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中職學生防御方式的影響:自尊的中介作用
本文關鍵詞: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中職學生防御方式的影響:自尊的中介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越來越受重視,中職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卻較少得到社會以及學生本人的關注與認同。本研究通過中職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防御方式的關系探究,分析了解中職學生心理狀況及行為問題的產(chǎn)生及其影響因素。對于如何加強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線索,探究可行的方式。中職學生成熟防御機制的使用顯著高于不成熟防御機制和中間型防御機制的使用?梢钥闯鲋新殞W生在外在應對的防御選擇上更多是積極而成熟的。負性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會造成子女更多的使用不成熟防御機制,較少地使用成熟的防御機制;父母的情感、溫暖有助于子女更少地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機制。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不僅能直接影響防御方式,還通過自尊的中介,間接作用于防御方式。
【關鍵詞】:父母教養(yǎng)方式 中職學生 自尊 防御方式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44.2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前言10-12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10-11
- 1.2 研究的目的11-12
- 2 文獻綜述12-17
- 2.1 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研究12
- 2.2 防御方式的研究12-13
- 2.3 自尊的研究13
- 2.4 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防御方式之間的關系研究13-14
- 2.5 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自尊的關系研究14
- 2.6 自尊與防御方式的關系研究14
- 2.7 以自尊為中介變量,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個體心理與行為的研究14-15
- 2.8 研究構想和假設的提出15-17
- 3 研究過程17-19
- 3.1 被試17
- 3.2 研究工具17-18
- 3.2.1 父母養(yǎng)育方式評價量表(EMBU)17
- 3.2.2 自尊量表(SES)17-18
- 3.2.3 防御方式問卷(DSQ)18
- 3.3 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18-19
- 4 研究結果19-27
- 4.1 中職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尊、防御方式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19-21
- 4.1.1 中職學生防御方式的人口統(tǒng)計學分析19
- 4.1.2 中職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人口統(tǒng)計學分析19-20
- 4.1.3 中職學生自尊的人口統(tǒng)計學分析20-21
- 4.2 中職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尊、防御方式的相關21-22
- 4.3 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尊、防御方式的中介分析22-27
- 5 討論27-31
- 5.1 中職學生防御方式、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尊的一般情況27-28
- 5.1.1 中職學生防御方式的特點27
- 5.1.2 不同性別、是否獨生、父母是否離異的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情況27-28
- 5.1.3 不同性別、是否獨生的學生,自尊水平的狀況28
- 5.2 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尊、防御方式的相關28-30
- 5.2.1 中職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防御方式的相關28-29
- 5.2.2 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自尊的相關29-30
- 5.2.3 自尊與防御方式的相關30
- 5.3 父母教養(yǎng)方式通過自尊的中介作用影響防御方式30-31
- 6 總結應用31-35
- 6.1 中職學生心理健康輔導的提升和改進31-32
- 6.1.1 自尊的提升從接受到改變31-32
- 6.1.2 認識情緒源,管理起伏情緒32
- 6.1.3 專業(yè)學習以興趣為起點,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支撐32
- 6.2 學校生活環(huán)境的提升和改善32-35
- 6.2.1 關注中職學生的應激性事件,提升學生心理素質(zhì)33
- 6.2.2 班級組織和管理33
- 6.2.3 學校建設與管理33-35
- 參考文獻35-37
- 附錄37-45
- 致謝4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榮娟,李文虎,胡蕓;不同自尊的大學生防御方式及其人際沖突解決方式的比較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5年03期
2 趙云龍;;師范院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防御方式比較[J];社會心理科學;2009年04期
3 霍丹青;;大學生來訪者與非來訪者防御方式的比較[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年06期
4 周洪光;魯洪俊;;醫(yī)學生的防御方式與人格的相關性[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年04期
5 鄭信軍,張莉;大學生與士兵人際歸因傾向和防御方式比較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09期
6 陳習朋,孫錄;高中生的防御方式、應對方式及其與個性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5年03期
7 孔維民;高園園;黃瑜;張喜芳;;中學生自卑發(fā)展特點以及與防御方式關系的研究[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8 張泉水;劉晉洪;夏莉;林勇強;黎超雄;蔡翠蘭;劉文紅;;深圳市外來勞務工防御方式特征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9年09期
9 劉國華,孟憲璋;人格特征與防御方式的相關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年01期
10 謝四元;張芳;;青少年消極情緒的調(diào)查及其疏導——以湖南省衡陽市三所中學為例[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葉玲;凌輝;;青少年防御方式發(fā)展特點的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姜義彬;陳文澤;徐橋;;輔助心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防御方式影響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辛勇;;貧困與非貧困大學生防御方式與心理健康狀況比較[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趙敏;;應對技能訓練對抑郁癥患者應對方式和防御方式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陳清剛;司麗華;聞芳;趙松雪;;青年女工心理健康與防御方式、人格特征的相關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范士青;李淑媛;錢珍;;工讀學生心理防御特征及其與自尊水平的關系[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浙江省磐安中學 張陽波;高中生防御方式性別特點的初步研究[N];學知報;2011年
2 ;有了防火墻就一定安全嗎[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3 ;北電分層抵御技術保護網(wǎng)絡固若金湯[N];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史振華;抑郁癥患者的防御方式、家庭環(huán)境和人格特征的相關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2 萬同玉;大學生防御方式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新鄉(xiāng)醫(yī)學院;2015年
3 謝英英;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中職學生防御方式的影響:自尊的中介作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4 陳洪進;大學生家庭環(huán)境、防御方式與適應性的關系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5 管陽陽;大學生人格特點、防御方式與適應狀況的關系[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6 郭以靜;大學生人格、防御方式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鄭幼濃;初中學習不良學生的自我概念與防御方式關系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張淑芳;抑郁癥患者掩飾與防御的相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陸斯琦;醫(yī)護人員職業(yè)倦怠與應對方式、防御方式的人口學特征及其相關性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中職學生防御方式的影響:自尊的中介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33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0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