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MOOC教學現(xiàn)狀分析——以《軟件工程》課程為例
本文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MOOC教學現(xiàn)狀分析——以《軟件工程》課程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軟件工程 MOOC 應用型本科 教師 信息素養(yǎng) 教學再設計 混合式教學
【摘要】:以《軟件工程》課程為例,從MOOC課程組織者—教師的角度,通過實證方式探究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MOOC教學現(xiàn)狀。基于數(shù)據(jù)反饋,分析得出結論:教師對運用MOOC教學手段的適應性缺乏調研,而且采用MOOC教學的動機具有一定的功利性;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有待提高,教學資源再設計能力普遍不強;MOOC對提升教師實踐教學水平的作用不明顯,適合作為《軟件工程》課程實踐教學方式的有效補充。為此,應樹立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理念,增強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和教學再設計能力,探索MOOC支撐下的混合式、交互式的教學模式。
【作者單位】: 安徽三聯(lián)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
【關鍵詞】: 軟件工程 MOOC 應用型本科 教師 信息素養(yǎng) 教學再設計 混合式教學
【基金】:2013年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專業(yè)軟件工程課程實踐教學改革”(2013jyxm274) 2014年安徽省職業(yè)與成人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guī)劃項目“高職軟件測試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BCB14035),主持人:余久久
【分類號】:G434;TP311.5-4
【正文快照】: MOOC(大規(guī)模開放式網(wǎng)絡課程)是當前遠程教育領域中出現(xiàn)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新興在線學習模式,是新形勢下教育理念融合信息技術的產物。MOOC具有開放性、大規(guī)模學習人群參與、高品質微視頻、完整的課程組織結構、以及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學習分析等本質特征[1]。自2012年美國Course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繼斌;趙曉宇;黃紀軍;劉培國;;MOOC對我國大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3年04期
2 劉楊;黃振中;張羽;李曼麗;;中國MOOCs學習者參與情況調查報告[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3 姜藺;韓錫斌;程建鋼;;MOOCs學習者特征及學習效果分析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錫斌;程璐楠;程建鋼;;MOOCs的教育學視角分析與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2 馬婧;韓錫斌;周潛;程建鋼;;基于學習分析的高校師生在線教學群體行為的實證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3 溫玉婷;;大規(guī)模開放在線課程——MOOCs研究綜述[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年02期
4 張艷娣;王珍;;基于“幕課”的成人教育教學組織重構[J];成人教育;2014年07期
5 李曼;;利益相關者視角下MOOC的演化路徑[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09期
6 李琳;;地方高校應用本科教育的轉型探索:CDIO的視角[J];高等農業(yè)教育;2014年08期
7 邵辰;童欣;;展望MOOCs時代的聾人高等教育[J];成人教育;2014年10期
8 李士艷;;國內外MOOC的發(fā)展及其特點[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年24期
9 袁麗;;基于翻轉課堂的電子實習教改模式初探[J];才智;2014年33期
10 冀付軍;李利聰;;我國發(fā)展MOOC的推進策略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4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孫丹丹;;當音樂課堂遇見“e時代”——網(wǎng)絡背景下小學生音樂學習“微顛覆”現(xiàn)象的對策思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14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4年
2 楊奕望;陳麗云;胡蓉;葉進;;中醫(yī)藥教學的MOOC視角[A];第二十三次全國醫(yī)古文研究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3 馬任;金慧;;MOOC在企業(yè)培訓領域中的應用[A];計算機與教育:實踐、創(chuàng)新、未來——全國計算機輔助教育學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4 蘭國帥;李慧娟;何博;張一春;;混合式教學的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以《大學物理》MOOC課程建設為例[A];計算機與教育:實踐、創(chuàng)新、未來——全國計算機輔助教育學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董晶;慕課(MOOC)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高等教育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老松楊;江小平;老明瑞;;后IT時代MOOC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3年03期
2 唐九陽;周廣新;鄭龍;肖楓濤;;MOOC:軍事職業(yè)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3年03期
3 焦建利;;MOOC:大學的機遇與挑戰(zhàn)[J];中國教育網(wǎng)絡;2013年04期
4 王萍;;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的新發(fā)展與應用:從cMOOC到xMOOC[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5 張振虹;劉文;韓智;;從OCW課堂到MOOC學堂:學習本源的回歸[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艷;;淺談“軟件工程”之教與學[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0年12期
2 田秀梅;;軟件工程(水利信息化方向)專業(yè)建設的探索[J];才智;2011年34期
3 李澤平;;軟件工程增設為一級學科后的機遇與挑戰(zhàn)[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4 姚峰;劉瑋;;高校軟件工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2年24期
5 余平;劉軍;楊有;韋迎春;;軟件工程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05期
6 鐘小全;;高職《軟件工程》“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設計和實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3年10期
7 陳佳麗;任艷;;《軟件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14期
8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J];湖北招生考試;2011年07期
9 譚慶平,寧洪,毛曉光,王挺;碩士“軟件工程”課程的教材建設與教學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0年01期
10 孟凡榮;“軟件工程”教學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剛;董火民;楊子江;韓紅強;;軟件工程標準化現(xiàn)狀與分析[A];第四屆中國軟件工程大會論文集[C];2007年
2 宋雨;趙文清;王曉輝;;《軟件工程》課程雙語教學實踐[A];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3 張勇;;云計算環(huán)境下軟件工程模式初探[A];第三屆全國軟件測試會議與移動計算、柵格、智能化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李奮華;;《軟件工程》課程雙語教學的研究與探索[A];第三屆全國軟件測試會議與移動計算、柵格、智能化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錢俊彥;趙嶺忠;蔡國永;;軟件工程人才培養(yǎng)研究[A];2008年計算機應用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6 ;江蘇省捷達軟件工程有限公司簡介[A];華東六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2008年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7 王育欣;安偉;;基于軟件工程的JAVA移植策略方法研究[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A)[C];2009年
8 王邦寧;;CAD軟件工程的特點[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計算機應用學會學術報告會論文集(4)[C];1989年
9 吳閩泉;徐仁佐;;軟件工程中的分離方法[A];第六屆全國計算機應用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10 侯令忠;任大全;;軟件工程的管理思想在跨欄跑多媒體教學軟件開發(fā)中的應用[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藝;跨越20年的軟件工程經典教材[N];中國圖書商報;2002年
2 記者 徐瑞哲 唐燁;中國軟件工程 和諧融入世界[N];解放日報;2006年
3 ;軟件工程“世博會”首次登陸中國[N];中國計算機報;2006年
4 許莉君;中國軟件工程與全球同熱[N];中國計算機報;2006年
5 ;中國軟件工程社團進入世界主流[N];民營經濟報;2006年
6 記者 王曉晴 實習生 龍茜瑤;教育部軟件工程實訓基地在深揭牌[N];深圳特區(qū)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小舟;實現(xiàn)軟件工程的可視化管理[N];計算機世界;2004年
8 云杰;惠普軟件工程學院成立一周年[N];計算機世界;2006年
9 遼寧海德制藥有限公司 張寶富;加強醫(yī)藥產業(yè)軟件工程建設[N];本溪日報;2010年
10 邱燕娜;李炎與軟件工程[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郁抒思;軟件工程數(shù)據(jù)挖掘若干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黃勝;面向軟件工程數(shù)據(jù)挖掘的開發(fā)測試技術[D];復旦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宇;基于社會軟件工程的軟件缺陷預測[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2 周鳴樂;軟件工程監(jiān)理體系的建設與應用[D];山東大學;2009年
3 陳化;軟件工程的實施與歐洲貓網(wǎng)絡監(jiān)控系統(tǒng)研發(fā)[D];四川大學;2004年
4 周北平;復雜網(wǎng)絡在軟件工程中的應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8年
5 谷千書;軟件工程系統(tǒng)結構模型的應用分析[D];復旦大學;2008年
6 黃長遠;基于知識點庫的軟件工程學習系統(tǒng)[D];天津大學;2007年
7 鐘亞強;利用軟件工程的方法開發(fā)新車保險信息系統(tǒng)[D];四川大學;2005年
8 介藝橙;成都置信房地產成本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9 元烽;軟件工程專業(yè)核心課程在線學習平臺設計與實現(xiàn)[D];東北大學;2013年
10 郝鵬;對日軟件工程日語口譯實踐報告[D];河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0169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01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