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案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3 23:23
目的從大學生自身的需求出發(fā),探索西部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對西部某綜合類高校的大學生被試采用最大化差異抽樣法抽取樣本,并通過半結構化訪談收集數(shù)據(jù),運用扎根理論的編碼技術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結果建構了"輔助發(fā)展層次模型",該模型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個體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起到輔助發(fā)展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過3個層次作用于有心理發(fā)展需求的學生:常識普及、知識傳授、咨詢協(xié)助。結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起到輔助發(fā)展的作用,應從廣度和深度上同時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文章來源】:心理月刊. 2020年19期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圖1 層次網(wǎng)絡化模式(舒曼,2006)
表3 半結構訪談編碼表 輔助發(fā)展層次模型 選擇編碼 主軸編碼 開放編碼 心理健康發(fā)展 心理健康認知 直接經(jīng)歷 生命意義感、人際關系、心理困擾 間接經(jīng)歷 身邊同學(抑郁癥、自殺) 心理咨詢認知 應對方式 自我調(diào)節(jié)(運動、睡眠、參與社團活動)、求助他人(朋友、家人) 咨詢意向 個人意向、推薦他人 咨詢態(tài)度 有無價值、有無效果(傾聽陪伴、情感宣泄) 心理健康教育 常識普及 新生普查 測驗結果反饋,新生心理培訓 心理宣傳 宣傳形式(物理宣傳、網(wǎng)絡宣傳),宣傳內(nèi)容(咨詢中心基本信息、心理知識) 校園活動 5·25心理健康節(jié),社團活動 知識傳授 心理課程 心理講座 咨詢協(xié)助 心理咨詢 隊伍建設3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困境與超越[J]. 李翠華. 科技視界. 2020(16)
[2]國內(nèi)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研究述評[J]. 萬美希. 社會與公益. 2019(12)
[3]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yè)機構和專業(yè)人員注冊標準[J]. 心理學報. 2018(11)
[4]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J]. 心理學報. 2018(11)
[5]基于CIPP模式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評價指標構建[J]. 江光榮,任志洪.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1(04)
[6]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 龔勛,楊鑫銓. 企業(yè)家天地. 2009(09)
[7]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估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Meta分析[J]. 黃艷蘋,李玲.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9(05)
[8]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現(xiàn)狀與展望[J]. 姚本先,陸璐. 心理科學. 2007(02)
[9]立體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及成效報告[J]. 舒曼,袁愛清,徐紫云,徐朝亮. 華東交通大學學報. 2006(03)
博士論文
[1]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研究[D]. 盧愛新.華中師范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中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比較研究[D]. 龐吳迪.吉林大學 2016
[2]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 路芳草.江西師范大學 2012
[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D]. 汪滿昌.河海大學 2004
本文編號:2934525
【文章來源】:心理月刊. 2020年19期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圖1 層次網(wǎng)絡化模式(舒曼,2006)
表3 半結構訪談編碼表 輔助發(fā)展層次模型 選擇編碼 主軸編碼 開放編碼 心理健康發(fā)展 心理健康認知 直接經(jīng)歷 生命意義感、人際關系、心理困擾 間接經(jīng)歷 身邊同學(抑郁癥、自殺) 心理咨詢認知 應對方式 自我調(diào)節(jié)(運動、睡眠、參與社團活動)、求助他人(朋友、家人) 咨詢意向 個人意向、推薦他人 咨詢態(tài)度 有無價值、有無效果(傾聽陪伴、情感宣泄) 心理健康教育 常識普及 新生普查 測驗結果反饋,新生心理培訓 心理宣傳 宣傳形式(物理宣傳、網(wǎng)絡宣傳),宣傳內(nèi)容(咨詢中心基本信息、心理知識) 校園活動 5·25心理健康節(jié),社團活動 知識傳授 心理課程 心理講座 咨詢協(xié)助 心理咨詢 隊伍建設3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困境與超越[J]. 李翠華. 科技視界. 2020(16)
[2]國內(nèi)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研究述評[J]. 萬美希. 社會與公益. 2019(12)
[3]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yè)機構和專業(yè)人員注冊標準[J]. 心理學報. 2018(11)
[4]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J]. 心理學報. 2018(11)
[5]基于CIPP模式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評價指標構建[J]. 江光榮,任志洪.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1(04)
[6]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 龔勛,楊鑫銓. 企業(yè)家天地. 2009(09)
[7]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估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Meta分析[J]. 黃艷蘋,李玲.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9(05)
[8]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現(xiàn)狀與展望[J]. 姚本先,陸璐. 心理科學. 2007(02)
[9]立體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及成效報告[J]. 舒曼,袁愛清,徐紫云,徐朝亮. 華東交通大學學報. 2006(03)
博士論文
[1]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研究[D]. 盧愛新.華中師范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中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比較研究[D]. 龐吳迪.吉林大學 2016
[2]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 路芳草.江西師范大學 2012
[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D]. 汪滿昌.河海大學 2004
本文編號:29345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934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