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高考”看高中與大學的銜接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underst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merican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by examining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way of university admiss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the high school curriculum. The America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gaokao) evaluates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potential and other qualities through the standardized Test (SATACT), and the admiss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actively responds to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 The diversified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examin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with high school curriculum evaluation are not only helpful for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transition to the university stage in the aspects of learning methods and thinking habits, etc. More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good foreshadowing, China's secondary education reform has a reference role.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DOA120325) 天津市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125z026)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57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郭志明;;美國高中必修課的選修機制及其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11年08期
2 胡慶芳;美國中學課程的設置、管理與評價[J];天津教育;2003年02期
3 王喜娟;;美國高中與大學銜接模式之雙學分課程探究[J];外國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4 楊光富;美國高考制度的三大特色[J];中小學管理;2003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耿淑玲;;美、英、法、日四國高考比較[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9期
2 陳忱;;中美中學教學評價對比研究——也談新課標下中學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的實施[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年08期
3 孟祥林;美法日研究型課程設置之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年06期
4 加草曼;;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整合的對策研究[J];讀書文摘;2015年16期
5 汪丞;鄭剛;;美國高中生面對高考為何如此平靜[J];湖北招生考試;2005年24期
6 馬笑顏;孫河川;;中英美大學入學考試制度比較[J];湖北招生考試;2008年16期
7 杜勇;陳家斌;;高等教育缺什么——從高考奇才周劍看我國高等教育的缺失[J];理工高教研究;2007年03期
8 梅儀新;;高等教育制度比較研究熱點問題回顧與思考[J];教學研究;2007年05期
9 趙風波;趙鈺;;美國社區(qū)學院雙學分運動的探討與啟示[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10 王恒;;部分國家高考制度比較與我國高考制度改革[J];江蘇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韋立君;美國公立高中能力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昌旭;非重點高中發(fā)展的困難與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03年03期
2 方彤;瑞典高中教育的未來走向[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年02期
3 程鳳春;丹麥高中教育的構成及未來走向[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年10期
4 孫鶴娟;;農村高中教育亟待加強[J];吉林人大;2003年09期
5 譚紹華;向傳書;;打造民族貧困山區(qū)高中教育的航空母艦——石柱縣建設“高中城”側記[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3年11期
6 周浩波;深化改革推動高中教育快速健康發(fā)展[J];遼寧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7 周如俊;;談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職普結合的高中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04年05期
8 秦彩蓮;我省普及高中教育的思路及對策[J];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04年02期
9 陳先樂,彭廣榮,廖澤;廣西農村高中教育現狀抽樣調研報告[J];基礎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10 冷淑蓮,冷崇總;江西高中教育收費與成本分析[J];金融與經濟;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林保健;;依靠社會力量 發(fā)展高中教育——加快普通高中發(fā)展的政策研究[A];第四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和2005中國教育熱點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蔣敬哲;;關于現代高中教育人才觀的幾點看法[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徐敦和;;高中的教育 使命與追求[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華夏教師篇卷1)[C];2013年
4 胡艾中;王聯榮;;民辦高中的發(fā)展現狀與對策——來自民辦巴東神農溪高中調研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閆建璋;;免費高中教育:開發(fā)我國人力資源的有效路徑——高中教育產品屬性的視角[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馮幫;汪傳燕;;農村普通高中貧困生面臨的問題與對策——基于湖北省Z市的實證研究[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田健;;普通高中國家資助政策實施方案研究[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魏真;;我國高中教育擴張與學校規(guī)模效益[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王土慶;劉永軍;;當前制約高中教育健康發(fā)展的十大關鍵性因素[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岑家輝;;高中學校內部沖突管理的研究——以教師為主要觀察點[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宋曉夢;“十五”期間大力發(fā)展高中教育[N];光明日報;2001年
2 本報記者 曾毅;聚焦農村高中教育[N];光明日報;2003年
3 劉金輝;發(fā)展高中教育要處理好五對關系[N];甘肅日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徐曉敬;高中的大門越敞越寬[N];遼寧日報;2004年
5 記者 周錚;我國加強農村高中教育建設[N];農民日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王淑軍;高中教育如何走出瓶頸[N];人民日報;2001年
7 記者溫紅彥、陳杰;加快高中教育發(fā)展[N];人民日報;2002年
8 賀春蘭;高中階段教育還要大發(fā)展[N];人民政協(xié)報;2001年
9 本刊記者 寇軼敏;我省高中教育舊貌將換新顏[N];山西經濟日報;2004年
10 郝從容 秦曉珍;高中教育之我見[N];山西經濟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聞待;論高中教育的多樣化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慧娟;高中數學新課程實驗教科書使用調查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3 韋立君;美國公立高中能力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孔凡琴;多維視閾下的英國高中教育辦學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喜娟;美國綜合高中發(fā)展危機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沈蘭;普通高中學分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謝世杰;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識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顧輝;教育:社會階層再生產的預演一項對H市兩所高中的研究[D];上海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左濤;科學發(fā)展觀視閾下普通高中素質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伊永生;我國綜合高中發(fā)展可行性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3 白云;生命教育理念在高中教育觀念中的滲透初探[D];云南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建江;關于農村高中負債的調查報告[D];蘭州大學;2011年
5 王魯蛟;廣西高中階段教育的現狀、問題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6 寧永紅;我國試辦綜合高中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天津大學;2003年
7 伏金祥;天水市民辦高中教育定位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8 王家剛;韓國高中教育管理個案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0年
9 韋立君;美國公立高中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王正惠;農村高中教育發(fā)展指標體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991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19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