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動機框架理論的教育游戲設計
本文關鍵詞:基于多元動機框架理論的教育游戲設計
更多相關文章: 教育游戲 教育游戲設計 多元動機框架 二元性 游戲化學習
【摘要】:在教育游戲設計過程中,吸引學習者持續(xù)參與游戲,是目前教育游戲不如商業(yè)游戲更加吸引學習者的主要原因,也是教育游戲設計面臨的難題之一。弄清游戲活動中游戲者的動機因素,則是設計教育游戲首先要面臨的問題。在深入剖析了多元動機框架理論內(nèi)涵的前提下,對教育游戲設計時如何驅動學習動機的策略與方法進行深度地思考與探討,結合設計案例,探討如何將驅動學習者動機策略融合到游戲的結構之中,以期達到提高教育游戲的可玩性及教育性相統(tǒng)一之目的。同時也對多元動機框架理論與目前被廣泛關注的網(wǎng)絡課程、翻轉課堂、MOOC等教學活動、教學資源,及系統(tǒng)平臺設計的指導意義進行了展望,并對多元動機框架理論在指導具體的教育游戲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也進行了相關的反思。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知識媒體研究所;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沈陽市教育研究院信息中心;
【關鍵詞】: 教育游戲 教育游戲設計 多元動機框架 二元性 游戲化學習
【基金】:北大末名廣州中智科技有限公司資助陜西師范大學知識媒體研究所的“探究式教學游戲設計”項目的子課題之一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教育游戲是計算機游戲的子類,是以目標為導向改變學習者的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的學習性軟件[1],游戲中游戲玩家在規(guī)則的約束下有目標的與對手競爭。本文中的“動機”是Hakan Tuzen在Quest At-lantis[2](探索亞特蘭蒂斯,簡稱QA)游戲動機研究中所定義的“動機”概念,是指學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尚俊杰;莊紹勇;李芳樂;李浩文;;教育游戲的動機、成效及若干問題之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2 馬穎峰;白羽;劉敏娜;;游戲持續(xù)行為研究及對教育游戲設計的啟示[J];電化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3 謝愷;馬穎峰;;教育游戲的動機匹配策略研究——基于內(nèi)在動機理論的游戲動機與學習動機融合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年01期
4 魏婷;;教育游戲激勵學習動機的因素分析與設計策略[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9年01期
5 高淮微;;教育游戲中游戲任務設計的原則與方法[J];遠程教育雜志;2007年03期
6 范良辰;;RPG電子教育游戲設計模式的構建[J];遠程教育雜志;2008年06期
7 馬穎峰;王彩惠;;基于GameFlow模型的教育游戲黏著度分析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1年03期
8 萬力勇;趙鳴;趙呈領;;從體驗性游戲學習模型的視角看教育數(shù)字游戲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06年10期
9 王永固;張婷;李瑋;黃碧玉;;基于心流理論的教育游戲設計框架要素研究——以特殊兒童言語學習游戲為案例[J];遠程教育雜志;2014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陶侃;;網(wǎng)絡時代專業(yè)學術期刊的編輯角色審視與三個轉向——基于數(shù)字化虛擬交互的視角[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2 楊麗;;教育游戲中游戲任務的設計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3 陳江鴻;楊潔;鐘志賢;;網(wǎng)絡課程的激勵因素設計——“開心農(nóng)場”網(wǎng)絡游戲激勵措施對網(wǎng)絡課程的啟示[J];中國遠程教育;2011年09期
4 尚俊杰;莊紹勇;蔣宇;;教育游戲面臨的三層困難和障礙——再論發(fā)展輕游戲的必要性[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5 張帆;;教育游戲的任務設計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年15期
6 王培;楊瑾;;教育游戲個案對比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年33期
7 李鳳;;SecondLife支持下的體驗式學習環(huán)境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年07期
8 喬卉;龔慶武;江傳文;;采用體驗性游戲模型的配電網(wǎng)運行仿真培訓系統(tǒng)設計[J];電網(wǎng)技術;2011年10期
9 陳佳薇;;游戲理論應用于設計教育可行性初探[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6期
10 鄭深;;基于Flash“加減運算”教育游戲的設計與開發(fā)[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趙桐;王亞君;;青少年網(wǎng)絡游戲成癮的思與行[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2 馬文剛;;基于桌面游戲的科普傳播方法[A];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四卷)[C];2010年
3 吳可會;;網(wǎng)絡教育游戲中學習動機的維持策略探究[A];計算機與教育:理論、實踐與創(chuàng)新——全國計算機輔助教育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褚佳;;職業(yè)教育中的游戲應用初探[A];計算機與教育:理論、實踐與創(chuàng)新——全國計算機輔助教育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徐明;江朝霞;李萍麗;崔文蘋;劉昊;;虛擬學習環(huán)境構建策略、實施及教學實踐[A];計算機與教育:新技術、新媒體的教育應用與實踐創(chuàng)新——全國計算機輔助教育學會第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萌;數(shù)字化精神產(chǎn)品的消費者參與行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2 孟冬梅;英語課堂動機激勵教學設計[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3 關萍萍;互動媒介論——電子游戲多重互動與敘事模式[D];浙江大學;2010年
4 葉長青;數(shù)字化教學游戲的組件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研;電子游戲的情感傳播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雍花;基于理解的小學教育游戲設計與實現(xiàn)[D];江南大學;2010年
2 薛曉琳;小學英語教育游戲的開發(fā)與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杜三全;娛教環(huán)境下小學生游戲素養(yǎng)調(diào)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蔣江河;問題解決式教育游戲的設計與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崔繼振;網(wǎng)絡教育游戲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蘇丹丹;游戲化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學習行為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鄧超;教育游戲對培養(yǎng)中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8 樊明;基于兒童多元智能的教育游戲設計策略與開發(fā)[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帆;EDR視域下高校公共政治課教育游戲軟件的研發(fā)與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陳焰;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手機教育游戲的設計與開發(fā)[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余勝泉,楊曉娟,何克抗;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2 王陸;孫洪濤;劉敬光;;教育游戲中的教師角色設計與教師創(chuàng)作工具[J];電化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尚俊杰;莊紹勇;李芳樂;李浩文;;教育游戲的動機、成效及若干問題之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4 魏婷;李藝;;教育游戲參與者行為意向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5 蔡莉;劉芳妤;;對外漢語教育游戲設計模型的研究和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6 李玉斌;嚴雪松;姚巧紅;褚蕓蕓;南麗嵐;;網(wǎng)絡學習行為模型的建構與實證——基于在校大學生的調(diào)查[J];電化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7 方明星;;論“教”與“樂”二律背反下的國產(chǎn)動畫[J];電影文學;2011年05期
8 劉成新;王秋娟;;教育游戲應用于學科教學的現(xiàn)狀與問題分析——基于2001—2011年度中文期刊的文獻統(tǒng)計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2年12期
9 孟麗麗;;網(wǎng)絡游戲參與動機與學習動機的相關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10 張琪;陳琳;;教育游戲發(fā)展的思考——從當今網(wǎng)絡游戲的火爆談起[J];教育信息化;2006年1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姚濤;基于延伸的計劃行為理論的網(wǎng)絡游戲持續(xù)使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麗葉;盧泰宏;;調(diào)節(jié)聚焦原理:動機理論的重大突破[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2 李剛軍;在經(jīng)營動機理論方面的建議[J];管理科學文摘;1996年05期
3 張晨曲;;動機理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文教資料;2011年17期
4 佘錫銘;動機理論對教學與二語習得的影響與作用[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5 李娟;劉軍明;;工作動機理論的研究趨勢分析[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汪春英;;教育學視角下的五種動機理論的啟示[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7 吳增芥;西方動機理論及其評價[J];蘇州大學學報;1986年02期
8 孫必強;;動機理論在中醫(yī)基礎理論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28期
9 李美榮;;認知視角下的動機理論對外語學習的啟示[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10 張愛卿;20世紀西方動機心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曉東;;終生控制理論:關于人的整個生命歷程的動機理論[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2 何雋;;ARCS動機理論下的高中信息技術“任務”設計[A];2013年11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明;公共服務動機的擴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楊濤;外語學習倦怠與動機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殷強;公共服務動機理論的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松龍;動機理論分析及其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3 胡秀;關系型虛擬社區(qū)用戶參與動機與參與強度關系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4 王建煌;腐敗動機控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5 周丹;小學課堂師生動機感染及影響因素的質(zhì)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6 趙力燕;健康動機對大學生戒煙行為的影響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7 程春燕;動機理論與大學英語教學[D];四川大學;2006年
8 郭亞林;碩士生的擇業(yè)動機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9 王詠霞;兒童掌握動機穩(wěn)定性及其與母親情感性支持和認知性支持的關系[D];首都師范大學;2014年
10 何冬蕾;馬斯洛動機理論視闕下的猶太形象研究[D];廣西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0437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043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