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張餐巾紙——《餐巾紙的背面》閱讀隨筆
本文關鍵詞:給我一張餐巾紙——《餐巾紙的背面》閱讀隨筆
更多相關文章: 視覺化思考 餐巾紙 丹·羅姆 創(chuàng)造力 概念圖
【摘要】:《餐巾紙的背面》一書因其給出的視覺化思考的方法,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商業(yè)問題,而備受關注和歡迎。值得注意的是,此書不僅僅適用于解決商業(yè)問題,對于其他領域,包括教育教學都可適用。目前已經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正在研究和實踐視覺化的思考方法。筆者閱讀過此書,將感受和收獲,賦予筆端,與人分享。用概念圖所描述的整本書的內容和脈絡,有助于全面和宏觀地了解此書;視覺化思考方法的應用過程的闡述,為學以致用提供路線圖;此書閱讀過程和體驗的描述,為將來的閱讀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
【關鍵詞】: 視覺化思考 餐巾紙 丹·羅姆 創(chuàng)造力 概念圖
【分類號】:G424.2
【正文快照】: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阿基米德,公元前200多年)“給我一張餐巾紙,還有一支筆,我就能幫你搞定商業(yè)難題。”(丹·羅姆,2009年)“餐巾紙溝通力之父”美國人丹·羅姆在他的暢銷書《餐巾紙的背面》一書中所倡導和闡述的觀點:使用簡單的畫圖工具,如一張餐巾紙和一支筆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湯文學;邊艷杰;;圖形組織者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年04期
2 田良;侯佩旭;游長江;;旅游資源學課程可視化教學探討[J];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04期
3 惠岑懌;周宜君;王文蜀;孫洪波;馮金朝;;淺析思維導圖在高校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田良;游長江;侯佩旭;;可視化教學應用于旅游資源學課程的幾個問題[J];時代教育;2014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晶;;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2 周愛菊;;多樣化實驗預習模式提高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效果的探討[J];廣東化工;2010年03期
3 齊雪林;;淺析基于探究式學習的大學課堂教學[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1期
4 趙思林;吳立寶;;論影響直覺思維的因素[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2期
5 張宏坤;蔡柏巖;鄭偉;杜宇虹;;加強預習環(huán)節(jié)是提高有機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第一要務[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25期
6 侯首輝;;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啟示[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年01期
7 楊立文;劉鐵牛;;閱讀教學中“先行組織者”之運用[J];湖南教育(語文教師);2007年12期
8 趙國慶,黃榮懷,陸志堅;知識可視化的理論與方法[J];開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冉映;;圖形組織者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集體經濟(下半月);2007年05期
10 尚衛(wèi)平,趙國慶;關于“概念圖”與“思維導圖”的調查研究[J];信息技術教育;2005年1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求成;縱談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兼論讀書與做人[J];婁底師專學報;2000年03期
2 強冬梅;;對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J];雞西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3 林群;試論創(chuàng)造教育與教師素質[J];教育探索;2003年03期
4 江國民,杜欣;加強素質教育下的課程體系改革原則研究[J];遼寧商務職業(yè)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5 申繼亮,王鑫,師保國;青少年創(chuàng)造性傾向的結構與發(fā)展特征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5年04期
6 趙艷群;;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J];陜西教育;2006年12期
7 邵廣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及其培養(yǎng)方法[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年03期
8 周明霞;張勇;;淺談教育變革與青少年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年02期
9 張湘韻;;論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年S1期
10 田磊;;何處尋找中國創(chuàng)造力?[J];南風窗;2010年1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家吉;;實踐陶行知創(chuàng)造教育理論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A];福建省陶研會2001年工作會議專輯[C];2001年
2 付秀君;張景煥;劉桂榮;;班級創(chuàng)新氣氛對創(chuàng)造動機與創(chuàng)造力關系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趙維燕;張景煥;;大學生專業(yè)知識,思維風格與創(chuàng)造力的關系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錢美華;申繼亮;王立娜;;青少年創(chuàng)造性人格的結構和量表編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鄭雪梅;張景煥;;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自我概念的中介效應檢驗[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李忠英;;創(chuàng)新教育與班主任工作案例——難得糊涂[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7 張國鋒;;《中學生創(chuàng)造力評價量表》的初步研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羅曉路;;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洪禮;周玉林;;城鄉(xiāng)高中生認知方式與創(chuàng)造力關系的比較研究[A];第二屆貴州省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2007年)[C];2007年
10 石德澄;楊孟萍;張菁;唐衛(wèi)海;;創(chuàng)造力的結構及其測驗[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日蘭;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N];中國改革報;2003年
2 記者 陳暉;陳龍安創(chuàng)新教育報告會在榕舉行[N];福建科技報;2008年
3 王川;美術教學亟待強化對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N];美術報;2005年
4 嘯天 編譯;英國首次啟動促進創(chuàng)造力教育的全國性計劃——讓藝術成為教育與創(chuàng)造力的橋梁[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5 大學生 時睦華;不要高分,要創(chuàng)造力[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6 吳越;怎樣才能產生創(chuàng)造力?[N];天津教育報;2011年
7 ;創(chuàng)造力,如何由可能變?yōu)楝F(xiàn)實[N];中國教育報;2004年
8 佳木斯大學理學院教授 陳智;誰說創(chuàng)造力教不出來[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樂平市第五中學 汪長根;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N];學知報;2010年
10 陳寶泉;提高孩子創(chuàng)造力需全社會之力[N];中國教育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仲建維;沉重的主體[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蘭嵐;大學生幽默特質與創(chuàng)造力特質的相關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2 付全新;論影響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核心要素及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齊淑娟;教師創(chuàng)造力內隱觀的調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4 魏翠翠;教師期望對初中生學業(yè)成就、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盧良月;改進知識教育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6 陳曉琴;論創(chuàng)造力的可教育性[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7 王列富;創(chuàng)造力及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問題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8 董烈霞;創(chuàng)造性人格及其教育建構[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9 陳國慶;審美活動與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10 師瑋瑋;動機激發(fā)類型、動機調節(jié)方式與創(chuàng)造力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7273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27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