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度文本走向現(xiàn)象文本——教學內容的經驗價值與語意重建
[Abstract]:As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system text, the teacher's teaching is regulated. When we investig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in the teaching activity itself,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no longer a systematic text, but a phenomenon world that can be essentially intuitive. The key to change the teaching content from the system text to the phenomenon text is to examine the empirical value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from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activities. The empirical value of teaching content is embodied in the individuality, intentionality and gene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Restore the empirical value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so that the teaching content has become a language process. The semantic world of teaching content can be rebuilt from the aspects of object teaching content, signify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realistic teaching content.
【作者單位】: 江西師范大學教育研究院;
【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一般課題“傳統(tǒng)教育制度向現(xiàn)代教育制度轉型的現(xiàn)象學研究”(編號:15YB014)
【分類號】:G42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洪桂民;;初中歷史教育與人文精神塑造[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2 伊迎;;化功大法——評后結構主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1期
3 申屠云峰;;米勒的翻譯倫理觀淺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11期
4 黃裳裳;;理解“典型環(huán)境”觀念的理性基礎及多元視角[J];安徽文學論文集;2005年00期
5 楊勇;;教育:成為你自己——人與教育關系的哲學思考[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6 陳修梅;;高師教育學課程合作式案例教學實施情況的調查與思考[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12期
7 郭翠菊;;論預設與生成并重的課堂教學目標特性[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8 郭翠菊;;論教師教育中教育學教學的“史·思·用”三維模式[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9 張世英;兩種哲學,兩種語言觀[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10 徐珂;;解構論對傳統(tǒng)哲學語言觀的消解[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李松林;;聲音制作技術的發(fā)展與嬗變[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2 周勇;王存寬;;近代科學課程及其開發(fā)范式批判[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仰海峰;;形而上學的解構與面向未來的承諾:德里達解讀馬克思[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勇;解構批評:形態(tài)與價值[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學本體論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陳明達;多樣性與有限性[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福海;論海德格爾的本源之思與詩性突圍[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段鵬;開放的藝術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6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教學論本土化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吳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學[D];吉林大學;2011年
8 王瑜;西方發(fā)展觀研究:理論探微·殊異甄析·啟迪價值[D];吉林大學;2011年
9 卓立;歷史相對主義的脈絡[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汪麗梅;知識觀視域中的教學方法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浩華;高中美術鑒賞“有效教學”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慶敖;對話性高中歷史課堂構建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秀連;中學“大班小班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周宏煒;河北省普通高校時尚健身舞蹈課程開展現(xiàn)狀與設計推廣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邵秀娟;符號塑造:進城農民工子女學習困難問題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6 林立瓊;構建智慧化中學語文教學課堂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7 竭蔚;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差異教學的研究與實踐[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8 譚關漁;中學本色作文導寫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黎劍鋒;本色作文導寫課堂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公薇娜;中學書法教育校本課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平;張岐;;精細化學品化學教學內容的重組及更新[J];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02期
2 高建軍;;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與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5期
3 關世榮;王美彥;;優(yōu)化高職教學內容體系的探析[J];遼寧高職學報;2009年04期
4 林彩琴;;根據“學情”取舍教學內容——以《竹影》為例談教學內容的取舍[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年11期
5 吳康寧;;對教學內容的若干社會學分析[J];教育評論;1993年04期
6 ;改革教學內容實現(xiàn)三個服務[J];教育與職業(yè);1994年06期
7 陳穎,沈峰;論教學內容的處理及講課藝術[J];煤炭高等教育;1994年03期
8 張徐順;高校教學內容必須更新[J];探索與爭鳴;1995年09期
9 關秉賢;關于高工專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考[J];電力高等教育;1995年04期
10 殷愛蓀,朱永新;論高等學校教學內容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199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麗虹;;會計教學內容現(xiàn)狀分析及改革方式探索[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楊武軍;郭娟;;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的專業(y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A];第三屆教學管理與課程建設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3 張娟;;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4 王彬;;對教學內容呈現(xiàn)模式的一點思考[A];2013年10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5 張銳;王東敏;;安全教育與自衛(wèi)防身教學內容體系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高校田徑科研論文報告會論文專輯[C];2007年
6 趙秀芳;;多媒體組合在地理愉快教學中的運用研究[A];地理教育與學科發(fā)展——中國地理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7 楊序謹;;高端會計人才培養(yǎng)與會計高等教育改革探索[A];第三屆海峽兩岸會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張永順;許顏暉;李繼剛;李忠紅;張t,
本文編號:25237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523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