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體性教育的德國復式教學運行機制及啟示
本文選題:主體性教育 + 德國復式教學。 參考:《外國中小學教育》2015年06期
【摘要】:德國復式教學是一種典型的主體性教育實踐,將學生視為能動的、獨立的主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點培育學生的主體能力。德國復式教學的主體性教育因素包含自主學習階段的主體性教學設(shè)計和新課教學中的主體性教育原則,通過學生跨年段交往中的模仿學習、多層次多類型教師合作、不同年級的學習任務和學習時間差異等機制來實現(xiàn),能力導向而非內(nèi)容和考試導向的教育標準為復式教學的主體性教育運行提供了保證。
[Abstract]:German duplex teaching is a typical practice of subjective education, which regards students as active and independent subjects, respects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subjective ability. The subjective education factors of German duplex teaching include the subjective teaching design in the stag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subjective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new courses. Through the imitation of students in the cross-year communication, the multi-level and multi-type teachers cooperate. The learning task and learning time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grades are realized. The educational standard of ability orientation rather than content and examination provides the guarantee for the operation of subjectivity education in duplex teaching.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
【分類號】:G42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陳桂生;;“學生行為管理”引論[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1期
2 吳康寧;;主體性是否為教育的一種本質(zhì)屬性[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6年02期
3 邱關(guān)軍;;伍爾夫模仿學習理論述評[J];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奇;;班級管理中的規(guī)范取向與價值取向[J];才智;2009年26期
2 許瓊?cè)A;;在園幼兒行為管理的依據(jù)、成因和策略[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10期
3 賴文強;;加強大學生業(yè)余時間管理的幾點思考[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0年24期
4 陳立棟;;淺析高校輔導員應對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對策[J];滄桑;2008年02期
5 亓嘉;吳旭丹;;以“公益服務進千家模式”提升高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J];滄桑;2010年02期
6 郝德永,張寶泉,柳海民;論學生主體及其發(fā)展[J];東北師大學報;1998年04期
7 許瓊?cè)A;;《在園幼兒行為管理的研究》課題結(jié)題報告[J];兒童發(fā)展研究;2012年01期
8 喬玉;;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模仿作用實證研究[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5年05期
9 徐宏偉,徐桂寶;體育教育的主體性思辯[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10 朱新梅;簡論主體性教育在我國的發(fā)展[J];教育科學研究;1998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洪明;從“管理”到“輔導”:班級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裕;高校教育服務公平評價及效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3 王姣姣;實踐與反思:課堂教學行為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4 冉玉霞;學校教育中的懲罰與學生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章樂;現(xiàn)代教育與恐懼制造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6 邱關(guān)軍;學生模仿論[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7 黃曉珊;“共在”的意義[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艾潔;教育懲罰的人性基礎(chǔ)[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鄭春梅;主體性體育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葉志明;論和諧道德教育[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符榮華;學習化社會學生主體性教育新教學模式的理論建構(gòu)[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錢曉燕;陸良師范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能力培養(yǎng)對策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周先榮;學校和諧紀律管理之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曹書陽;學生行為管理中的教育—高中校規(guī)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王英;柔性管理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9 陳蕾;學生管理與指導的分工負責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王學軍;走向班級生命共同體:從傳統(tǒng)班級管理向班級學生自主管理轉(zhuǎn)變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澤元;自我、主體性和主體性教育[J];重慶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1期
2 傅梅芳;主體性、主體性教育及其實現(xiàn)[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3 王文麗;淺談主體性教育[J];邯鄲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4 胡斌武;試論主體性教育的研究[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04期
5 張武華;充分釋放教育自身的能量──也論主體性教育及其內(nèi)涵[J];江西省團校學報;2001年02期
6 陳雯;論主體性和主體性教育[J];福建建筑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Z1期
7 何斌;談主體性教育內(nèi)涵[J];理論界;2001年06期
8 楊運湘,邱長華;在自然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主體性教育[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8期
9 李桂云;主體性教育及其現(xiàn)實意義[J];天中學刊;2001年S1期
10 孫峰,許杰文;簡論人的主體性與素質(zhì)教育的關(guān)系[J];中國民族教育;2001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張麗英;;高職院校學生主體性教育的思考[A];經(jīng)濟發(fā)展與管理創(chuàng)新--全國經(jīng)濟管理院校工業(yè)技術(shù)學研究會第十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張麗;;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主體性培養(yǎng)的一些方法[A];第三屆教學管理與課程建設(sh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2年
3 高燕;;現(xiàn)代性的后果及其教育反思[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曹偉;;如何在政治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A];2014年4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5 肇源縣新站鎮(zhèn)第一中學課題組;;農(nóng)村初中主體性教育實驗報告[A];走進新教育:黑龍江省教育學會“十五”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成果集[C];2006年
6 ;主體性教育理念之歌——主體教育研究與實踐[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二——教苑擷英[C];2002年
7 王文今;;學生主體性道德素質(zhì)培養(yǎng)的哲學思考[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8 王改艷;;在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小學生的主體性教育[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三卷)[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浙江省上虞市驛亭鎮(zhèn)中心小學 孫建平;主體性教育中的教師角色[N];中國教育報;2002年
2 臨川三中 朱曉南;主體性教育是創(chuàng)新教育的必然選擇[N];中國信息報;2003年
3 西和縣大水街學校 張月萍;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主體性教育[N];甘肅日報;2010年
4 張子南 華東師范大學;自覺服務國家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戰(zhàn)略[N];組織人事報;2013年
5 王敏;騰飛中的三十一中學[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6 山東省滕州市東郭鎮(zhèn)大緒小學 馮維江;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怎樣突出學生的主體性[N];學知報;2011年
7 記者 朱封金邋通訊員 陳斌;讓個性得到張揚[N];咸寧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許鶴;向新世紀交份合格答卷[N];吉林日報;2000年
9 賀瑛(作者為復旦大學應用經(jīng)濟學博士后);全新視角的“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N];文匯報;2003年
10 本報記者 蘇婷;科研撐起學校一片天[N];中國教育報;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華偉;主體性道德人格培養(yǎng)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姬華蕾;主體性教育的文化比較與現(xiàn)實選擇[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勁;論人的主體性教育[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2年
4 娜仁高娃;生命哲學視野下的主體性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鄭春影;當代主體性教育的反思與重構(gòu)[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張海霞;“以學論教”-主體性教育的本土言說[D];聊城大學;2014年
7 余桂紅;論大學主體性教育理念[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8 李鈺茜;主體性教育的困境與出路[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9 李文;關(guān)于我國中學主體性教育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10 袁麗華;主體性教育視野下的中職學生教育管理基本走向探析[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188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018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