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研訓一體”模式的發(fā)展之路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and training as a whole" model has alread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on the education fron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how to continue to develop the "INSTRAW" model to serve the vast number of teachers? It is a problem that the Institute and researchers who want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education have to think about. Only by persisting in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constantly reforming and innovating, can the "research and training" model be perfected and developed continuously.
【作者單位】: 大連教育學院;
【基金】: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自主與統(tǒng)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區(qū)域推進模式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號為FFB080564
【分類號】:G45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冬凌;我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理論研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2 靳雁濤;;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 為構建現代教育服務體系而奮斗——在中共大連教育學院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3 曹樹;;研訓一體:一條教師培訓改革之路[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9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諸英;;人文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若干理論問題探討[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張曉琳;;農村音樂教育發(fā)展現狀和對策——對皖北地區(qū)的個案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3 羅軍兵;;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文化的重塑[J];安順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 王烈琴;李建魁;;自主學習的關鍵:元認知、元認知策略及其培養(yǎng)[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5 褚艷紅;;論高校課程表現的評價標準和方法[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年04期
6 周穎芳;;案例教學在學校心理輔導教師培訓中的應用[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7 何愛環(huán);;淺談生物新教材與校本教研的整合研究[J];成才之路;2011年05期
8 朱成江;;項目教學法在國際商務教學中的應用[J];成才之路;2011年33期
9 周小山,嚴先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師培訓的思考與探索[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10 王珊;;中學數學骨干教師專業(yè)化培養(yǎng)途徑探究[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姚志敏;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課程執(zhí)行力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唐澤靜;高中英語教師知識及其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黃迪皋;從外推走向內生[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朱益明;教師培訓的教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憲平;課程改革視野下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周倩;高?萍脊芾砣藛T專業(yè)化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王春光;反思型教師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陽利平;教育變革中的語文教師專業(yè)素質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呂敏霞;中美校本教研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于蘭;建構主義視閾下第二語言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麗影;幼兒教師課程權力個案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翟繼巖;美國中小學初任教師入職培訓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曉麗;知識管理視角下Web2.0技術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高美玲;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祝智穎;初中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需求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趙冬云;基于評價交流功能釋放的區(qū)域教研活動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曄;新課程背景下X教師角色轉換的個案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8 傅焰金;網絡環(huán)境下的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9 胡培卿;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學校管理機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王麗娜;農村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困境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成都教育學院“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的校本教師培訓研究”課題組 ,周小山,陳大偉;大力推進校本培訓 加快新課程改革與發(fā)展[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饒從滿,王春光;反思型教師與教師教育運動初探[J];東北師大學報;2000年05期
3 朱小蔓;;關于在職教師培訓的幾點思考[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4 吳安春;;職前職后一體化教師培養(yǎng)模式的實踐探索——兼議教師教育學科建設[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7年12期
5 常波;西方反思型教師教育思潮興起背景綜述[J];外國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6 葉瀾;在學校改革實踐中造就新型教師──《面向21世紀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研究》提供的啟示與經驗[J];中國教育學刊;2000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朋毛;;突出優(yōu)勢,推進師大教師教育改革與發(fā)展[J];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 林玲;;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師教育與專業(yè)化發(fā)展[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那文忠;吳笳寧;;教師教育專業(yè)化發(fā)展與“點線面體”規(guī)律的運用[J];遼寧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4 吳安春;;職前職后一體化教師培養(yǎng)模式的實踐探索——兼議教師教育學科建設[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7年12期
5 林玲;;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師教育與專業(yè)化發(fā)展[J];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6 瞿虹;;終身教育思想對中小學教師教育發(fā)展的啟示[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年06期
7 鄧濤,單晶;近二十年來美國教師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J];外國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8 麥茂生;;地方綜合性學院發(fā)展教師教育的思考[J];廣西梧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3期
9 周洪宇,但昭彬;香港教師教育的發(fā)展與啟示[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10 徐麗;郁麗娜;;優(yōu)化教師教育工作 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求真務實 開拓創(chuàng)新 開創(chuàng)我市教師教育工作的新局面[A];河北省教育廳教師繼續(xù)教育與教師培養(yǎng)模式改革研討會暨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10年年會交流材料匯編[C];2010年
2 龔志武;;教師教育空間模式的轉型研究[A];科學發(fā)展觀與成人教育創(chuàng)新——2004年中國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Ⅰ)[C];2004年
3 呂春菊;薛瑞香;;愛的真誠中[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4 鄭國慶;;教師教育,地方師范院校面臨全新的挑戰(zhàn)[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5 ;求真務實 開拓創(chuàng)新 努力做好教師教育工作[A];河北省教育廳2009年繼續(xù)教育工作會議暨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09年年會交流材料匯編[C];2009年
6 夏俊;;美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的發(fā)展歷史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0)——外國教師教育史、職業(yè)與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姚建國;;立足國情 放眼未來 盡快完善教師資格認定和教師教育制度[A];第四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和2005中國教育熱點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曾曉東;;不同市場形態(tài)下開放教師教育的不同反應[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9 劉春花;;教師文化:教師專業(yè)成長之應有視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周紅安;鄭穎;;美國教師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歷史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0)——外國教師教育史、職業(yè)與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查衛(wèi)平 編譯;美國呼吁提高教師教育質量[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記者 張婷;落實教育規(guī)劃綱要 加強和改革教師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0年
3 馬朝宏;老師的希望在老師的老師那里[N];中國教師報;2003年
4 徐輝 季誠鈞;教師教育的國際經驗與我國的現實選擇[N];光明日報;2007年
5 河北省社科規(guī)劃研究項目課題組河北師大 徐莉;走出“小師范”的圈子,走“大教師教育”道路[N];光明日報;2004年
6 碧特瑞絲·阿瓦勒斯;怎樣培養(yǎng)21世紀的教師[N];中國教育報;2004年
7 安徽省懷遠縣實驗小學 邵志武;新形勢下的教師教育[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8 游海;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 發(fā)展教師教育[N];江西日報;2004年
9 劉亞輝邋本報記者 劉昆;堅持教師教育本色[N];光明日報;2007年
10 本版編輯邋商報實習記者 王晨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師教育分社社長 劉立德 北京大學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主任 周雁翎 教育科學出版社教師教育用書編輯室主任 楊曉琳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教師教育部編輯 石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副社長 吳法源 李松;教師教育用書 多方求解愿景[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守錘;學前兒童現實性監(jiān)測發(fā)展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麗;國大黨的興衰與印度政黨政治的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侯建國;二戰(zhàn)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4 王波;中國都市農業(yè)創(chuàng)新論[D];四川大學;2005年
5 彭敏;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及其財政效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6 葛文光;河北省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發(fā)展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
7 闕偉成;中國股票市場發(fā)展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8 劉中連;當代中國縣級政府管理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9 朱斌;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10 郝天軍;社會資本對醫(yī)院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勇榮;教師教育背景下高師院校改革與發(fā)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劉艷艷;新時期西部高師院校的若干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3 楊紅燕;試論我國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談力群;論信息化社會與教師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殷曉峰;新時期山東省中小學教師教育策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6 凌奇;教師職業(yè)自我概念引領下的自主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7 段艷霞;綜合性高校辦理教師教育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8 張巖;中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9 常艷麗;中美高師生教育實習發(fā)展之比較[D];河南大學;2007年
10 齊丹丹;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2949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294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