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遠程教育論文 >

大學生人格特征與宿舍人際關系的相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4 12:08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人格特征與宿舍人際關系的相關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和諧對大學生身心發(fā)展很重要,解決大學生宿舍人際困擾是培養(yǎng)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針對以往研究集中對影響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客觀因素的探討,本研究從大學生人格特征出發(fā),采用文獻法、問卷及訪談相結合的方法,探討人格特征與宿舍人際關系相關性及不同人格類型匹配對宿舍人際關系的影響,對青海省三所高校學生發(fā)放問卷共420份,收回有效問卷382份。研究結果如下: (1)藏族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顯著高于漢族學生。人格各維度上藏漢大學生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外向性上漢族學生略高于藏族學生。 (2)男女在宿舍人際關系上差異不顯著,在宿舍情感融洽因子上女生顯著高于男生。女生宜人性上顯著高于男生,其它人格維度上差異不顯著。 (3)各年級間在四個人際因子及總分上差異均顯著,人格方面神經(jīng)質、宜人性和責任意識三個維度年級間差異顯著,神經(jīng)質維度隨年級上升得分上升,宜人性及責任意識維度隨年級上升得分下降。 (4)文科生在人際情感融洽、人際擾他因子及人際總分上得分顯著高于理科生。人格方面文科生的宜人性得分顯著高于理科生。 (5)獨生子女僅在行為溝通因子上得分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其他因子及人際總分均低于非獨生子女。人格方面,獨生子女的經(jīng)驗開放性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其他維度差異不顯著。 (6)城鄉(xiāng)之間宿舍人際關系各因子及總分差異不顯著。人格方面,城市學生的經(jīng)驗開放性顯著高于小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學生,宜人性上城市和小城鎮(zhèn)學生顯著低于農(nóng)村學生。 (7)學生干部與非學生干部間宿舍人際關系各因子及總分差異不顯著。人格方面,學生干部在外向性、經(jīng)驗開放性和責任意識三維度上顯著高于非學生干部。 (8)神經(jīng)質與情感融洽、區(qū)域差異、擾他行為因子及宿舍人際總分呈負相關;外向性與情感融洽、行為溝通、擾他行為及人際總分呈正相關;宜人性與四個因子及人際總分呈正相關;責任意識與四個因子及宿舍人際關系呈正相關。 (9)神經(jīng)質、宜人性和責任意識進入宿舍情感融洽因子回歸方程,解釋率為20.9%;神經(jīng)質、宜人性和責任意識進入宿舍人際總分回歸方程,解釋率為17.7%。宜人性、年級、神經(jīng)質、性別和責任意識進入宿舍人際總分回歸模型,解釋率為24.6%。人格維度中,,宜人性對宿舍人際關系的預測性最強。 (10)不同人格類型的學生在情感融洽因子、區(qū)域差異因子及宿舍人際總分上差異顯著;人格維度是綜合影響宿舍人際關系的;宿舍成員人格類型的搭配影響宿舍人際關系的質量。
【關鍵詞】:大學生 人格特征 宿舍人際關系 人格匹配
【學位授予單位】:青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444;G645.5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13
  • 1.1 問題的提起10-11
  • 1.2 研究目的11
  • 1.3 研究的意義11-13
  • 1.3.1 理論意義11
  • 1.3.2 實踐意義11-13
  • 第二章 文獻綜述13-22
  • 2.1 核心概念界定13-14
  • 2.1.1 人格13
  • 2.1.2 人格特征13-14
  • 2.1.3 人際關系14
  • 2.1.4 宿舍人際關系14
  • 2.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4-17
  • 2.2.1 國外關于人格特征的研究14-15
  • 2.2.2 國外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研究15-16
  • 2.2.3 國外關于大學生人格與人際交往關系的研究16-17
  • 2.3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7-22
  • 2.3.1 國內關于人格特征的研究17-18
  • 2.3.2 國內關于宿舍人際關系研究18-20
  • 2.3.3 國內關于大學生人格與人際交往關系的研究20-22
  • 第三章 研究設計22-27
  • 3.1 研究的對象22-23
  • 3.2 研究方法23-24
  • 3.2.1 文獻法23
  • 3.2.2 問卷法23
  • 3.2.3 訪談法23-24
  • 3.3 研究工具24-25
  • 3.3.1 大五人格簡式量表24
  • 3.3.2 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質量調查問卷24-25
  • 3.3.3 數(shù)據(jù)處理25
  • 3.4 研究假設25-27
  • 第四章 研究結果27-44
  • 4.1 大學生人格特征及宿舍人際關系整體情況27-28
  • 4.1.1 大學生人格特征整體情況27
  • 4.1.2 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滿意度27-28
  • 4.2 大學生人格特征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28-33
  • 4.2.1 民族28-29
  • 4.2.2 性別29
  • 4.2.3 年級29-31
  • 4.2.4 專業(yè)31
  • 4.2.5 是否獨生子女31-32
  • 4.2.6 生源地32-33
  • 4.2.7 是否學生干部33
  • 4.3 宿舍人際關系在人口學因子上的差異分析33-38
  • 4.3.1 民族33-34
  • 4.3.2 性別34
  • 4.3.3 年級34-36
  • 4.3.4 專業(yè)36
  • 4.3.5 是否獨生子女36-37
  • 4.3.6 生源地37
  • 4.3.7 是否學生干部37-38
  • 4.4 大學生人格與宿舍人際關系相關分析38-39
  • 4.5 人格高低分組下人際各因子及總分差異分析39-40
  • 4.6 宿舍人際關系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40-42
  • 4.6.1 大學生人格維度對情感融洽因子的回歸分析40
  • 4.6.2 大學生人格維度對人際總分的回歸分析40-41
  • 4.6.3 人口學因子和人格維度對宿舍人際關系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41-42
  • 4.7 人格匹配研究42-44
  • 4.7.1 不同人格類型的宿舍人際關系分析42-43
  • 4.7.2 高低分宿舍成員人格匹配分析43-44
  • 第五章 討論與分析44-52
  • 5.1 青海大學生人格特征在人口學因子上的討論與分析44-46
  • 5.1.1 民族差異分析44
  • 5.1.2 性別差異分析44
  • 5.1.3 大學生人格在年級上的差異44-45
  • 5.1.4 大學生人格不同專業(yè)分析45
  • 5.1.5 不同生源地的大學生人格分析45-46
  • 5.2 青海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在人口學因子上的討論與分析46-48
  • 5.2.1 民族差異分析46
  • 5.2.2 性別差異分析46
  • 5.2.3 年級差異分析46-48
  • 5.2.4 專業(yè)分析48
  • 5.2.5 是否獨生子女的差異分析48
  • 5.3 大學生人格特征與宿舍人際關系的相關分析48-49
  • 5.4 回歸分析49-50
  • 5.5 人格匹配對宿舍人際關系的影響50-52
  •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52-54
  • 6.1 研究結論52-53
  • 6.2 提升宿舍人際關系的建議53
  • 6.3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53-54
  • 6.3.1 研究不足53
  • 6.3.2 研究展望53-54
  • 參考文獻54-56
  • 附錄56-60
  • 個人簡歷60-61
  • 致謝6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教育部《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系統(tǒng)》課題組 ,王登峰;《中國大學生人格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2期

2 況利,蘭長安,李進,張琪,楊德蘭,黎雪梅,汪仲春;大學生人格特征4年動態(tài)觀察[J];重慶醫(yī)學;2004年06期

3 梁杰芳;;大學生人格特征及其形成影響因素的實證性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0年09期

4 唐華麗;;大學宿舍人際關系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定位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34期

5 李全彩;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現(xiàn)狀與對策[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2年01期

6 馬燕,劉愛書,楊平,楊克勤;青年學生個性特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2年07期

7 王濤;席波;王翠麗;徐立柱;;大學生人際關系困擾心理社會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7年05期

8 劉欣;;不同宿舍人際關系類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6年06期

9 鄭雪,王玲,邱林,嚴標賓;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及其與人格特征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3年02期

10 毛小玲,李宏翰,張建梅;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特點[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5年07期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人格特征與宿舍人際關系的相關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558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6558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2f1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