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思維教學程序的分類、比較與整合
本文關鍵詞:經(jīng)典思維教學程序的分類、比較與整合
更多相關文章: 思維教學 思維教學運動 思維教學程序 分類 比較 整合
【摘要】:20世紀70年代,以美國批判性思維運動和英國思維技能運動為代表的思維教學運動在全球興起。四十余年間,思維教學運動帶來了豐富的理論與實踐成果,這些成果對教育教學產(chǎn)生并將持續(xù)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本研究旨在通過對思維教學運動產(chǎn)生的經(jīng)典思維教學程序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較,從而找出其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的原因。研究首先通過文獻分析法和內(nèi)容分析法遴選出思維教學運動產(chǎn)生的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經(jīng)典思維教學程序(P4C、CA、IE、ACTS、CoRT和MM);然后通過三種不同的分類方式對其分類,并借助關鍵詞分析法找出這些思維教學程序的本源性特征和附屬性特征,發(fā)掘其最具價值的特色;之后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得出思維教學程序的六大評估標準;最后提出綜合不同類型思維教學的整合方案,供學校開展思維教學實踐參考。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關鍵詞】: 思維教學 思維教學運動 思維教學程序 分類 比較 整合
【基金】:2012年度北京師范大學教學建設與改革項目“勵耘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及管理模式的研究與實踐(2011級免費師范生班)” 2011年度北京師范大學教學建設與改革項目“拔尖學生培養(yǎng)試驗計劃實施效果跟蹤研究”
【分類號】:G4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世紀70年代,以美國批判性思維運動(TheCritical Thinking Movement)(McGuire,2007;Paul,1997;丁獻,1989;郅庭瑾等,2010)和英國思維技能運動(The Thinking Skills Movement)(Wegerif,2002)為代表的思維教學運動在全球興起,具體表現(xiàn)為:1)以思維教學為主題的高層次國際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國慶;;知識可視化2004定義的分析與修訂[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2 趙國慶;;概念圖、思維導圖教學應用若干重要問題的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3 趙國慶,黃榮懷,陸志堅;知識可視化的理論與方法[J];開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4 李偉;;西方思維能力培養(yǎng)研究[J];教育評論;2011年03期
5 郅庭瑾;程宏;;國外中小學思維教學研究:爭議與啟示[J];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6 陳薈;;兒童哲學本土化困境及其對我國教育研究的啟示[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7 丁獻;;美國中小學思維教學概覽[J];外國教育研究;1989年04期
8 蘇翊翔;;英美國家思維教育實踐及其對我國基礎階段外語教育的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2年03期
9 李俊杰;周秀龍;;美國p4c教學法實驗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0年02期
10 趙國慶;陸志堅;;“概念圖”與“思維導圖”辨析[J];中國電化教育;2004年08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琳;胡學文;;談思維導圖解決大學英語課堂的認知負荷問題[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2 彭芳梅;唐福華;;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師專業(yè)緘默知識顯性化策略初探[J];國家林業(yè)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范樹成;德波諾的柯爾特思維教程[J];比較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4 冉映;;談思維地圖在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12期
5 斯琴圖亞;;信息技術與大學物理教學整合實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6 鄒菁;;運用思維導圖 轉(zhuǎn)變英語學習方式[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8期
7 楊力;姚樂野;;數(shù)字檔案館知識組織層次體系探討[J];檔案學通訊;2009年05期
8 魏順平;;基于文獻文本的概念圖構建方法——以協(xié)作學習領域概念圖構建為例[J];中國遠程教育;2008年02期
9 楊凌;;概念圖、思維導圖的結合對教與學的輔助性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10 趙國慶;;知識可視化2004定義的分析與修訂[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斯琴圖亞;;信息技術與大學物理教學整合實踐[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倪樹楠;張士慶;;科學可視性在學習應用中的探討[A];中國圖學新進展2007——第一屆中國圖學大會暨第十屆華東六省一市工程圖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宋武琪;顧基發(fā);;專家挖掘思想及其在名老中醫(yī)經(jīng)驗挖掘中的應用[A];和諧發(fā)展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婷婷;網(wǎng)絡微內(nèi)容推薦方法及支持系統(tǒng)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劉菊;關聯(lián)主義學習理論及其視角下的教與學組織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侯新杰;物理學史與物理教學結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李保強;教育格言及其現(xiàn)實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曹錦丹;多視角信息組織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6 江衛(wèi)華;協(xié)同學習理念指導下的課堂互動設計、分析與評價[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席運江;組織知識的網(wǎng)絡表示模型及分析方法[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8 周躍良;支持高級認知發(fā)展的VLEs設計理論與實踐[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9 劉建國;復雜網(wǎng)絡模型構建及其在知識系統(tǒng)中的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10 黃濤;知識服務的語義匹配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靜;概念圖/思維導圖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王琛;思維導圖對大學英語閱讀效用的實證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申維;中學英語教學思維導圖應用的個案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申昌安;運用語義網(wǎng)絡促進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發(fā)展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黃娟;思想品德課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訓練[D];蘇州大學;2010年
6 石茵;思維導圖在初中生命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黃優(yōu)哲;基于Flex的知識倉庫可視化設計與實現(xiàn)[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8 張麗萍;概念圖之物理教學功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鄭宏;數(shù)據(jù)挖掘可視化技術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10 蘇洪華;圖式概念的哲學解讀及其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建構[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裴學梅;李敏;;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模式和教師話語抽樣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2 楊凌;;概念圖、思維導圖的結合對教與學的輔助性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 趙國慶;;知識可視化2004定義的分析與修訂[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4 王奕標;;信息技術何以未能有效變革教育的框架分析——兼論技術變革教育的“社會變革中介論”[J];電化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5 趙國慶;;概念圖、思維導圖教學應用若干重要問題的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6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tǒng)教學的理論基礎(上)[J];電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7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tǒng)教學的理論基礎(下)[J];電化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8 祝成林;張寶臣;;我國概念圖研究述評[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8年04期
9 黃志澄;給數(shù)據(jù)以形象 給信息以智能 數(shù)據(jù)可視化技術及其應用展望[J];電子展望與決策;1999年06期
10 王功玲;;淺析思維導圖教學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0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映雪;毛澤東與杜威德育思想比較[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2 王穎;中西文化傳統(tǒng)歷史演進及其對教育影響的比較研究[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3 寶繼英,富景春,黃永清;內(nèi)蒙古大中學生神經(jīng)衰弱患病情況對照研究[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5期
4 蔣家付;當代電化教學模式比較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5 梁俊;孔子與柏拉圖的教育思想比較[J];川北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03期
6 楊捷;試述國外義務教育所面臨的挑戰(zhàn)——兼析我國義務教育存在的問題[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7 游國輝;傳統(tǒng)高等教育與遠程開放教育的比較[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8 任筱萌;整理發(fā)掘 古為今鑒——科舉考試與漢語水平考試(HSK)之比較[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S1期
9 陳菊先;中國大陸、臺灣、香港語文教育目標比較[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10 王安全,郭平,張芳;中日教育的比較分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杜軍;扈寶瑩;;關于遠程教育教材的幾點思考[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2 劉澤文;高文斌;陳祉妍;祝卓宏;高晶;;我國網(wǎng)絡成癮類型特點及分類方法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娟華;;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及其踐行過程的比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較研究(含比較教育等)[C];2009年
4 戴大明;;“格物”新釋及其教育學啟示[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劉黎明;;杜威“生長目的”論與羅杰斯“自我實現(xiàn)目的”論之比較研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胡永萍;;民辦大學生與普通大學生心理健康比較[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牛征;;天津教育發(fā)展水平的比較研究[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教育知識的分類[N];科技日報;2002年
2 石開貴;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N];光明日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文禮;“道法自然”與“以天性為師”[D];河南大學;2006年
2 于書娟;傳統(tǒng)的反叛:中西方現(xiàn)代教育的思與行[D];河南大學;2005年
3 吳薇;中美兩國青少年性教育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劉樹船;中美兩國學校德育教育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5 汪夢林;孔子與蘇格拉底師道觀比較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6 何海生;中美非正規(guī)教育比較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7 陶玉芳;當前我國大學生弱勢群體的心理研究與對策[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8 禹瑛;中美兩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王雅芳;余家菊和森有禮國家主義教育思想之比較[D];河南大學;2008年
10 常鳳霞;王陽明與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之比較[D];河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6415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41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