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4 10:50
本文關鍵詞: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90年代末興起的一場心理學運動,主要關注積極情緒體驗、積極人格及積極的組織系統(tǒng),,致力于發(fā)展人的積極潛能和美德。積極心理學中注重人文關懷、主觀幸福感和個體性功能等要素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契合之處,它所倡導的積極教育理念以及積極情感體驗、積極組織系統(tǒng)、積極心理輔導等方法,對于完善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改進和充實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本文以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研究主題,首先,探討研究背景及意義,歸納分析國內(nèi)外學者關于積極心理學及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啟示的研究成果;然后,對積極心理學進行闡述,并探討了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之處,重點分析了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最后,提出了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與運用。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積極心理學 啟示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64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導論8-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8
- 1.2 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8-12
- 1.2.1 國外研究綜述9-10
- 1.2.2 國內(nèi)研究綜述10-12
- 1.3 研究內(nèi)容和研究方法12
- 1.4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12-14
- 第2章 積極心理學概述及其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14-23
- 2.1 積極心理學概述14-18
- 2.1.1 積極心理學的起源與內(nèi)涵14-15
- 2.1.2 積極心理學的主要觀點15-18
- 2.2 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18-23
- 2.2.1 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jié)合的必要性18-20
- 2.2.2 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jié)合的可行性20-23
- 第3章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23-29
- 3.1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績23-25
- 3.1.1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不斷豐富,注重品德教育23
- 3.1.2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繼承創(chuàng)新,交叉學科借鑒23-24
- 3.1.3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逐步完善,強調(diào)以人為本24-25
- 3.2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25-27
- 3.2.1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滯后消極25-26
- 3.2.2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職業(yè)倦怠26
- 3.2.3 消極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26-27
- 3.3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足的原因27-29
- 3.3.1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消極27
- 3.3.2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培養(yǎng)質(zhì)量欠佳27-28
- 3.3.3 學生自我教育積極性不高28-29
- 第4章 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29-40
- 4.1 營造積極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創(chuàng)建濃厚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圍2229-33
- 4.1.1 建立美滿幸福的家庭環(huán)境29-30
- 4.1.2 優(yōu)化積極健康的學校環(huán)境30-32
- 4.1.3 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環(huán)境32-33
- 4.2 塑造大學生的積極人格,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發(fā)揮33-35
- 4.2.1 積極人格的基本主張33
- 4.2.2 大學生積極人格實現(xiàn)的主要途徑33-35
- 4.3 增強大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水平35-37
- 4.3.1 積極情緒的功能35-36
- 4.3.2 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的主要途徑36-37
- 4.4 構(gòu)建積極心理治療方法,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37-40
- 4.4.1 積極心理治療的概述37-38
- 4.4.2 大學生積極心理治療的運用38-40
- 第5章 結(jié)論40-41
- 致謝41-42
- 參考文獻42-46
- 附錄 1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4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龔光軍;曹貴康;;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年05期
2 陳浩彬;苗元江;;積極心理學:為幸福人生奠基[J];教育導刊;2008年11期
3 周炎根;仲云香;;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J];理論與改革;2010年01期
4 曾慶璋;;積極心理學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啟示[J];思想理論教育;2010年15期
5 丁新華,王極盛;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4年01期
6 張倩,鄭涌;美國積極心理學介評[J];心理學探新;2003年03期
7 王希永;;實施積極心理教育的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06年04期
本文編號:9702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702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