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磁化率儀SM-30在實驗教學中的新應用
本文關鍵詞:便攜式磁化率儀SM-30在實驗教學中的新應用
【摘要】:文中對比了磁化率儀SM-30的不同工作模式,利用它在興城磁法勘探生產教學活動中進行了磁化率填圖,并與磁異常等值線圖進行了對比。由于反映的場源深度不同,磁化率異常與磁異常并不一致,但磁化率異常反映了淺部的含鐵石英砂巖的分布,可以輔助地質填圖和深部磁異常解釋。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
【關鍵詞】: 磁化率儀 磁化率 實驗教學 應用
【分類號】:G642.4;P631.2-4
【正文快照】: 在物探教學中,物探儀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是實驗教學的重要內容。隨著物探儀器的不斷更新?lián)Q代,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師掌握新儀器的工作原理,而且需要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它們的功能;需要教師將先進的儀器和設備介紹給學生,不斷更新學生的知識儲備,提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馮蘭天;;臺階(斷層)模型重力異常正演計算的一種新算法[J];世界地質;201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越;相山鈾礦田地球物理特征及深部地質結構研究[D];核工業(yè)北京地質研究院;2014年
2 朱煉;黑龍江東安—湯旺河地區(qū)金礦地物化遙綜合成礦預測[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冠旭;龍門山構造帶及其鄰區(qū)重磁對應分析及地質意義[D];西北大學;2014年
2 李紅雨;重磁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在劉家坪銅礦勘查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4年
3 王選平;大三江地區(qū)位場特征與構造劃分[D];吉林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錫華,孟祥聰,王金龍,安戰(zhàn)鋒;智能磁化率儀的研制[J];物探與化探;2005年05期
2 石培宏;楊太保;許善洋;田慶春;;靖遠黃土-古土壤上部磁化率變化及其影響因素[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10年04期
3 黃訊;王建力;;重慶北碚中梁山土壤發(fā)育過程中粒度與磁化率關系探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1年03期
4 閆慧;吳國璽;李京忠;李東;;許昌市路塵磁化率空間分布特征及其污染指示意義[J];熱帶地理;2013年02期
5 陳一萌;馮兆東;宮輝力;;對黃土磁化率、粒度年齡模型的檢驗[J];自然科學進展;2007年06期
6 曾永耀;陽杰;;曹峴黃土和小良山紅土剖面磁化率解釋機制的差異[J];甘肅地質;2012年01期
7 張明書,劉健,周墨清;西永—井礁序列的磁化率研究[J];科學通報;1994年04期
8 陳一萌;陳興盛;宮輝力;李小娟;魏明建;;對黃土磁化率、粒度年齡模型的檢驗(自檢)[J];地理研究;2006年03期
9 張振卿;許清海;賈紅娟;;殷墟地區(qū)土壤剖面磁化率變化特征[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6年06期
10 吉云平;夏正楷;;不同類型沉積物磁化率的比較研究和初步解釋[J];地球學報;200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夏瑾卓;汪靈;何玉婷;范博文;;黃鐵礦加熱產物的磁化率特征及其機理初步研究[A];2012年全國礦物科學與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2 宋揚;郝青振;葛俊逸;趙得愛;張巖;李琴;左昕昕;呂延武;王攀;;黃土高原表土磁化率與氣候要素的定量關系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屆)學術論文匯編——新生代地質與環(huán)境研究室[C];2013年
3 岳樂平;雷祥義;;最近13萬年黃土磁化率記錄及古氣候意義[A];1994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4年
4 史正濤;;新疆黃土磁化率特征及古氣候意義[A];《自然地理學與生態(tài)建設》論文集[C];2006年
5 李云;宋友桂;強小科;;黃土高原中部朝那紅粘土序列磁化率各向異性特征與古風場研究[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6 李海燕;張世紅;吳懷春;楊天水;;交變退磁過程對磁鐵礦平均磁化率值及其各向異性的影響[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趙慶樂;磁化率在碳酸鹽巖地層旋回分析中的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黃訊;重慶北碚中梁山土壤發(fā)育過程中粒度與磁化率關系探討[D];西南大學;2011年
2 吉云平;不同類型沉積物中磁化率的解釋[D];北京大學;2007年
3 李立立;六盤山第三系磁性地層、磁化率及其意義[D];蘭州大學;2007年
4 張永棟;北京昌平第四紀沉積物磁化率、色度的特征及其環(huán)境意義[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5 王玉;磁化率及光譜方法對成都經濟區(qū)土壤污染指示性的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6 黃永波;早白堊世鄂爾多斯南部沙漠起源與演化:志丹群磁性地層年代及沉積物磁化率測量[D];蘭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9385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38594.html