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學科教育論文 >

教研組在信息技術應用培訓遷移中的作用及實現(xiàn)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4 03:21

  本文關鍵詞:教研組在信息技術應用培訓遷移中的作用及實現(xiàn)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增強中小學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提高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是這個時代對教師整體素質的迫切要求。培訓是提高教師快速應用信息技術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培訓結束以后,教師將培訓所學遷移到日常教學工作中卻不盡人意。研究者也提出了很多有關促進培訓遷移的策略,比如增加訓后回訪,強化培訓后期支持服務等等。這些策略無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信息技術應用培訓遷移,但是,這些措施從根本上說仍然是借助外力(主要是培訓主管部門)的推動,比較耗費人力,而且也難以長期、廣泛地開展。如果能夠從教師自身或者其所處的日常工作環(huán)境入手,尋找促進信息技術培訓遷移的長效動力,才能更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在工作環(huán)境中,選擇與教師日常教學生活最為密切的教研組。在同一個教研組內的同事的態(tài)度、氛圍對受訓教師持續(xù)應用培訓所學產生重要影響,通過發(fā)揮教研組的作用,對教師培訓后的應用行為進行有效干預,從而促進培訓遷移。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包括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研究方法。指出了本研究在信息技術培訓遷移中的理論意義與現(xiàn)實意義。第二部分,調查和分析了學校信息化背景下教研組活動現(xiàn)狀,問卷調查涵蓋五方面的內容,第一,學校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第二,教師的日常教研方式。第三,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需求意識。第四,學校領導、教研組長對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視程度。第五,信息化背景下教研組的學習氣氛。第三部分,分析了教研組在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訓遷移中的作用。首先,闡述了日常教學是信息技術自覺應用的起點和歸宿。其次,論述教研組在教師教育生活中的地位。最后,從培訓遷移的內部心理機制分析和外部條件支持兩方面入手,構建教研組與教師信息技術培訓遷移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第四部分,闡述了在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訓遷移中教研組所起作用可能實現(xiàn)途徑。主要提出五大方面,第一,教師不斷的提高反思水平。第二,構建學習型教研組。第三,將信息技術納入教研組日常活動內容。第四,充分發(fā)揮教研組長的示范帶頭作用。第五,營造良好的教研組學習氛圍。第五部分,對論文的研究內容做了總結,指出了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反思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對接下來的研究做出展望。
【關鍵詞】:教研組 培訓遷移 教師日常生活 教師非日常生活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434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4
  • 一、問題提出及研究意義9-11
  • (一)問題提出9-10
  • (二)概念界定10
  • (三)研究內容10-11
  • (四)研究意義11
  • 二、研究現(xiàn)狀綜述11-13
  • (一)國外研究的現(xiàn)狀11-12
  • (二)國內研究的現(xiàn)狀12-13
  • 三、研究方法13-14
  • (一)文獻研究法13
  • (二)訪談法13
  • (三)調查研究法13-14
  • 第二章 學校信息化背景下教研組活動現(xiàn)狀分析14-29
  • 一、調查的內容和方法14
  • 二、調查對象分析14-16
  • 三、信息化背景下教研組活動現(xiàn)狀的統(tǒng)計及分析16-26
  • (一)學校信息化環(huán)境現(xiàn)狀16-18
  • (二)教師日常教研方式與活動內容18-20
  • (三)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需求意識20-22
  • (四)學校領導、教研組長對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視程度22-24
  • (五)信息化背景下教研組的學習氛圍24-26
  • 四、信息化背景下教研組活動存在的問題26-29
  • (一)當前教研組活動與信息技術應用存在一定脫節(jié)26-27
  • (二)教研組內文化模式的傳承不利于新技術的學習和應用27-29
  • 第三章 教研組在信息技術應用培訓遷移中的作用29-35
  • 一、日常教學是教師信息技術自覺應用的出發(fā)點和歸宿29-31
  • (一)教師的日常教育生活與非日常教育生活29
  • (二)日常教育生活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供支持29-30
  • (三)信息技術應用是教師日常教育生活的新內容30
  • (四)信息技術應用回歸教師日常教育生活30-31
  • 二、教研組在教師日常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31-32
  • (一)教研組是更新教師教育觀念的重要渠道31
  • (二)教研組是提升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重要平臺31-32
  • (三)教研組是開展校本教研的重要基地32
  • (四)教研組活動有助于促進教師成為研究者32
  • 三、教研組在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培訓遷移中的作用32-35
  • (一)教研組為信息技術應用日常化提供條件33
  • (二)教研組內環(huán)境為信息技術培訓遷移提供支持33-35
  • 第四章 教研組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遷移作用的實現(xiàn)途徑35-43
  • 一、教師不斷提高反思水平35-37
  • (一)自我反思35-36
  • (二)群體反思36-37
  • 二、構建學習型教研組37-38
  • (一)樹立信息技術有效應用的共同愿景37
  • (二)團體協(xié)作學習信息技術教學應用37-38
  • (三)建立良好的教研組學習機制38
  • 三、將信息技術應用納入教研組日常活動內容38-39
  • (一)信息技術教學應用課題研究38-39
  • (二)信息技術主題研討39
  • (三)組織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競賽39
  • (四)開展專家講座39
  • 四、充分發(fā)揮教研組長的示范帶頭作用39-41
  • (一)教研組長要充分認識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性40
  • (二)教研組長采取措施促進教師應用培訓所學40
  • (三)教研組長要督促教師應用信息技術40-41
  • 五、營造良好的教研組學習氣氛41-43
  • (一)領導的支持41
  • (二)同事的支持41-42
  • (三)工作的支持42-43
  • 總結43-45
  • 一、研究的結論43
  • 二、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43-44
  • 三、研究的不足與展望44-45
  • 參考文獻45-47
  • 附錄一47-50
  • 附錄二50-51
  • 致謝51-52
  • 個人簡歷5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雪蓮;;企業(yè)培訓遷移失敗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J];成人教育;2008年09期

2 魏鈞;魏妍妍;;培訓遷移的干預策略及其效果[J];心理科學進展;2009年01期

3 金業(yè)文;;教師培訓遷移研究的現(xiàn)狀與展望[J];教育教學論壇;2013年21期

4 林國木;王水洪;;解決企業(yè)培訓遷移問題的有效措施[J];中國職工教育;2013年14期

5 馮明,陶祁;培訓遷移的有關理論和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2年03期

6 陳麗芬;企業(yè)提高培訓遷移效度的策略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2年07期

7 馬忻;;培訓遷移在教師培訓中的應用探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年09期

8 孔林;;新課程下教師培訓遷移因素分析[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9 何麗君;;培訓遷移的管理策略研究[J];理論導刊;2009年05期

10 王艷輝;何秋菊;;培訓遷移的組織干預策略[J];科技資訊;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燕;樊琪;陸燁;;教練技術的培訓遷移效果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葉青;學習型文化對培訓遷移的影響關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2 嚴亞利;以培訓遷移為導向的培訓設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3 吳怡;組織培訓遷移管理的結構及其效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吳蕊;培訓遷移影響因素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5 李春貴;培訓遷移氣氛對遷移效果的作用機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6 明宏偉;知識創(chuàng)新視角的培訓遷移機制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7 楊曦;飯店培訓遷移氣氛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9年

8 于海云;公務員培訓遷移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D];蘇州大學;2012年

9 楊雪;基于培訓遷移理論的農村教師培訓后期支持服務設計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年

10 劉志梅;知識型員工培訓遷移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教研組在信息技術應用培訓遷移中的作用及實現(xiàn)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510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0510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d98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