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師工作坊的河北省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三位一體”培訓模式研究
【學位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G451;G434
【部分圖文】:
圖 3.1 受訓教師教齡分布情況 3.1 調查結果顯示,高于 20 年高教齡低于 11 年的青年教師比例大體相當%多。教齡分布在 11-20 年之間所占比例達到 50.44%,這一階段的教師處于的“試驗期和重估期”[34]。這一階段的教師是學校的進行課程改革的骨干富的實踐經(jīng)驗,但是專業(yè)發(fā)展卻遇到瓶頸。這些老師需要通過一些較為有他們突破這個平臺期,實現(xiàn)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圖 3.1 受訓教師教齡分布情況圖 3.1 調查結果顯示,高于 20 年高教齡低于 11 年的青年教師比例大體相當%多。教齡分布在 11-20 年之間所占比例達到 50.44%,這一階段的教師處于教展的“試驗期和重估期”[34]。這一階段的教師是學校的進行課程改革的骨干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但是專業(yè)發(fā)展卻遇到瓶頸。這些老師需要通過一些較為有效助他們突破這個平臺期,實現(xiàn)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圖 3.3 受訓教師職務分布情況 3.3 結果顯示,受訓教師中職務為授課教師的占 56.76%,然而此次培訓是理層的培訓,但受訓的人員中授課教師所占比例達到 56.76%之多,這與初所不同,更增加了培訓難度。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當?shù)貨]有派遣應當參與的參加培訓,若沒有長遠的發(fā)展眼光,并未認識到進行進修的意義所在。如課教師知識技能和理念,這關系到一線教師培訓的質量。.2.2 業(yè)務水平情況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克東,趙建華;混合學習的原理與應用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2 唐科莉;;新加坡教育信息化第三期規(guī)劃的目標與戰(zhàn)略[J];基礎教育參考;2009年04期
3 黃朝立;;論“生本教育”中“教師工作坊”的創(chuàng)建[J];教育與職業(yè);2008年08期
4 張力瑋;;法國教育信息化概覽[J];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11期
5 張二慶;齊平;;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6年08期
6 孫瑞英;從定性、定量到內容分析法——圖書、情報領域研究方法探討[J];現(xiàn)代情報;2005年01期
7 黃純國;;利用混合學習模式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0年07期
8 孔令帥;;美國提高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使用積極性的四種培訓模式及啟示[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5年04期
9 李雅君;秦儉;;俄羅斯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年12期
10 陳小婭;;在“國培計劃——培訓者研修項目”國家級研修班開班儀式上的講話[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9年1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來偉;鄂爾多斯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Excel模塊培訓內容和方式的改進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2 方成;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問題分析與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曾建萍;計算機支持協(xié)作學習(CSCL)的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4 羅彩霞;構建我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方案[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5 梁雁;昆山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調查分析與培訓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童春;計算機支持的協(xié)作學習活動設計模式研究與實現(xiàn)[D];湖南大學;2007年
7 仇玉斌;基于Web2.0的CETS教師培訓模式的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牛海娜;基于服務導向的混合式教師培訓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256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82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