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依法治教的文化性反思
[Abstract]:......
【作者單位】: 沈陽師范大學;
【基金】: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權益保障研究”(09YJC880071) 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遼西北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法律保障體系研究”(L09DFX026)
【分類號】:G521;D922.1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春明;;傳統(tǒng)“法治”文化與當代中國公眾的法律認同[J];東岳論叢;2007年06期
2 張維平;;消極依法治教現象及其治理[J];現代教育管理;2012年08期
3 馬煥靈;;中國消極依法治教的制度性反思[J];現代教育管理;2012年10期
4 董新良;安彩紅;;關于教育權利沖突的制度倫理思考[J];中國行政管理;2010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久奎;胡劍;;試述后現代知識觀視野下的新課程觀[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2 李朝東;余同濤;;農民關系網絡對創(chuàng)業(yè)過程的影響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08期
3 蕭成勇;;傳統(tǒng)倫理變革與社會公德培育[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汪乾;;民族主義在中國的源起與成型[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5 程改榮;;建立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監(jiān)測預警機制的思考[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6 吳波;;基于合理行為理論的奢侈品購買動機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7 鞠梅;;愛情:女性解放的最終歸宿?——張欣的《為愛結婚》的女性視角解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10期
8 黃翠芳;;淺談選擇課程內容的原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4期
9 鄧衛(wèi)華;蔣勇;;雙主體互動式教學法在數據庫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9年24期
10 董根明;;能力為本,通識為基,人文為魂——人文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理念探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亞凝;;“嵌入性”不足與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構[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李乃濤;;民間教育學述評[A];教育領導研究(第二輯)[C];2012年
3 戴茂堂;李家蓮;;當今國內倫理學史研究的情感缺失[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陳戈;儲小平;;差序制度結構與中國管理革命——以李寧公司的發(fā)展變革為例[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廣東卷)(第六集)[C];2008年
5 蔡劍興;;試析斯賓塞的科學知識價值觀與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曾惟民;;《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中的中國形象[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程龍梅;;構筑德育對話課堂:增強學生德育主體性的有效途徑[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8 秦德君;張玲彤;;中國國民文化特性的分析模式[A];社會主義與中國現代化 政治·法律與社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9年
9 董明;;民間力量成長與地方社會權力結構的再造——對一個案例的經驗闡釋[A];2011年浙江省社會學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朱萌博;馬睿;;老子思想在當代國際政治領域中的影響力[A];文化現代化的戰(zhàn)略思考——第七期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衛(wèi)先;后代人權利論批判[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喬暉;語文教科書中學習活動的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周曉紅;教育代價論[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卞國鳳;近代以來中國鄉(xiāng)村社會民間互助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6 劉偉;文化翻譯視野下的“少數民族文學”[D];南開大學;2010年
7 金世余;我國中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江廣和;西北農村中學體育教師成長的困境與調適[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志奇;北京人民大會堂室內環(huán)境藝術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10 吳練達;制度、行為與經濟發(fā)展[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方華梁;研究型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路徑與政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陳艷艷;河南省新農村和諧文化建設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孫麗影;幼兒教師課程權力個案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蔡琳彬;老舍小說對中國現代知識分子人格的探索[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許慶玲;試論孝觀念向封建孝道的轉化[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7 齊朗;從文化建構視角論商務文本的翻譯策略[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費春宏;網絡交換論與中國人情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索妤;小學教師個人隱性知識管理調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陳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師實踐性知識現狀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榮長海,孫月玲;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本和民主的價值取向[J];道德與文明;2002年03期
2 張平華;;權利沖突辨[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3 李春明;;傳統(tǒng)“法治”文化與當代中國公眾的法律認同[J];東岳論叢;2007年06期
4 羅書平;從被逼當律師看普法的缺陷[J];法律與生活;2003年24期
5 文達;;我國現行教育法律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J];復旦教育論壇;2005年04期
6 李紅;;加強地方教育法制建設是我國教育發(fā)展的保障[J];現代教育管理;2011年06期
7 姚建宗;法治的多重視界[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0年01期
8 郭凱;;教師“管教”學生權的法學分析[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9年22期
9 辛占強;許國動;;國家教育權與家庭教育權緊張的原因探析——以需求與責任的關系為分析維度[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10 遲汗青;關于新民本主義[J];天津社會科學;1997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曉輝;姚艷;;論民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法律保護[J];思想戰(zhàn)線;2007年03期
2 ;傳統(tǒng)文化與法治精神的巧妙結緣——廣西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著名書畫家進校園書畫普法活動”大放異彩[J];廣西水利水電;2010年04期
3 王楠楠;;少數民族傳統(tǒng)文化保護的立法問題研究[J];天府新論;2007年S1期
4 王興運;李建民;;試論民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法律保護[J];河北法學;2007年12期
5 周繼紅;馬旭東;;論青藏高原交通立法與權利保護[J];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6 竇正斌;;依法行政受傳統(tǒng)文化因素制約的對策分析[J];中國行政管理;2008年11期
7 許晶;;法律政策在醫(yī)方信息披露標準中的作用[J];中國衛(wèi)生法制;2010年04期
8 周立勝;;環(huán)境法精神之傳統(tǒng)文化根源芻議[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9 李搶輝;;論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現代體育法治建設的影響[J];大家;2010年17期
10 王霽霞;郭宋;;傳統(tǒng)文化對行政法實施效果的影響[J];北京人民警察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侯水先;;構建和諧的民主法制學校[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裴凌鵬;趙軍;崔箭;黃秀蘭;劉偉志;何宏珉;;我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醫(yī)藥及知識產權保護思考——以維吾爾族醫(yī)藥為例[A];專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3 肖永慶;朱曉新;;中藥炮制技術保護方法、措施以及立法探討[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六屆中藥炮制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石幸本;;淺談法律在水族地區(qū)的運用[A];貴州省水家學會第三屆、第四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民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保護條例[N];廣西日報;2005年
2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民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保護條例(草案)[N];廣西日報;2004年
3 張玉玲邋顏維琦;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度假方案[N];光明日報;2007年
4 朱四倍;從禁放到限放的利益平衡之道[N];中國經濟時報;2006年
5 州文化局局長 孟憲政;對加強我州文化立法工作的幾點建議[N];團結報;2008年
6 記者 扎西才讓;《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已審定[N];甘南日報(漢文版);2005年
7 鄧煊 宜司;為宜興紫砂提供法律保護[N];江蘇法制報;2006年
8 李章生;加強對通訊平臺的管理 有效杜絕違法短信廣告[N];聯合時報;2007年
9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N];寧夏日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寧 杰;現行司法體制保障了我國的高速發(fā)展[N];人民法院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賈靜;云南少數民族傳統(tǒng)文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價值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2 孟彬;西部少數民族傳統(tǒng)文化保護的立法初探[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3 孟菲;行政壟斷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4 袁潔偉;女職工特殊權益的行政法保護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郭延信;體育道德與法制建設的傳統(tǒng)模式及其現代構建[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6 高玉勇;人為什么要保護動物?[D];蘇州大學;2008年
7 彭金澤;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及其立法思考[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4816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481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