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由私推公”到“由公及私”——當代中國兒童公共道德行為發(fā)展狀況及其對德育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0-12-29 05:33
鑒于對當代中國兒童公德發(fā)展狀況整體把握的需要,通過對77,953名中國兒童的道德行為發(fā)展趨勢的分析,發(fā)現(xiàn)其呈現(xiàn)兩大發(fā)展趨勢:道德行為隨私人領域向公共領域的延伸而趨弱、兩種公德行為(規(guī)則遵守與制止欺負行為)呈現(xiàn)相反的發(fā)展趨勢。由此以"由私推公"的公德路徑及其困境為切入口來探討適應現(xiàn)代社會需求的公德合理路徑,提出"由公及私"的新型公德路徑以及相應的教育措施。
【文章來源】:教育科學研究. 2018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圖1個體誠信行為
發(fā)展趨勢的比較看,這兩種行為表現(xiàn)出不同的變化趨勢:公共場合遵守規(guī)則行為隨年齡上升而增多,而制止欺負行為則隨年齡上升而趨弱。具體來看,“通常不會違反公共規(guī)則”的兒童比例在經(jīng)歷了從小學到初中的小幅下降后,到了高中有①這五個維度的靶向題為:“買東西時賣家多找我5元錢怎么辦?”“對家人的關心我是否會回報?”“同伴做了錯事(即使對我沒什么傷害)我是否會提醒他?”“共場合,我是否不太在乎規(guī)則和對別人的影響,會先考慮自己的需要?”“在路上看到有人在欺負殘疾或精神病人我會怎么做?”圖1個體誠信行為圖2家庭感恩回報行為圖3同伴錯誤提醒行為圖4公共場所的規(guī)則遵守行為圖5公共場所的制止欺負行為專題研究
的變化趨勢:公共場合遵守規(guī)則行為隨年齡上升而增多,而制止欺負行為則隨年齡上升而趨弱。具體來看,“通常不會違反公共規(guī)則”的兒童比例在經(jīng)歷了從小學到初中的小幅下降后,到了高中有①這五個維度的靶向題為:“買東西時賣家多找我5元錢怎么辦?”“對家人的關心我是否會回報?”“同伴做了錯事(即使對我沒什么傷害)我是否會提醒他?”“共場合,我是否不太在乎規(guī)則和對別人的影響,會先考慮自己的需要?”“在路上看到有人在欺負殘疾或精神病人我會怎么做?”圖1個體誠信行為圖2家庭感恩回報行為圖3同伴錯誤提醒行為圖4公共場所的規(guī)則遵守行為圖5公共場所的制止欺負行為專題研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僅僅“守”規(guī)則是不夠的[J]. 孫彩平. 中國德育. 2017(16)
[2]公共精神:公德的價值之維[J]. 仇珊華. 道德與文明. 2017(03)
[3]兩種公德教育:基于民國經(jīng)驗的討論[J]. 丁道勇.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5(04)
[4]學?臻g的“準公共領域”屬性及其公民教育意蘊[J]. 葉飛. 教育科學. 2013(02)
[5]公德及其教育[J]. 劉次林. 教育研究. 2008(11)
[6]私德和公德各守其位——解決道德危機的新思路[J]. 宣云鳳. 江蘇社會科學. 2003(06)
碩士論文
[1]高中生道德行為調查研究[D]. 葉萍.山西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2945108
【文章來源】:教育科學研究. 2018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圖1個體誠信行為
發(fā)展趨勢的比較看,這兩種行為表現(xiàn)出不同的變化趨勢:公共場合遵守規(guī)則行為隨年齡上升而增多,而制止欺負行為則隨年齡上升而趨弱。具體來看,“通常不會違反公共規(guī)則”的兒童比例在經(jīng)歷了從小學到初中的小幅下降后,到了高中有①這五個維度的靶向題為:“買東西時賣家多找我5元錢怎么辦?”“對家人的關心我是否會回報?”“同伴做了錯事(即使對我沒什么傷害)我是否會提醒他?”“共場合,我是否不太在乎規(guī)則和對別人的影響,會先考慮自己的需要?”“在路上看到有人在欺負殘疾或精神病人我會怎么做?”圖1個體誠信行為圖2家庭感恩回報行為圖3同伴錯誤提醒行為圖4公共場所的規(guī)則遵守行為圖5公共場所的制止欺負行為專題研究
的變化趨勢:公共場合遵守規(guī)則行為隨年齡上升而增多,而制止欺負行為則隨年齡上升而趨弱。具體來看,“通常不會違反公共規(guī)則”的兒童比例在經(jīng)歷了從小學到初中的小幅下降后,到了高中有①這五個維度的靶向題為:“買東西時賣家多找我5元錢怎么辦?”“對家人的關心我是否會回報?”“同伴做了錯事(即使對我沒什么傷害)我是否會提醒他?”“共場合,我是否不太在乎規(guī)則和對別人的影響,會先考慮自己的需要?”“在路上看到有人在欺負殘疾或精神病人我會怎么做?”圖1個體誠信行為圖2家庭感恩回報行為圖3同伴錯誤提醒行為圖4公共場所的規(guī)則遵守行為圖5公共場所的制止欺負行為專題研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僅僅“守”規(guī)則是不夠的[J]. 孫彩平. 中國德育. 2017(16)
[2]公共精神:公德的價值之維[J]. 仇珊華. 道德與文明. 2017(03)
[3]兩種公德教育:基于民國經(jīng)驗的討論[J]. 丁道勇.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5(04)
[4]學?臻g的“準公共領域”屬性及其公民教育意蘊[J]. 葉飛. 教育科學. 2013(02)
[5]公德及其教育[J]. 劉次林. 教育研究. 2008(11)
[6]私德和公德各守其位——解決道德危機的新思路[J]. 宣云鳳. 江蘇社會科學. 2003(06)
碩士論文
[1]高中生道德行為調查研究[D]. 葉萍.山西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29451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945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