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博物館教育到場館學習的演進:歷史與邏輯
本文關鍵詞:從博物館教育到場館學習的演進:歷史與邏輯
【摘要】:中國與西方的教育體系中對于"場館"這一名詞的界定有不同的研究方向,理解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偏差。目前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中,場館教育還不能被所有人所認識正確,并且已經持續(xù)了較長的時間。這其中的主要原因便是場館教育的身份界定存在很多不清晰明確的地方。對于目前的教育來講,場館的自身體現(xiàn)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因素。因此,本文將結合實際現(xiàn)狀,對博物館教育功能的發(fā)揮的歷史演變進化以及背后所在的內在邏輯進行深入探索。從現(xiàn)代意義的角度上對所構成的場館教育的歷史發(fā)端與隱藏的啟蒙精神進行研究,響應近年來的教育民主化的號召。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對歷史與邏輯進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并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影響與原因,為博物館教育確立價值取向,提供有效的經驗加以借鑒。站在歷史的角度上,對場館學習的研究焦點與發(fā)展趨勢進行評述。總而言之,將博物館教育到場館學習的演進研究完善并探尋其中的歷史與邏輯將更好的推動我國的場館教育事業(yè),從而保證我國教育產業(yè)的平穩(wěn)發(fā)展。
【作者單位】: 信陽博物館;
【分類號】:G266
【正文快照】: 前言曾有相關學者提出:“博物館教育的歷史是無法捉摸透徹的,博物館教育工作者幾乎沒有時間停下來喘氣,就馬上投入到下一個項目中去了。有關博物館教育的記憶也隨著人們工作崗位的不斷變化逐漸消失在歷史的云煙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博物館教育實踐不斷被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齊吉祥;;試論博物館教育的主體和客體[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6年04期
2 孫婉姝;;博物館教育功能理念的新探索[J];滄桑;2009年01期
3 姚香勤;;農村博物館教育的現(xiàn)狀及對策[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4 劉新;;關于我國博物館教育的變革[J];文博;1986年06期
5 余玉龍;試析博物館教育的特性[J];中國博物館;1988年03期
6 劉新;;論博物館教育的對象[J];文博;1988年02期
7 王立巖,魯欣;博物館教育——持續(xù)的挑戰(zhàn)[J];中國博物館;1990年04期
8 郭福祥;談博物館教育中的人[J];中國博物館;1990年04期
9 劉曉暉;;博物館教育源流新探——兼談東西方文化觀念差異[J];北方文物;1990年03期
10 劉文求;;博物館教育目的之探討[J];中國博物館;199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火根;;博物館教育與精神文明建設[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2 于延俊;;淺談博物館教育的實效性[A];北京博物館學會第三屆學術會議文集[C];2000年
3 石建文;;淺議博物館教育功能的創(chuàng)新[A];湖南省博物館學會2010年會暨博物館免費開放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李振清;;從博物館教育職能談與學校教學的關系[A];北京博物館學會首屆學術討論會文集[C];1987年
5 ;第二章 博物館社會教育的主體和客體[A];博物館社會教育[C];2006年
6 李萍;高清;;論博物館教育功能的發(fā)揮[A];贛博論壇——博物館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瞻論文集(一)[C];2003年
7 李紅;;練好三項基本功提高縣級講解員水平[A];贛博論壇——博物館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瞻論文集(一)[C];2003年
8 鄭智;;博物館教育漫談[A];北京博物館學會第四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9 黃晨;;創(chuàng)新是博物館教育服務的強大動力[A];回顧與展望:中國博物館發(fā)展百年——2005年中國博物館學會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5年
10 藍國英;;淺議博物館教育活動[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衛(wèi)華;博物館教育的新思維[N];中國文物報;2011年
2 易明;數(shù)字化時代的博物館教育須轉變觀念[N];中國文化報;2013年
3 劉衛(wèi)華;充滿活力的博物館教育[N];中國文物報;2014年
4 陳齊放;博物館教育的時代命題[N];中國文物報;2007年
5 易運文;免費開放利于博物館教育功能實現(xiàn)[N];光明日報;2007年
6 許祖華;陜西博物館教育列入教學計劃[N];西部時報;2007年
7 布魯斯·阿爾什那;藝術博物館、教育和公眾[N];中華讀書報;2008年
8 鄭文;應將博物館教育列入國民教育[N];貴陽日報;2009年
9 自庶;加強博物館教育職能[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10 本報記者 崔波;規(guī)范博物館教育 為和諧社會服務[N];中國文物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鄭奕;博物館教育活動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若谷;博物館與學校合作開展教育活動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黃丹萍;素質教育理念下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3 李初一;高校博物館教育功能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4 張曦;英國博物館教育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馮麗娜;試論博物館教育職能的發(fā)展[D];內蒙古大學;2012年
6 徐俐媛;智能手機應用與博物館教育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7 陸芳芳;美國博物館教育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8 張領軍;試論博物館教育[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9 王煥麗;博物館教育項目的策劃與實施[D];復旦大學;2009年
10 林苗苗;兒童美術取向的博物館教育策劃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1931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193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