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
本文關鍵詞: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 高中地理 地理教學 現(xiàn)狀分析 對策研究
【摘要】:隨著2004年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提出了“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應用”這一課程理念,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整合成為提高地理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也是地理新課程實施的重要保證。如何將新課標理念下信息技術融合于高中地理教學,已成為高中地理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為此,本文根據(jù)地理新課標基本理念,以黃岡地區(qū)高中地理教師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diào)查法和文獻研究法,對黃岡地區(qū)100名高中地理教師關于當前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地理教學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研究,探討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結合黃岡地區(qū)實際,提出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地理教學的對策和建議,從而大力推進高中地理的新課程改革與發(fā)展進程。調(diào)查分析結果顯示,黃岡地區(qū)普通高級中學都擁有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教師也運用了信息技術輔助地理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1)學校硬件設施不齊全,軟件設備使用率低;(2)信息化地理教學資源短缺,共享地理教學資源有限;(3)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基礎不完善,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意識不高;(4)教師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操作不熟練,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不強;(5)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地理教師教學反思滯后,教學研究能力較弱;(6)教師現(xiàn)代教育技術技能培訓少,培訓內(nèi)容與教學實際不相適應。針對以上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黃岡地區(qū)實際,筆者提出以下對策:(1)加強經(jīng)費投入,完善教學設備;(2)建立地理教學資源庫,建設校際課程資源共享的保障體系;(3)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加強信息化教學意識,提高教學設備利用率;(4)提升教師教育技術基本技能,實施信息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5)組織師資培訓,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素養(yǎng)。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地理 地理教學 現(xiàn)狀分析 對策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633.55;G434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緒論9-21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綜述10-17
- 1.2.1 國內(nèi)研究綜述10-15
- 1.2.2 國外研究綜述15-17
- 1.3 研究目的和意義17-19
- 1.3.1 研究目的17-18
- 1.3.2 研究意義18-19
- 1.4 研究方法19-20
- 1.5 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20-21
- 第2章 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21-27
- 2.1 相關概念界定21-23
- 2.1.1 信息技術21
- 2.1.2 高中地理課程標準解讀21-22
- 2.1.3 信息技術與地理課程整合22-23
- 2.2 理論基礎23-27
- 2.2.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23-25
- 2.2.2 多元智力理論25-27
- 第3章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分析27-53
- 3.1 問卷設計與調(diào)查27-28
- 3.1.1 問卷設計27
- 3.1.2 問卷調(diào)查27-28
- 3.2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28-49
- 3.2.1 學,F(xiàn)代信息技術教學設備情況28-33
- 3.2.2 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意識和態(tài)度33-37
- 3.2.3 教師的教育技術基本技能情況37-40
- 3.2.4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現(xiàn)狀40-44
- 3.2.5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教師教學評價與反思能力分析44-48
- 3.2.6 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情況48-49
- 3.3 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49-53
- 第4章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中地理教學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53-67
- 4.1 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53-61
- 4.1.1 學校硬件設施不齊全,軟件設備使用率低53-54
- 4.1.2 信息化學科資源短缺,共享地理資源有限54-58
- 4.1.3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基礎不扎實,教師應用技術意識不高58-59
- 4.1.4 教師對教育技術操作不熟練,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不強59-60
- 4.1.5 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師教學反思滯后,教研能力較弱60
- 4.1.6 教師教育技術技能培訓少,培訓與教學需求不相適應60-61
- 4.2 信息技術應用于地理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61-67
- 4.2.1 教學設備經(jīng)費投入不夠,學校管理者重視程度不夠62
- 4.2.2 學校未建立地理資源庫,地理教學軟件資源短缺62-63
- 4.2.3 教師缺乏理論指導,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基本理論不夠了解63-64
- 4.2.4 信息化地理教學實施困難,教學效果不顯著64-65
- 4.2.5 學校組織培訓少,教師信息化教學技能不強65-67
- 第5章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中地理教學的對策研究67-80
- 5.1 加大經(jīng)費投入,完善教學設備67-69
- 5.1.1 國家加大教育投入,加強硬件設施建設68
- 5.1.2 學校加強軟件建設,完善地理信息技術設施68-69
- 5.2 建立地理教學資源庫,建設學科資源共享的保障體系69-71
- 5.2.1 學校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地理教學資源庫69-70
- 5.2.2 學校要完善資源共享機制,建設校際資源共享保障體系70-71
- 5.3 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加強信息化教學意識,提高教學設備利用率71-73
- 5.3.1 加強現(xiàn)代教育技術理論學習,理解信息技術與地理課程整合內(nèi)涵72
- 5.3.2 深化信息化教學意識,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教學72-73
- 5.4 提升教師教育技術技能,實施信息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73-77
- 5.4.1 提升教師對硬件設備和教學軟件操作技能73-74
- 5.4.2 加強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74-77
- 5.4.3 強化教師教學反思和研究,提高地理教學水平77
- 5.5 組織師資培訓,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素養(yǎng)77-80
- 5.5.1 管理者重視教師培訓,加大經(jīng)費投入78
- 5.5.2 合理選擇培訓內(nèi)容,優(yōu)化培訓方式78-79
- 5.5.3 規(guī)范培訓考核制度,提高培訓效率79-80
- 第6章 結論與展望80-83
- 6.1 結論80-81
- 6.2 展望81-83
- 致謝83-84
- 參考文獻84-87
- 附錄87-9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敬枝,張敬義;素質(zhì)教育與高中地理教學淺談[J];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3期
2 王剛;高中地理新教材變動的特點[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3年11期
3 翟燕;;淺析高中地理新教材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4 唐小梅;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初探[J];引進與咨詢;2004年06期
5 陳泮明;高中地理課本中兩個難點的講述[J];天中學刊;2004年05期
6 陶梅;新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策略研究[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6期
7 韓國輝;;淺談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學[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5年00期
8 李素芳;周長春;信恒蔚;王殿軍;王平;;談現(xiàn)行高中地理教材(魯教版)中的內(nèi)容問題及修改建議[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6年08期
9 陳海來;;高中地理教材重新編寫的探究[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10 袁章;;高中地理分層教學實踐探索[J];凱里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健;;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研究[A];現(xiàn)代地理科學與貴州社會經(jīng)濟[C];2009年
2 王秋;;高中地理教學建議探究[A];現(xiàn)代地理科學與貴州社會經(jīng)濟[C];2009年
3 先青平;;淺談高中地理復習的基本策略[A];現(xiàn)代地理科學與貴州社會經(jīng)濟[C];2009年
4 陳濤;;新課程下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全斌;;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特點及教學策略淺談[A];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紀念中國地理學會成立九十周年學術會議文集[C];1999年
6 陳國彥;;臺灣的高中地理教育問題[A];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暨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7 李世忠;;高中地理“城市交通”研究性學習探討和政東路交通狀況調(diào)查評價[A];地理教育與學科發(fā)展——中國地理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8 袁書琪;王曉文;劉恭祥;;當前高中地理課程改革中的若干重要問題探討[A];認識地理過程 關注人類家園——中國地理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3年
9 嚴瑛;;武漢市高中地理教學調(diào)查報告[A];湖北省地理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5年
10 吳明泉;;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作用與類型的再思考[A];地理學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國地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西省廣豐中學 徐貞偉;淺析高中地理教學中的線性規(guī)律[N];學知報;2010年
2 浙江師范大學地理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 王照策;在新課改背景下初高中地理知識整合復習[N];學知報;2011年
3 孫為民;高中地理學習方略[N];朔州日報;2008年
4 萬載第二中學 丁北和;高中地理教學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N];宜春日報;2009年
5 威寧自治民族中學 陽萬發(fā);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學策略[N];貴州民族報;2010年
6 江西省廣豐一中 許明朗;高中地理教學中“綠色”概念的滲透[N];學知報;2010年
7 淅川縣一高 張德昌;淺析高中地理教學中的線性規(guī)律[N];學知報;2011年
8 錦屏中學地理組 林智;中圖版高中地理教材教學體會[N];貴州民族報;2014年
9 河南禹州二高 李戰(zhàn)歌;淺析高中地理學習方法[N];學知報;2010年
10 江蘇邳州市宿羊山高級中學 曹芳;高中地理教學中有關“時間”的求算[N];學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靜;高中地理范例性教材編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謝麗娜;地理案例教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3 武興彩;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問題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4 董艷;高中地理微課程的設計與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5 董滿超;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6 任愛明;基于STS教育的高中地理教學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7 萬銀春;《專業(yè)標準》下新任高中地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8 王慧;高中地理模擬活動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9 姚澤陽;PCK:“專業(yè)標準”下新手型高中地理教師培養(yǎ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10 艾何;高中地理規(guī)律的有效教學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1239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123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