗教師個人的實踐性知識92-93
- 二、特崗教師個人的職業(yè)動機93-94
- 三、特崗教師的個性特征94-95
- 四、特崗教師個人的教育價值觀95-97
-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思考97-104
- 第一節(jié) 研究結論97-98
- 第二節(jié) 完善我國特崗教師政策的思考98-104
- 一、廣泛宣傳“特崗計劃”,明確“特崗教師”身份99
- 二、考察入職動機和職業(yè)理想,選擇合適的特崗教師99-100
- 三、盡量按生源地分配,便于特崗教師適應環(huán)境100
- 四、確保“所教即所學”,提高特崗教師的勝任力100-101
- 五、落實提高特崗教師的福利待遇,改善其工作生活條件101-102
- 六、入職職后培訓相結合,促進特崗教師專業(yè)發(fā)展102
- 七、解決好特崗教師任期滿后的編制問題,,為其提供出路102-104
- 結語104-105
- 主要參考文獻105-109
- 一、中文文獻105-108
- (一)著作類105
- (二)碩博論文105-107
- (三)期刊論文107-108
- 二、外文文獻108-109
- 附錄109-111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111-112
- 致謝11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周建平;;教師自我認同:危機與出路[J];教師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2 陶家俊;身份認同導論[J];外國文學;200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魏淑華;教師職業(yè)認同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2 李純;多元文化視域中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單慧;農村初中新任教師的教師身份認同案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付瑞超;旅游者自我建構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3 馮虹;師范生教師身份認同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4 付明梅;特崗教師職業(yè)認同感與其工作滿意度的相關度研究[D];南昌大學;2012年
5 張迎新;初中英語新手教師身份認同的個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6 鄧嬌嬌;高學歷幼兒教師身份認同的個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多元文化背景下云南農村特崗教師身份認同的自我建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85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3850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