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zhuǎn)課堂”的學習滿意度——高校課程教學行動研究
[Abstract]:The research includes three stages: demand analysis and planning stage, action implementation and adjustment stage,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stage. The study designs and implements the curriculum pla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and needs analysis in the early stage. After describing the background and proces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ory factors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wo-factor theory, thus providing guidance for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n open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llect 109 thought unit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18 categories of satisfactory factors and 13 categories of unsatisfactory factors, and then the contents of these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explained in depth. Flipping classroom requires teachers to devote more time and energy to individualized tutor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sense of self-worth.
【作者單位】: 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分類號】:G43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盧強;;翻轉(zhuǎn)課堂的冷思考:實證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2 桑新民;李曙華;謝陽斌;;21世紀:大學課堂向何處去?——“太極學堂”的理念與實踐探索[J];開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3 于文浩;;混合學習的新視野:構(gòu)建組織的學習與績效體系[J];遠程教育雜志;2010年01期
4 徐妲;鐘紹春;馬相春;;基于翻轉(zhuǎn)課堂的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及支撐系統(tǒng)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3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文旗;;語文課堂教學目標設(shè)置的問題與對策研討[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2 章敏;;大學生高學習焦慮的成因分析及調(diào)適[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3 段金惠;董廣鈞;;分層教學: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4 范婷;;高師古箏集體課的教學實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1期
5 尹寧寧;;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方法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6 王小康;;教師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探析[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7 李曉平;郭靜恒;李秀杰;;淺析影響學生運用英語能力發(fā)展的相關(guān)因素[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8 莊香香;;新課程背景下聾校語文課堂學習起點芻議[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1年10期
9 江宇;;從心理學視角論體育與健康課程運動技能目標的價值定位[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10 張萍萍;;“變式教育”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的藝術(shù)應(yīng)用[J];北京教育(普教);2012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婷;;在知識產(chǎn)權(quán)教育活動中激發(fā)青少年創(chuàng)新內(nèi)驅(qū)力的實踐和思考[A];探索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2 施曉蕓;唐征宇;;上海市專家型體育教師成就目標和人格特征的研究[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令寶;許樹海;;果敢心理訓(xùn)練在背越式跳高教學中的應(yīng)用研究[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4 金玉芳;;利用田園活動提高大班幼兒的任務(wù)意識[A];科學教育的實踐與探索[C];2012年
5 崔聰;楊鈴;魏松杰;;基于安卓移動技術(shù)的計算機科學課程實踐云平臺的設(shè)計與實現(xiàn)[A];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信息化分會第十二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4年
6 郭佳;高東懷;寧玉文;;翻轉(zhuǎn)課堂設(shè)計與應(yīng)用探析——以西北大學研究生《教育技術(shù)學》課程為例[A];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信息化分會第十二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4年
7 顧珍珍;;提高低年級學生計算正確率的策略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8 孟少華;;重新認識體育教學中的技能觀[A];《體育科研》2002年第1期(總第85期)[C];2002年
9 周玉偉;石軍麗;;實施體育家庭作業(yè)對增強學生體質(zhì)有效性的探究[A];《西部體育研究》2012年第2期(總第126期)[C];2012年
10 陳俊錦;林曉儀;;用“情境”來觸動學生——淺談情景教學法在技校網(wǎng)絡(luò)相關(guān)課程上的應(yīng)用[A];中國職協(xié)2014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wù)撐募ㄖ袃裕C];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洪富;大學場域變遷中的教學與科研關(guān)系[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王洪席;過程課程觀的構(gòu)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樸宣姝;學前對韓漢語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陳銀心;馬來西亞國民中學初中華文教材中的價值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5 蘇德;多維視野下的雙語教學發(fā)展觀[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6 何善亮;有效教學批判[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閆龍;地理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李方安;論教師培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鐘永江;中學物理資源開發(fā)與應(yīng)用方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謝同祥;教育信息化系統(tǒng)規(guī)劃及其知識咨詢系統(tǒng)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久美;中學音樂鑒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高明穎;美國教師職前教育階段的教育實習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徐尚朝;中小學教師在線專業(yè)發(fā)展平臺分析及框架設(shè)計[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陸倩;初三語文讀寫復(fù)習中的“引導(dǎo)自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楊歡;初中數(shù)學自主學習指導(dǎo)策略的實踐與探索[D];蘇州大學;2010年
6 殷蔚宇;大陸蘇教版高中化學與臺灣地區(qū)全華版高中化學教材的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張艷;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古鴻燕;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張建國;中學思想政治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黃立宇;圖式理論在小學語文段落閱讀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強;;基于e-portfolio高校實踐性課程評價模式的重構(gòu)[J];中國遠程教育;2010年03期
2 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shù)理論的新發(fā)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3 李克東,趙建華;混合學習的原理與應(yīng)用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4 余勝泉,毛芳;非正式學習——e-Learning研究與實踐的新領(lǐng)域[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5 盧強;;課程學習活動設(shè)計重審:活動理論視域[J];電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6 桑新民;;探索中國遠程教育的強國之道——遠程教育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思考[J];開放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7 梁林梅;;工作場所的學習和績效:技術(shù)的影響與變革——訪著名績效咨詢專家艾莉森·羅塞特博士[J];開放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8 桑新民;謝陽斌;;21世紀:學習向何處去——綠色學習研究論綱[J];開放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9 何玲,黎加厚;促進學生深度學習[J];現(xiàn)代教學;2005年05期
10 汪詩林,吳泉源;開展虛擬實驗系統(tǒng)的研究和應(yīng)用[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00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樊潔;;教師的教學行動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年05期
2 陳林;;做課題:語文教學行動研究的更高平臺[J];教育學術(shù)月刊;2014年04期
3 謝莉莉;談?wù)劷虒W行動研究在大學英語精讀教學中的應(yīng)用[J];河池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4 王瀛鴻;教學行動研究與英語寫作[J];遼寧商務(wù)職業(yè)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5 吳曉春;教學行動研究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S1期
6 劉曉麗;教學行動研究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yīng)用[J];蕪湖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劉列斌;;教學行動研究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8 陳永國;賀曉梅;;教學行動研究在翻譯教學中的應(yīng)用[J];萍鄉(xiāng)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1期
9 宋秀云;;淺談教師教學行動研究[J];張家口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10 施寶林;;教學行動研究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yīng)用[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5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唐樣樣;“小學識字教學行動研究”的個案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宏;以策略訓(xùn)練為基礎(chǔ)的閱讀教學行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佘艷;大學英語課堂口語錯誤的教學行動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2年
4 楊麗珍;教學行動研究在任務(wù)型教學中的應(yīng)用[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2759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275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