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意蘊與實踐樣態(tài)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段作章;;教學理念向教學行為轉化的內隱機制[J];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2 韓立福;;何為學本課堂[J];人民教育;2014年16期
3 佐藤學,鐘啟泉;教與學:尋求意義與關系的再構[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2期
4 劉利民;;中學教育綜合改革與校長的使命——在第四屆中國中學校長大會上的講話[J];中國教育學刊;2014年06期
5 謝維和;;就“天才與泥土”議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產生的環(huán)境問題[J];中國教育學刊;2014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子超;;雙重孤獨之后的幻影——談《聊齋志異》中的狐鬼戀[J];蒲松齡研究;2006年04期
2 趙洋;;羌族釋比羊皮鼓舞的美學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3 張富文;;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產黨宣言》為中心的考察[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4 趙曦;趙洋;;羌藏文化對話發(fā)展中的羌族釋比文化——論中西多元文化對話中的羌族釋比文化(下)[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5 張舜清;;論儒家“生”之倫理的理論淵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3期
6 董龍昌;;蘇格拉底“美在效用說”新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7 蔡庸禮;;寫作文化精神論[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年02期
8 王曉崗;;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是第一原理嗎——對文學理論教學的一個想法[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9 楊增和;論佛教對日本物語文學思維圖式的影響[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10 李恩來;符號的世界——人學理論的一次新突破——恩斯特·卡西爾人學思想探析[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勝祥;;中國農民土地所有權幻覺探析[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艾翔;;換個符號,美在人間天堂——淺析空間環(huán)境藝術設計中的視覺符號[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3 王麗;;技術中的符號[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4 韓云波;;論大陸新武俠的文化先進性[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王珂;;新詩要適度重視音樂形式高度重視排列形式——新詩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舉隅[A];21世紀中國現(xiàn)代詩第五屆研討會暨“現(xiàn)代詩創(chuàng)作研究技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王彬;向茂甫;;教育學史在我國的演進和發(fā)展——學科制度建設的視角[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7 申仁洪;;論柏拉圖的課程理念[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申仁洪;;論中世紀基督教課程理念的演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9)——外國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張開城;;哲學視野下的文化和海洋文化[A];中國海洋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10 孫怡村;;淺析南陽漢畫像石天文圖像之功能[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凱波;屈騷評論與漢代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魏曉虹;《閱微草堂筆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褚連波;湘西文化與沈從文的小說創(chuàng)作[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楊玲;林譯小說及其影響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志奇;北京人民大會堂室內環(huán)境藝術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10 朱德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祝孚;傳統(tǒng)魚紋圖案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應用[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2 袁佳穗;虛擬環(huán)境下的人際互動[D];湘潭大學;2010年
3 張蒲香;區(qū)域文化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影響[D];湘潭大學;2010年
4 王艷紅;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黃莉萍;中學語文語感教學探索[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周珍;利科的解釋學符號美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蕾;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語感培養(yǎng)問題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別淑花;剪紙藝術的形式特征及象征意蘊[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鄒一斌;中學語文教學落實生命教育芻議[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韓蕾;對人性本真的執(zhí)著追尋[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張建偉;反思——改進教師教學行為的新思路[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2 劉智運;;學習理論的新發(fā)展——內化與外化的雙向建構學習理論研究[J];教學研究;2008年04期
3 楊啟亮;轉變教學觀念的問題與思考[J];教育科學;2000年02期
4 吳義昌;;教師自我反思之反思[J];教育評論;2008年04期
5 許佩卿;;學習力及其作用[J];教書育人;2011年3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建軍;;教學主張: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在維度[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年08期
2 詹子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循序漸進 熟讀精思——朱熹的幾種教學主張[J];宜賓學院學報;2010年08期
3 余文森;;“教學主張”造就名師團隊[J];新教師;2013年12期
4 楊梓生;;教學主張?zhí)釤挕尳處熥呦虺墒靃J];福建教育;2014年Z2期
5 夏青峰;;讓數學教育更有價值——我的教學主張[J];江蘇教育;2007年12期
6 肖川;;我的教學主張[J];江蘇教育;2007年Z1期
7 林麗卿;;我的教學主張 洪災襲來有大愛[J];新課程(綜合版);2011年01期
8 曾寶俊;;經歷科學·體驗科學·理解科學——我的教學主張[J];江蘇教育;2011年Z1期
9 王金濤;;教學主張:在傳承中追求共生[J];小學語文教學;2012年35期
10 宋運來;;名師教學主張的特質[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3年Z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菊梅;;倡四讀 烹三味 益一生——我的校本化教學主張[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yè)學校 周如俊;低效課堂呼喚教師的“教學主張”[N];江蘇教育報;2012年
2 福建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 余文森;教學主張:教師從優(yōu)秀走向卓越的生長點[N];中國教育報;2014年
3 本報記者 趙小雅;以教學主張引導名師實踐歷練[N];中國教育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雄鋒;蘇地新生代語文名師教學主張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5734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57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