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網(wǎng)絡(luò)空間的物理演示實驗教學平臺
[Abstract]: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nd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of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s to provide free and shar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a new scheme of physical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utilization is proposed. By creating a physics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platform based on shared network space, this scheme is helpful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ime domain and geographical limi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physics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learning behavior in the digital age, students' microlesson and fragmentation. Through the concrete measures of creating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of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based on "360 Cloud Faisco", this paper carries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to this scheme, and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use of physics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in the flipping classroom mode.
【作者單位】: 黑龍江科技大學理學院;
【基金】: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資助(GBD1211055;GBC1212085) 黑龍江科技大學青年才俊計劃資助
【分類號】:G434;O4-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佩華;包能勝;康全禮;陸小華;熊光晶;林鵬;陳嚴;;CDIO在中國(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2 李海寶;任常愚;金永君;丁宏偉;郭鐵梁;;課堂教學中物理工程教育素材的開發(fā)與融入[J];物理與工程;2011年04期
3 顧佩華;包能勝;康全禮;陸小華;熊光晶;林鵬;陳嚴;;CDIO在中國(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4 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5 李海寶;任常愚;;基于網(wǎng)絡(luò)公共空間的輔助教學平臺的構(gòu)建[J];中國遠程教育;2014年04期
6 李海寶;任敦亮;李曉萍;郭鐵梁;丁宏偉;;構(gòu)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物理演示實驗基地[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年10期
7 李海寶;劉炳勝;金永君;李社;劉輝;;新形勢下大學物理演示實驗的利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年04期
8 李晨璞;胡金江;謝革英;賈利云;馬麗紅;張洪亮;王克;;基于LabVIEW的理想氣體自由擴散動態(tài)演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年04期
9 李晨璞;謝革英;胡金江;張禮剛;田野;李建寬;范虹;;基于LabVIEW的牛頓環(huán)實驗動態(tài)仿真[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年06期
10 李富全,張曉春,趙志洲;圍繞工程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深化工科大學物理教學改革[J];中國高教研究;200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解光亮;董有爾;陳寶明;;全開放式物理演示探索實驗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03期
2 趙躍英;王祖源;;注重基礎(chǔ)物理課程與專業(yè)學科間的銜接——大學物理教學設(shè)計之五[J];物理與工程;2010年04期
3 蔣雅琴;;大學物理演示實驗室開放教學初探[J];物理與工程;2011年02期
4 班陳隆;;建立物理演示實驗室提高物理教學效率[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年05期
5 李海寶;吳云鵬;劉炳勝;任敦亮;王豐;;談制作和自主開發(fā)大學物理演示裝置的原則[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08年01期
6 李海寶;劉炳勝;吳云鵬;郭鐵梁;徐寶玉;;依托精細化管理,加強物理演示實驗室建設(shè)[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08年02期
7 陳敏;李瑾;;30年來中國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背景研究——基于多重制度邏輯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8 張晏;;基于工程意識的“道路工程CAD”實訓教學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2年04期
9 韓炬;王寶中;;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包裝工程專業(yè)認識實習改革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3年04期
10 韓炬;王寶中;;基于CDIO教學理念的包裝工程專業(yè)教育改革與實踐[J];包裝學報;2013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郭明磊;潘穎;;強化大學物理演示實驗 努力提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A];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2 李雅麗;;基于CDIO理念的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yè)綜合改革研究與實踐[A];中國會計學會會計教育專業(yè)委員會2014年年會暨第七屆會計學院院長論壇論文集[C];2014年
3 王健慶;;中醫(yī)院校計算機課程慕課教學的思考[A];第一屆中國中醫(yī)藥信息大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吳婧姍;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改霞;CDIO理念在高職院!队嬎銠C應(yīng)用基礎(chǔ)》課程教學中的應(yīng)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2 鹿龍;基于Flex的虛擬儀器程序開發(fā)工具設(shè)計[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3 張英;基于CDIO理念我國機械設(shè)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本科課程體系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4 鄭永鋒;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yè)項目驅(qū)動課程體系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4年
5 寇海飛;繼續(xù)教育戰(zhàn)略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6 韓璐;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效果調(diào)查及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7 程洋洋;翻轉(zhuǎn)課堂中過程性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gòu)建與應(yīng)用研究[D];云南大學;2015年
8 董晶;慕課(MOOC)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高等教育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15年
9 劉彬;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年
10 刁守娣;小學數(shù)學翻轉(zhuǎn)課堂的課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曉鋒;王忠華;;網(wǎng)絡(luò)教學平臺在高校課程教學中的應(yīng)用調(diào)查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2年02期
2 李元杰,湯正新;現(xiàn)代數(shù)值計算、模擬技術(shù)與力學典型模型教學[J];大學物理;2002年10期
3 李曉強;孔寒冰;王沛民;;部署新世紀的工程教育行動——兼評美國“2020工程師”《行動報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4 ;探尋中國工程教育改革之路——“新形勢下工程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高層論壇紀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5 陳金江;許曉東;;2007年全國工程教育改革研討會紀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6 陸小華;熊光晶;陳珠琳;;設(shè)計導向的工程教育改革理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7 顧佩華;沈民奮;李升平;莊哲民;陸小華;熊光晶;;從CDIO到EIP-CDIO——汕頭大學工程教育與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8 查建中;;論“做中學”戰(zhàn)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9 雷環(huán);湯威頤;Edward F.Crawley;;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多層次、專業(yè)化的工程科技人才——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人才理念和培養(yǎng)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10 熊和平;岳愛臣;;CDIO工程教育模式:誤解的澄明與風險的規(guī)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睿;信息技術(shù)與課程整合的新趨向[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雪塵;;應(yīng)用型本科院校物理演示實驗室的建設(shè)[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2 鄭志遠;張自力;樊振軍;董愛國;周惟公;;物理演示實驗的作用與課程建設(shè)實踐[J];中國科技信息;2010年20期
3 張巖;;物理演示實驗室建設(shè)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yīng)用;2012年24期
4 游泳;鄧玲娜;劉義保;魯勇花;;開展有效教育實施 建設(shè)有特色的物理演示實驗室[J];科技視界;2012年25期
5 王引娣;;淺談物理演示實驗及實驗室建設(shè)問題[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1995年02期
6 梁竹健;努力提高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水平[J];高等理科教育;1997年01期
7 李富全;趙志洲;張曉春;趙慶年;羅延忠;;以評促建 銳意改革 成功建設(shè)物理演示實驗室[J];實驗技術(shù)與管理;1998年04期
8 梁竹健;努力提高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水平[J];大學物理;1999年06期
9 劉志洲,李富全,李曉萍,張曉春;物理演示實驗室建設(shè)的實踐與探索[J];大學物理實驗;1999年02期
10 吳方平;解希順;朱焯煒;;實物,錄像與動畫的協(xié)調(diào)——關(guān)于大學物理演示實驗中三者關(guān)系的討論[J];物理通報;2006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王四海;;學生積極參與是一種有趣有效的物理演示實驗模式[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9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景彥君;肖虹;;物理演示實驗的開發(fā)與研究[A];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3 董愛國;周惟公;張自力;馮娟;鄭志遠;樊振軍;;物理演示實驗平臺建設(shè)及其開放的實踐與探討[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7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梁臣鑄;;關(guān)于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幾點思考[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五卷)[C];2013年
5 孫錫良;;大學物理演示實驗的五步教學法[A];2005年全國高校非物理類專業(yè)物理教育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張靜;;做好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六部曲”[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六卷)[C];2013年
7 郭明磊;潘穎;;強化大學物理演示實驗 努力提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A];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8 路峻嶺;汪榮寶;;關(guān)于物理演示實驗弦駐波實驗的研究[A];2005年全國高校非物理類專業(yè)物理教育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樟樹市觀上鎮(zhèn)郭峰小學 徐小英;物理演示實驗的教學改革芻議[N];宜春日報;2008年
2 張洋;淺談物理演示實驗教學[N];黔西南日報;2009年
3 安微 蘆濤;幾例電、磁演示實驗[N];電子報;2008年
4 張家川縣第三高級中學 王鑫峰;淺談物理演示實驗設(shè)計[N];甘肅日報;2009年
5 馬鳳英 農(nóng)五師八十四團中學;初中物理演示實驗四忌[N];博爾塔拉報;2009年
6 唐陸軍;淺談物理演示實驗教學[N];大眾科技報;2008年
7 清水縣第六中學 金生;物理演示實驗七法[N];甘肅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素才;師范大學物理演示實驗室教育功能的構(gòu)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吉成元;普通物理演示實驗方法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3 徐軍;農(nóng)村初中探究式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尹曉燕;物理演示實驗的基本方法及在實驗設(shè)計中的應(yīng)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蘇艷麗;新課程理念下中學物理演示實驗的改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郭寶寶;物理演示實驗儀器設(shè)計與制作[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7 何連春;中學物理演示實驗的方法研究與設(shè)計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肖發(fā)新;物理演示實驗教學設(shè)計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9 張冬梅;高中物理演示實驗的設(shè)計方法研究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蔣雅琴;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研究與教學網(wǎng)站的開發(fā)[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2741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27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