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品格教育運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1 20:21
本文關鍵詞:美國新品格教育運動研究
【摘要】:20世紀80年代,面對嚴重的道德危機,美國政府和學界大力倡導傳統(tǒng)的品格教育的回歸和復興,以解決美國社會嚴重的道德問題。品格教育的復興即新品格教育運動強調核心價值觀的主導作用,注重道德共識,運用兼容并蓄的綜合性的方法與途徑,整合包括學校、家庭、社區(qū)的社會力量,著力培養(yǎng)青少年的良好品格和道德修養(yǎng),從而改良其不合乎道德的行為,為社會打造合格公民。在我國,不可否認的是我國青少年的主流價值觀還是健康、積極向上的,但是由于多元價值觀的融合和青少年的自身道德價值觀念發(fā)生尖銳的沖突;現(xiàn)實利益的誘惑,又使青少年迷失方向,價值觀趨向實用化和功利化。這些因素都導致我國青少年的道德問題層出不窮。原有的道德模式和道德方法,已經(jīng)不能適應新時期的需要并克服這些問題。本研究試圖從多個方面全面分析美國的新品格教育運動,,以探討其對我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范式的啟示,從而推進我國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設。論文從一下幾個部分進行論述: 第一部分,緒論。主要闡述了論文的選題緣由,研究意義,文獻綜述,相關概念界定,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等。 第二部分,美國新品格教育的興起。該部分從傳統(tǒng)品格教育的產生和衰落開始論述,分析了新品格教育興起的背景。并且從傳統(tǒng)道德教育的反思與探索,現(xiàn)代道德教育發(fā)展的要求和嚴重的道德危機三個方面對新品格教育興起的原因進行了重點論述,且討論了新品格教育的發(fā)展現(xiàn)狀。 第三部分:美國新品格教育的相關理論。該部分對新品格教育的相關理論內容進行了詳細探討,分別論述了新品格教育的內容與特點,目標與結構,方法與途徑,和實施原則。并且針對實施原則部分,根據(jù)“有效品格的十一條原則”進行了重點分析。 第四部分:美國新品格教育的實踐探索和發(fā)展趨勢。本部分以美國的優(yōu)質學校——“藍帶學!睘槔,從“藍帶學校”實施的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和隱蔽課程三個方面探索新品格教育的實踐。并且從時代主題趨向、公民化趨向、法制化趨向三個方面重點分析了新品格教育發(fā)展的新趨向。 第五部分:美國新品格教育的評價。該部分探討了新品格教育的現(xiàn)代性價值和局限性。其中通過新品格教育在繼承傳統(tǒng)美德,方法途徑的多樣化,整合社會力量,注重效果評估四個方面對現(xiàn)代道德教育產生的影響和借鑒意義,對新品格教育的現(xiàn)代價值進行了重點論述。 第六部分:美國新品格教育對我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啟示。該部分通過與美國社會道德觀念現(xiàn)狀的比較提出對我國青少年道德問題產生的質疑,從我國青少行為表現(xiàn)的現(xiàn)狀分析了產生問題的內在原因,從而從借鑒美國新品格教育的方法與途徑的角度著重探討了對我國青少年進行道德教育的啟示。
【關鍵詞】:品格教育 新品格教育 道德教育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571.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一、 緒論11-21
- (一) 選題緣由11-13
- 1. 美國的新品格教育的發(fā)展及其特點11-12
- 2. 我國道德教育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問題12-13
- (二) 研究意義13-14
- 1. 理論意義13
- 2. 實踐意義13-14
- (三) 國內外研究綜述14-17
- 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4-15
- 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5-17
- (四) 核心概念界定17-19
- 1. 品格17-18
- 2. 品格教育18
- 3. 新品格教育18-19
- (五)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9-20
- 1. 研究思路19
- 2. 研究方法19-20
- (六) 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及重點、難點20-21
- 二、 美國新品格教育的興起21-29
- (一) 新品格教育產生的背景21-23
- 1. 品格教育的產生21-22
- 2. 品格教育的衰落22-23
- (二) 新品格教育產生的原因23-25
- 1. 對傳統(tǒng)道德教育的反思與探索23-24
- 2. 現(xiàn)代道德教育發(fā)展的需要24
- 3. 嚴重的道德危機24-25
- (三) 新品格教育的發(fā)展現(xiàn)狀25-29
- 1. 政府的大力支持25-26
- 2. 新品格教育組織的紛紛成立26-27
- 3. 新品格教育著作的逐漸增多27-29
- 三、 美國新品格教育的理論內容29-45
- (一) 目標與結構29-31
- 1. 目標29
- 2. 結構29-31
- (二) 內容與特點31-37
- 1. 內容31-32
- 2. 特點32-37
- (三) 實施原則37-41
- (四) 方法與途徑41-45
- 1. 學校的教師應成為學生的關心者、道德榜樣和道德導師41
- 2. 把班級創(chuàng)建成為一個道德的社區(qū)41-42
- 3. 在班級里要建立道德權威,制定道德紀律42
- 4. 通過召開班會在班級里營造民主的環(huán)境42
- 5. 通過課程教授學生道德價值觀42-43
- 6. 通過合作式學習,對學生的合作精神進行培養(yǎng)43
- 7. 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道德感43
- 8. 培養(yǎng)學生們自我道德反思的能力43-44
- 9. 鼓勵學生和平地解決沖突和爭端,培養(yǎng)問題解決技能44-45
- 四、 美國新品格教育的實踐探索與發(fā)展趨勢45-53
- (一) 實踐探索45-51
- 1. 正式課程45-47
- 2. 非正式課程47-49
- 3. 隱蔽課程49-51
- (二) 發(fā)展趨勢51-53
- 1. 時代主題趨向52
- 2. 公民化趨向52
- 3. 法制化趨向52-53
- 五、 美國新品格教育運動的評價53-59
- (一) 新品格教育的現(xiàn)代價值53-57
- 1. 繼承傳統(tǒng)美德,為現(xiàn)代道德教育奠定基調53-54
- 2. 整合整體社會的德育力量,為現(xiàn)代道德教育營造教育網(wǎng)絡54-55
- 3. 強調德育方法與途徑的多樣化,為現(xiàn)代道德教育展現(xiàn)多樣的教育方式55-56
- 4. 注重品格教育效果的評估,為現(xiàn)代道德教育提供經(jīng)驗和借鑒樣本56-57
- (二) 新品格教育的局限性57-59
- 1. 內容的不確定性57-58
- 2. 現(xiàn)實的受限性58-59
- 六、 我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啟示59-65
- (一) 注重繼承傳統(tǒng)美德,強化道德認知59-60
- (二) 突出學生主體性,培養(yǎng)其公民意識60-61
- (三) 采取綜合性途徑,注重隱性課程和顯性課程相結合61-62
- (四) 學校、家庭、社會通力合作,力求形成合力62-63
- (五) 做好評估工作,對實施效果進行評估63-65
- 結語65-67
- 參考文獻67-72
- 一、 中文文獻67-69
- 二、 英文文獻69-72
- 致謝72-74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74-7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安鈺峰;托馬斯·里可納的品格教育思想——兼談美國中小學的品格教育[J];道德與文明;2005年05期
2 高國希;;德性的結構[J];道德與文明;2008年03期
3 胡玲;中美青少年品格教育的差異比較及其啟示[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4 丁錦宏;尊重·責任·關懷:當代學校道德教育價值原則的意蘊轉換[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3期
5 鄭富興,高瀟怡;道德共識的追尋——美國新品格教育的內容淺析[J];外國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胡玲;美國青少年的品格教育及其借鑒意義[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2 馬純紅;皮亞杰與科爾伯格道德發(fā)展理論的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田貴華;美國學校品格教育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4 蔣建微;托馬斯·里克納的品格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6060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0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