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分析——基于新制度主義的視角
發(fā)布時間:2021-07-22 21:15
運用新制度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從虛擬性、合法性和交互性三個方面,審視新媒體時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從虛擬性上看,新媒體構建了一個超現實的仿真世界,虛擬現實取代了真實世界,需要回歸新媒體本質,重視當前中國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問題。從合法性上看,制度環(huán)境為新媒體的存在和發(fā)展提供合法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視制度的文化-認知性要素,充分發(fā)揮新媒體"媒介儀式"的功能。從交互性上看,新媒體超越了時空界限,使現代社會變得更加多元開放,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基于建構制度主義,突出理念和話語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
【文章來源】:當代教育科學. 2018,(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虛擬性:仿真與超現實擬像
二、合法性:媒介儀式與意識形態(tài)
三、交互性:建構制度主義的理念和話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范式的轉變[J]. 許婕. 教育探索. 2017(04)
[2]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碎片化”灌輸的緣由、內涵與策略[J]. 司忠華.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8)
[3]大數據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綜述[J]. 張瑞敏. 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3)
[4]新媒體時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與對策——基于南京五所教育部直屬高校調查分析[J]. 姚志友. 江蘇高教. 2017(06)
[5]思想政治教育“互聯網+”模式創(chuàng)新發(fā)展探微[J]. 柏龍彪.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3)
[6]新興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困境與前景[J]. 陳韋宏.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3)
[7]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拓展[J]. 謝玉進,呂雪飛. 繼續(xù)教育研究. 2017(05)
[8]論“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轉變[J]. 范迎波. 云南行政學院學報. 2017(03)
[9]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zhàn)及對策[J]. 游敏惠,唐妮霞.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2)
[10]新媒體視域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困境[J]. 侯勇,紀維維.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2017(02)
本文編號:3297913
【文章來源】:當代教育科學. 2018,(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虛擬性:仿真與超現實擬像
二、合法性:媒介儀式與意識形態(tài)
三、交互性:建構制度主義的理念和話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范式的轉變[J]. 許婕. 教育探索. 2017(04)
[2]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碎片化”灌輸的緣由、內涵與策略[J]. 司忠華.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8)
[3]大數據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綜述[J]. 張瑞敏. 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3)
[4]新媒體時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與對策——基于南京五所教育部直屬高校調查分析[J]. 姚志友. 江蘇高教. 2017(06)
[5]思想政治教育“互聯網+”模式創(chuàng)新發(fā)展探微[J]. 柏龍彪.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3)
[6]新興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困境與前景[J]. 陳韋宏.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3)
[7]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拓展[J]. 謝玉進,呂雪飛. 繼續(xù)教育研究. 2017(05)
[8]論“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轉變[J]. 范迎波. 云南行政學院學報. 2017(03)
[9]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zhàn)及對策[J]. 游敏惠,唐妮霞.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2)
[10]新媒體視域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困境[J]. 侯勇,紀維維.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2017(02)
本文編號:32979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297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