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前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培養(yǎng)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31 14:00
本文關鍵詞:職前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培養(yǎng)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職前教師 教學能力 教學能力培養(yǎng)
【摘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雖然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想方設法的提高教育質(zhì)量,并取得了大的成績,但是與世界發(fā)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2001年我國開始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新課改從課程目標、內(nèi)容、管理、評價等六個方面進行了改革。這些改革必然會給教師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為了應對挑戰(zhàn)。師范學校應在培養(yǎng)過程中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教學能力。因為教學能力是教師一切能力的核心,教學能力的高低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教育水平的高低和人才素質(zhì)的高低。通過對相關文本的研究,筆者發(fā)現(xiàn)目前我國在職前教師教學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研究較少,通過培訓來提高職前教師的教學能力的培訓就更少了。 在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和維果茨基的社會建構(gòu)理論和思維型課堂教學理論的基礎上,筆者設計了職前教師教學能力培養(yǎng)的課程并將其付諸實施,通過課堂觀察法來驗證培訓的效果。 本文主要從五部分展開: 第一部分:前言。該部分論述了選題的緣由,探討了國內(nèi)外對職前教師教學能力的相關概念界定、教學能力構(gòu)成及其培養(yǎng),概述了研究意義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職前教師教學能力觀察量表的編訂及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發(fā)放《教師教學能力問卷調(diào)查》的目的是:通過開放式問卷調(diào)查獲得教師對教學能力的典型特征的看法,從而為后面觀察量表的編訂和開發(fā)提供第一手資料。閱讀相關文獻及課堂觀察的基礎上,編訂觀察量表。為了了解職前教師教學能力現(xiàn)狀,在培訓前,筆者隨機抽取30名職前教師,通過課堂觀察法,了解職前教師的教學能力現(xiàn)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第三部分:職前教師教學能力培養(yǎng)。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維果茨基的社會建構(gòu)理論、思維型課堂教學理論的基礎上,筆者及課題組成員確定并實施了我們所確定的職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方案,筆者希望參加培訓后,職前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第四部分:職前教師教學能力培訓的結(jié)果。經(jīng)過一學期的培訓后,筆者對這30名職前教師的課堂教學視頻進行觀察分析,搜集了一些數(shù)據(jù)資料。然后,用這些數(shù)據(jù)和曾經(jīng)培訓前所搜集到的觀察資料進行比較,從而驗證培訓的效果。 第五部分:總結(jié)與反思。實驗結(jié)果分析證明培訓能夠提升職前教師教學能力,為以后的職前教師教學能力培訓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意義。具體結(jié)論如下:教學的觀念和教學行為發(fā)生了變化,教師開始有意識的讓學生參與課堂。比如教師的學生觀、教學觀念的轉(zhuǎn)變、教學行為的轉(zhuǎn)變。此外他們的教學能力有所增強。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以后進一步研究,最后也對本研究的不足進行了總結(jié)。
【關鍵詞】:職前教師 教學能力 教學能力培養(yǎng)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451.1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緒論9-27
- 1.1 選題的緣由9-10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研究10-23
- 1.2.1 職前教師10
- 1.2.2 教師教學能力研究10-18
- 1.2.3 職前教師教學能力培養(yǎng)18-23
- 1.3 研究的意義23
- 1.3.1 理論意義23
- 1.3.2 實踐意義23
- 1.4 研究方法23-24
- 1.4.1 問卷調(diào)查法23
- 1.4.2 課堂觀察法23-24
- 1.4.3 教育實驗研究法24
- 1.5 研究思路24-27
- 第2章 職前教師教學能力觀察量表的編訂及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27-51
- 2.1 教師教學能力問卷調(diào)查27-32
- 2.1.1 問卷調(diào)查的目的27
- 2.1.2 被試27
- 2.1.3 對調(diào)查問卷的整理27-31
- 2.1.4 討論31-32
- 2.2 筆者在本研究中的概念界定32-34
- 2.2.1 講解能力32
- 2.2.2 提問能力32-33
- 2.2.3 課堂討論33
- 2.2.4 板書、多媒體應用33-34
- 2.3 職前教師教學能力觀察量表的編訂34-51
- 2.3.1 職前教師講解能力觀察表的制定34-37
- 2.3.2 職前教師提問觀察表的制定37-43
- 2.3.3 職前教師討論能力觀察表的制定43-45
- 2.3.4 職前教師教輔使用的能力45-47
- 2.3.5 職前教師教學能力觀察表的編訂47-51
- 第3章 職前教師教學能力培訓及實施51-61
- 3.1 理論基礎51-54
- 3.1.1 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思想51
- 3.1.2 維果茨基的社會建構(gòu)理論51-52
- 3.1.3 思維型課堂教學理論52-54
- 3.2 職前教師教學能力培訓方案設計和實施54-61
- 3.2.1 培訓目標54
- 3.2.2 培訓方式54
- 3.2.3 培訓內(nèi)容54-61
- 第4章 職前教師教學能力培訓結(jié)果分析61-69
- 4.1 職前教師教學能力培訓結(jié)果研究設計61
- 4.1.1 研究目的61
- 4.1.2 研究被試61
- 4.1.3 研究工具61
- 4.1.4 研究思路61
- 4.2 培訓結(jié)果61-69
- 4.2.1 職前教師在課堂講解、提問和討論等方面的變化61-67
- 4.2.2 職前教師教學能力觀察量表的分析結(jié)果67-69
- 第5章 結(jié)論和反思69-75
- 5.1 結(jié)論69-71
- 5.2 本研究的優(yōu)點和不足71-75
- 5.2.1 職前教師教學能力的優(yōu)點71-73
- 5.2.2 研究存在的問題73-75
- 參考文獻75-79
- 附錄79-93
- 致謝93-95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研究成果9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曉紅,段作章;中外幾種教育實習模式的比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2 施克燦;國際教師專業(yè)標準的三種模式及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3 申繼亮,王凱榮;論教師的教學能力[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4 林崇德;胡衛(wèi)平;;思維型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5 鄧忠良;;高師教育要加強學生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J];寶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4期
6 楊文華;論師范生的教學能力培養(yǎng)[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7 馮善斌;;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教學能力[J];河北教育(教學版);2006年01期
8 葉瀾;創(chuàng)建上海中小學新型師資隊伍決策性研究總報告[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7年01期
9 蘇峻;新課程呼喚教師專業(yè)能力創(chuàng)新[J];基礎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10 王憲平;唐玉光;;課程改革視野下的教師教學能力結(jié)構(gòu)[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1期
,本文編號:5994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59947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